莫高窟:多彩壁画多重气象

日期:2011-11-09  访问量:5973  文章来源:Admin
在上海世博会纪念馆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甘肃省文化周上,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被原样“搬”到了上海。作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瑰宝,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霜,历尽磨难,但它所迸发出来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影响并吸引了无数的专家、学者和旅行者,为之折腰、为之呵护、为之守望。

  我们邀请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老师为您解读——

  我国辽阔的西北大漠,千里戈壁,万里黄沙。有沙漠绿洲之称的甘肃省敦煌城东南,登上三危山,便可望见“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的莫高胜境。洞窟南北通连,上下重叠,垒如蜂房,它与西千佛洞、安西万佛峡,合称敦煌石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从敦煌石窟对外开放开始,每年众多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从事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对敦煌研究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也不乏慕名而来、感受中国古代文化、接受艺术熏陶的普通民众。无论懂行的还是门外汉,无不为敦煌艺术的恢宏气象以及中国古代灿烂的艺术文明所折服。

  2010年11月,因为“敦煌绘画图像与信息技术的综合研究”课题研究的需要,我和几位课题组老师奔赴敦煌莫高窟。听说目前对游客开放的洞窟只有固定几个,因为受到人体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等的影响,对敦煌壁画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有些壁画已经面目全非。我不禁在想,几十、几百年后,我们还能身临其境,去瞻仰、去感受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艺术圣地么?无论如何,我们相信,通过代代人的守望、保护、研究、推扬,敦煌莫高窟,中国西北大漠黄沙中的璀璨奇葩,将永不凋落!

  题材与内容

  敦煌石窟开凿于十六国,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至今留存洞窟735个。其中492个洞窟中保留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敦煌石窟艺术包括建筑、彩塑和壁画,其主体也是最受瞩目的当是壁画。走进敦煌石窟,除了伫立的彩塑佛像外,石窟四壁及窟顶绘满壁画,其内容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敦煌莫高窟艺术描绘了十六国至元代一千余年间各民族、各阶层的政治、军事、宗教、社会经济、民俗风情、生产劳动、音乐舞蹈等各种活动场景,身临其境,仿佛穿越千年。壁画的题材内容大概分为几个部分。佛像画是敦煌壁画的主要部分,包括三世佛、七世佛、释迦摩尼等佛像;文殊、普贤、观音等各种菩萨;四大天王、金刚力士、夜叉飞天、阿修罗等天龙八部佛教神像。其它还有传统神话题材画,描绘东王公、西王母驾龙车、凤车出行的场面等。佛经故事画展现的是以佛经故事为依据所画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诸如《鹿王本生》等讲述释迦摩尼所谓前生种种善行的故事题材,在敦煌壁画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而《法华变》、《维摩变》等经变故事画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独创形式,它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了一部经一幅画的巨型场面,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而又生动活泼。还有佛教史迹画,也叫佛教感应故事画,是敦煌壁画中的一类独特题材,根据本国或国外佛教传说史迹或佛教感应故事而创作的。另外,供养人画像在敦煌壁画最早期就已经出现了,长长的供养人行列,或立或跪,并有榜子书写姓名,表示我们汉族祖先崇神拜佛的风俗。除了这些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绘画以外,敦煌壁画中的装饰图案也是石窟建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绘于石窟顶部的平棋、藻井、人字披以及门框、家具器物上各种各样金碧辉煌、鲜艳夺目的纹样,不仅装饰着每一幅主题画,并且对壁画的整体布局,有着及其重要的联系作用。

  作为宗教艺术,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与一般的世俗绘画会有所不同,但是它的艺术形式语言和表现技巧,始终留有民族风格的烙印。中国绘画高度概括、挺拔流畅、活泼丰富的线描技巧;质朴明快、浓重热烈而又高度和谐的色彩特征;疏密有致、变化统一、气脉相连的画面布局;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人物刻画……这些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所拥有的审美规律,在敦煌壁画中同样一展无遗。而敦煌壁画在继承着这些民族传统绘画精髓的同时,又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吸收和融合了西域民族以及中亚、西亚、南亚各国佛教艺术的元素,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敦煌壁画还塑造了许多独特的、具有标志性的经典艺术形象,飞天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他们没有翅膀,不托云彩,挥舞长巾,或手弹琵琶,或扬手散花,翩翩起舞,怡然自得,翱翔天际,他们寄托着人们无限美好的祝愿,他们也是敦煌壁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作为二十世纪美术考古的巨大发现,敦煌壁画保存千年,作品年代确凿,与卷轴绘画的真伪相杂相比更具有可靠性。而其完整的年代的延续和各个历史时期风格的相承演变,不仅填补了中国绘画风格史上的某些空缺,也为历代的卷轴绘画提供了风格鉴定的佐证。

  对敦煌壁画在艺术方面的价值,张大千说:“敦煌壁画是集东方中古美术之大成,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达史。换言之也可以说是佛教文明的最高峰。……敦煌壁画早于欧洲的文艺复兴约有一千年,而现代发现尚属相当的完整,这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奇迹!”

