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3-04
19
21-04
03
20-04
科学家首次系统完成可可西里主要湖泊水深测量
记者3月30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牵头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变及气候变化响应科考分队,对可可西里地区的主要湖泊进行了系统科学考察,首次获得了该区域大中型湖泊水下地形、水质剖面等数据,钻取了多支湖泊岩芯,填补了该区域湖泊基础地理信息空白,为“亚洲水塔”湖泊变化、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区域水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
22
19-04
福建武夷山发现广义角蟾属一新种—雨神角蟾
日前,南京林业大学Kevin R. Messenger等人在《ZOOTAXA》杂志上发表了广义角蟾属一新种—— 雨神角蟾 。
04
18-08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红河学院合作开展哈尼梯田文化遗产研究
4月18日下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与红河学院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就红河哈尼梯田遗产价值的宣传与推广、传统村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17年国家文物局ICCROM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国际培训班等合作项目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对接,并达成共识。
30
17-06
敦煌研究院成立“佛学研究中心"
6月26日,敦煌研究院“佛学研究中心”在敦煌莫高窟举行揭牌仪式。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主席法宝法师、木鱼计划创始人依法法师出席仪式并致辞。
12
17-06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雄安新区燕南长城初步调查
为配合雄安新区建设,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于5月24日至26日派专家深入容城、安新和雄县三个县境内,开展燕长城前期考古调查,探寻燕南长城的分布,为下一步制定工作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29
16-12
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
项目团队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厘清了莫高窟地区风沙运动规律和沙源供给;研发了戈壁风沙危害防治新技术-地表人工砾石铺压技术;构建了一个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的风沙灾害综合防护体系,使进入窟区的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明确了地下潜水是莫高窟戈壁与洞窟水分的重要来源;发明的干旱区荒漠化土地生态恢复的方法在莫高窟风沙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手段,揭示了洞窟内外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质量浓度、易溶盐含量等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风沙尘对石窟围岩及壁画彩塑的损害程度,改善了窟区旅游生态环境,为干旱区生态恢复、文化遗产地的预防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0
16-12
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2012 年起,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东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同承担了“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这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以期望通过本项目探索并建立中国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的方法,实现传统工艺的科学传承和应用。在三年的时间内,项目立足于江浙地区,结合高校基础理论研究优势和文物保护应用实践的行业优势,从木构营造技术、木构榫卯节点和青砖灰瓦营造工艺三个角度,开展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规范化调研和基础性研究、科学性阐释和科学化应用研究……
08
16-10
973计划课题以系列创新成果“交卷”
历时5年, 经过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11家单位、百余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跨界融合攻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课题,圆满完成了项目既定任务,以一系列创新成果“交卷”,于9月27日在上海通过了专家验收。
17
16-08
“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初评结束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评选初评近日结束,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等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9
16-07
首个文化遗产类973计划项目完成目标任务
首个文化遗产类973计划项目“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完成预设研究目标任务。7月21日,在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举行的项目预验收和成果汇报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干福熹,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以及李最雄、黄克忠等文物保护专家,充分肯定项目所取得的创新成果,认为开创了文物保护基础研究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