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加快西安文化建设步伐
日期:2010-12-21 访问量:4933 文章来源:Admin
在当今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建设对塑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从西安文化遗产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性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完成了许多大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既有效地保护了文化遗产本体,优化了文化遗产周边环境,又加快了西安文化建设步伐。西安文化遗产保护对推动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文化“看点”。
西安作为我国13王朝古都和具有3100年建城史、1100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至高性、垄断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也是广为西安人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豪的优势所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西安文化遗产也具有限制性因素,具体表现为:地下出土文物多,地面遗存建筑少;点状古建筑遗存多,连片历史街区少;陵墓、宗教建筑多,宫殿、里坊建筑遗存少;器物类工艺精品多,存活的行为类传统工艺少;显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多,隐型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少。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长期以来,除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古城墙外,西安在文化遗产方面缺乏“看点”。这不仅与西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极不相称,而且直接影响着西安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质量。就西安的城市特色及历史影响而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无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文化建设质量、特色的有力支撑。
针对以上情况,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充分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思路、新模式,陆续建设了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杜陵遗址公园、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大唐西市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等。这些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举措、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西安文化建设的内容,彰显了西安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提升了西安文化建设的质量和品位。现在,无论是西安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切身感受到西安的文化看点越来越多,西安的文化味道越来越浓。今年西安实现旅游接待量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1~10月旅游业总收入366.09亿元,同比增长36.55%。可以说,这与西安文化看点不断增多、文化建设内容日益丰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二,保护文化遗产,做响文化“亮点”。
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历史影响本应使西安许多文化遗址、宫殿里坊成为市民和游人游览观光、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文化“亮点”。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短缺和守旧观念的制约,这些“亮点”只能默默无闻地蜷缩一隅、深藏地下或“稍露头脚”,根本无法彰显其价值、影响及教育意义。例如,在中外建筑史、艺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唐大明宫遗址,不为外地游客,即就是西安“土著”,又有多少人了解其价值?又有多少人亲临原址凭吊观赏?无可否认,这种文化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滞着西安文化建设的步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加快文化建设步伐,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创新性地提出了“文化+旅游+城市”模式,深挖文化遗产区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国际化手段和大项目带动战略,把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演绎、文化创意的方式,转化为文化产品。先后建成了汉杜陵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等六大遗址公园、大唐西市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以及电影城、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陕西文学馆、民间艺术馆。
这些大型文化工程做响了西安文化“亮点”,有力提升了西安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尤其是让文化成果惠及民众,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一方面,在这些遗址公园、博物馆、文化广场中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明的气息,感受历史的神圣与沧桑。同时通过屏幕化、虚拟化、数字化等新科技手段的运用,重现历史场景,营造“场所”精神,大大增强了遗产的可读性。如大明宫遗址保护中通过建设紫宸殿、含耀门等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识,对遗址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通过IMAX 3D技术再现大明宫传奇,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设了再现大明宫风貌的微缩景观,既让人们享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又满足了视觉上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文化项目充分考虑到高雅与世俗、群体与个体、游客与市民等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不管是遗址公园,还是电影城、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陕西文学馆和民间艺术馆都是高雅品位与世俗情怀的充分体现,既满足了群众的民生需求,又充实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第三,保护文化遗产,破解文化“难点”。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当今世界学术界和实践工作的难点。西安和全国一样,主要存在以下几组矛盾和难点:一是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文化遗产特别是遗址一般占地范围广、区内居民多,多数位于城市区域的重要区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遗产保护区内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有些人甚至对遗产保护产生抵触、怨恨情绪。二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的矛盾。在我国现行的体制机制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单位大多数是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与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相距甚远,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巨额资金在当前国情财力下难以支撑。三是小机构与大社会的矛盾。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涉及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经济发展、就业安置等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文化遗产管理单位受到行政职能权限等因素的限制,仅为行业管理部门,在跨部门、跨行业方面缺乏协调话语权,很难从大遗产视野,统筹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大遗产保护和发展。四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的矛盾。当下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隐性文化资源多,显性文化产品少;书本里的文化资源多,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少;口头上的文化资源多,可感知的文化产品少。如何把隐性文化资源变成显性的、可感知、可亲近、可消费的文化产品,真正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长期存在的“有说头、没看头;有看头、没品头”的现象任重而道远。
针对以上矛盾和难点,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创新性地提出“政府意志 + 科学规划 + 资本运营”的保护模式,即以遗产本身特性为基础,以遗产保护的真实性、遗产展示的可视性、生态建设的景观性、产业项目的文化性、城市建设的地域性、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明显性为要求,以展示和体验遗产内涵为主题,以遗产环境保护、生态景观建设及发展现代都市产业为手段,以多元主体和谐参与为保障,科学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遗产本体,改善了遗产周边环境,突显出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和人文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遗产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取得了满意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效益,破解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同时也有力地加快了西安文化建设步伐。