  劫难与守护

  敦煌莫高窟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类古代文明遗产,从20世纪初王圆箓道士发现藏经洞开始,在不断震惊世界的同时,也几经劫难。相信对敦煌历史稍有所知的人都不会对斯坦因、伯希和这些名字感到陌生。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王道士手中巧言骗取大量珍贵敦煌经卷文书,从此,在短短一二十年时间里,来自法、俄、美、日的帝国主义列强派所谓探险考古队几经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五万多件古代文物,包括敦煌刻印本文献、写经文书、雕塑绘画,几被劫掠殆尽。之后,清政府在清理敦煌文物的时候,被偷盗、毁坏、散落的又不计其数。我们很难把这千古骂名完全扣在一个道士头上,毕竟处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的无心无力、朝廷官员的贪婪无知、有志学者的无助无奈,注定这场劫难在所难免……

  2004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专家学者聚会浙江省博物馆,举行“敦煌研究院成立60周年暨常书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让我们再次关注这位敦煌第一代守护神常书鸿先生。出生于浙江杭州的常书鸿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留学法国期间,偶尔看到法国人伯希和所著的《敦煌石窟图录》,为敦煌艺术所震惊,毅然奔赴西北大漠,在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历尽千辛万苦,筹建敦煌艺术研究所,恪尽职守,为保护、研究敦煌艺术默默地工作和奋斗了50年。

  作为第二代“莫高窟人”的杰出代表,段文杰先生于1982年接替常书鸿先生出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敦煌研究院正式成立以后,担任院长。段文杰先生对敦煌壁画的临摹、复原、科学保护和各项学术研究工作,具有基础性和开创性意义,有着“引领敦煌研究,堪与复兴希腊艺术媲美”之誉。现任院长樊锦诗先生,以74岁高龄,仍然坚守在大漠黄沙戈壁中,为敦煌艺术事业终生奋斗,无怨无悔。面对他们,我们肃然起敬……

  研究与修复

  “敦煌学”是20世纪初随着莫高窟藏经洞古文献面世并流散海外而兴起的国际性学问,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称之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近百年来,海外敦煌学的研究已有不少重要成果。中国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陆续对敦煌石窟与壁画进行考察研究,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全面展开。经过学人们几十年的努力,在敦煌壁画艺术创作、敦煌文献、敦煌艺术史研究的各个方面,以及敦煌壁画的修复、保护上都有了长足进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有所改观。

  上世纪40年代,国内一些文物研究机构以及学者自行组织的考察团对敦煌石窟进行调查研究。吴作人、关山月、张大千、谢稚柳等不少有名的画家也不甘落后,陆续奔赴敦煌,临摹、研究石窟壁画。这其中最为轰动和有争议的人物非张大千莫属。张大千曾兴师动众,据说花费五百金条,在敦煌长达两年之多,复制了将近三百幅壁画,在成都举办了敦煌壁画临摹展。陈寅恪先生认为:“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见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别阔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事。”然此后,对张大千在敦煌石窟中剥落壁画的行为又产生了多方争议,这到底是对壁画的毁坏,还是为唐代壁画“恢复旧观”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呢?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功过是非,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对于敦煌学的研究,被学界公认为敦煌学权威的姜亮夫先生是敦煌学的第一代开拓者之一。通过在欧洲各地对敦煌宝卷的搜集、抄写与整理,完成了中国敦煌学史上的经典著作《瀛涯敦煌韵辑》,计24卷60余万字。此后,姜亮夫先生又陆续著述了《瀛涯敦煌韵书卷子考释》、《敦煌学概论》、《莫高窟年表》、《敦煌学论文集》等学术专著,在敦煌学研究领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姜亮夫先生曾任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敦煌学研究团队。近年来,张涌泉教授的敦煌俗字研究,张金泉、许建平教授的敦煌佛经音义研究,都达到了国际较高的水平。凭借敦煌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优势,浙江大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敦煌学研究的三大中心之一。

  浙江大学与敦煌艺术的缘份还不止这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合作,从1998年1月到2002年4月的4年多的时间里,在“多媒体、智能技术与艺术复原”项目中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作为永久性无损保存敦煌石窟艺术信息的新手段,通过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技术,探讨古老的壁画图像色彩衰退演变的过程以及复原,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并且运用虚拟漫游技术制作的虚拟敦煌石窟,将为游客欣赏敦煌艺术提供了犹如置身实地实景的效果,这是发扬推广敦煌艺术最前沿的科技手段。

  从2008年开始,浙江大学计算机科技与信息学院与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合作,进行关于敦煌壁画的跨学科的交叉课题研究:“敦煌绘画图像与信息技术的综合研究”。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为技术手段,将已有的敦煌壁画数字化图像按照各种绘画研究的要素进行题材分类,形成敦煌壁画研究图谱。以图谱为基础,进行敦煌壁画与美术史图像研究、敦煌壁画与卷轴画的比较研究、敦煌壁画与卷轴画风格鉴定研究,从而利用高科技手段为科学的实证依据,进一步找出敦煌壁画对于中国绘画史、美术史研究的意义。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达和学术研究方式的不断进步,对于敦煌艺术的研究必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责任编辑:曹凤娇)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