毋庸置疑,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样的,文化建设的手段也是多元的。不过,从西安实际出发,应该承认,丰富文化“看点”、做响文化“亮点”、破解文化“难点”是西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西安近年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正是从这些方面加快了文化建设步伐。(责任编辑:曹凤娇)
第一,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文化“看点”。
西安作为我国13王朝古都和具有3100年建城史、1100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至高性、垄断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也是广为西安人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豪的优势所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西安文化遗产也具有限制性因素,具体表现为:地下出土文物多,地面遗存建筑少;点状古建筑遗存多,连片历史街区少;陵墓、宗教建筑多,宫殿、里坊建筑遗存少;器物类工艺精品多,存活的行为类传统工艺少;显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多,隐型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少。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长期以来,除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古城墙外,西安在文化遗产方面缺乏“看点”。这不仅与西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极不相称,而且直接影响着西安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质量。就西安的城市特色及历史影响而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无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文化建设质量、特色的有力支撑。
针对以上情况,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充分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思路、新模式,陆续建设了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杜陵遗址公园、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大唐西市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等。这些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举措、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西安文化建设的内容,彰显了西安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提升了西安文化建设的质量和品位。现在,无论是西安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切身感受到西安的文化看点越来越多,西安的文化味道越来越浓。今年西安实现旅游接待量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1~10月旅游业总收入366.09亿元,同比增长36.55%。可以说,这与西安文化看点不断增多、文化建设内容日益丰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二,保护文化遗产,做响文化“亮点”。
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历史影响本应使西安许多文化遗址、宫殿里坊成为市民和游人游览观光、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文化“亮点”。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短缺和守旧观念的制约,这些“亮点”只能默默无闻地蜷缩一隅、深藏地下或“稍露头脚”,根本无法彰显其价值、影响及教育意义。例如,在中外建筑史、艺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唐大明宫遗址,不为外地游客,即就是西安“土著”,又有多少人了解其价值?又有多少人亲临原址凭吊观赏?无可否认,这种文化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滞着西安文化建设的步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加快文化建设步伐,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创新性地提出了“文化+旅游+城市”模式,深挖文化遗产区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国际化手段和大项目带动战略,把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演绎、文化创意的方式,转化为文化产品。先后建成了汉杜陵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等六大遗址公园、大唐西市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以及电影城、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陕西文学馆、民间艺术馆。
这些大型文化工程做响了西安文化“亮点”,有力提升了西安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尤其是让文化成果惠及民众,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一方面,在这些遗址公园、博物馆、文化广场中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明的气息,感受历史的神圣与沧桑。同时通过屏幕化、虚拟化、数字化等新科技手段的运用,重现历史场景,营造“场所”精神,大大增强了遗产的可读性。如大明宫遗址保护中通过建设紫宸殿、含耀门等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识,对遗址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通过IMAX 3D技术再现大明宫传奇,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设了再现大明宫风貌的微缩景观,既让人们享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又满足了视觉上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文化项目充分考虑到高雅与世俗、群体与个体、游客与市民等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不管是遗址公园,还是电影城、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陕西文学馆和民间艺术馆都是高雅品位与世俗情怀的充分体现,既满足了群众的民生需求,又充实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第三,保护文化遗产,破解文化“难点”。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当今世界学术界和实践工作的难点。西安和全国一样,主要存在以下几组矛盾和难点:一是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文化遗产特别是遗址一般占地范围广、区内居民多,多数位于城市区域的重要区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遗产保护区内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有些人甚至对遗产保护产生抵触、怨恨情绪。二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的矛盾。在我国现行的体制机制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单位大多数是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与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相距甚远,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巨额资金在当前国情财力下难以支撑。三是小机构与大社会的矛盾。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涉及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经济发展、就业安置等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文化遗产管理单位受到行政职能权限等因素的限制,仅为行业管理部门,在跨部门、跨行业方面缺乏协调话语权,很难从大遗产视野,统筹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大遗产保护和发展。四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的矛盾。当下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隐性文化资源多,显性文化产品少;书本里的文化资源多,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少;口头上的文化资源多,可感知的文化产品少。如何把隐性文化资源变成显性的、可感知、可亲近、可消费的文化产品,真正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长期存在的“有说头、没看头;有看头、没品头”的现象任重而道远。
针对以上矛盾和难点,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创新性地提出“政府意志 + 科学规划 + 资本运营”的保护模式,即以遗产本身特性为基础,以遗产保护的真实性、遗产展示的可视性、生态建设的景观性、产业项目的文化性、城市建设的地域性、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明显性为要求,以展示和体验遗产内涵为主题,以遗产环境保护、生态景观建设及发展现代都市产业为手段,以多元主体和谐参与为保障,科学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遗产本体,改善了遗产周边环境,突显出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和人文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遗产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取得了满意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效益,破解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同时也有力地加快了西安文化建设步伐。
毋庸置疑,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样的,文化建设的手段也是多元的。不过,从西安实际出发,应该承认,丰富文化“看点”、做响文化“亮点”、破解文化“难点”是西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西安近年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正是从这些方面加快了文化建设步伐。(责任编辑:曹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