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

日期:2009-06-15  访问量:5558  文章来源:Admin

                               拉萨大规模宣传“文化遗产日”

6月13日,布达拉宫管理处悬挂用藏汉双语书写的标语“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西藏。”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在拉萨街头发放材料、悬挂标语,大规模宣传“文化遗产日”。(新华社 觉果 摄)

 

 

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杭开幕

 

 

  本报杭州6月13日电(记者李韵通讯员梅芳燕)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系列活动今天在杭州开幕,此次活动动员并引导了公众关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参与。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从今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引进国际经验,建立文化遗产日活动主场城市申办机制,确定杭州为首个主场城市。开幕式上,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文博工作60年及30年的专家们受到国家文物局的表彰。

 

 

  此次活动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由大型广场主题活动、高峰论坛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一系列活动组成。其中,浙江省文物局的专家们举行的民间鉴宝活动,更是赢得了百姓的热烈参与。72岁的何女士携藏品请专家鉴定。她告诉记者:“我这些宝贝都是10年前收藏的,不知道它们到底值不值得收藏。”民间鉴宝活动不仅使文物知识惠及民众,同时向民众传达了共同保护文物的理念。

 

 

中日韩学者研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本报天津6月13日电(记者陈建强)数十名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日韩三国学者,今天汇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方法,共同分享田野调查的宝贵经验。“中国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与创新”、“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工程与数码档案的构建”、“日本保护非物质文物措施中影像记录资料的作用”……这些凝聚着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学术成果,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重点。

 

 

  作为此次论坛的“重头戏”,今天开幕的“2001年—2009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大事记”展览引起三国学者的高度关注。这个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8年来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倡导下,全国各地开展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走过的风雨历程及取得的丰硕成果,梳理、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田野调查经验。

 

 

 福泉山遗址考古新发现首次亮相

 

 

  本报上海6月13日电(记者曹继军通讯员曹旭)上海今天以《福泉山遗址考古新发现特展》迎接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在青浦博物馆举办的这次展览,展出福泉山良渚文化遗址新发掘的各类精美文物70余件,这也是这些考古新发现首次公开亮相。

 

 

  福泉山遗址位于重固镇西侧,是上海乃至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去年12月中旬开始至今年3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研究部在福泉山土墩以外的区域,以探沟形式进行勘探,发现了良渚文化晚期人工营建的高地及其贵族大墓。

 

 

  新发现的良渚文化晚期人工营建的高地位于福泉山土墩以北约300米的重古镇回龙村吴家宅,其南部有横港穿过。高地呈东西走向的长条形状,南北跨度有30多米,现高2米余,坡状堆筑,底部经过夯打,十分硬实。埋葬于高地上的良渚晚期贵族大墓的墓坑长3.9米,宽1.7米,深0.5米,葬具为独木弧形棺。专家评论说,这次发掘是1980年以来福泉山遗址最重大的发现,也是近年来良渚文化考古中的新突破。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本报新乡6月13日电(记者崔志坚通讯员屈会超)为期一周的河南师范大学保护文化遗产活动于今晚结束,该校宣传部长聂立青介绍说,今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汇演中,同学们将欣赏到山东快书、芦笙、笛子等民乐演奏、落腔折子戏、西河怀梆折子戏、大起板等演出。

 

 

  河南师范大学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为了迎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该校于6月6日以“接近文化遗产,延续中华文脉”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中州大鼓、小宋佛高跷等一批汇聚中原特色的文艺表演让现场师生惊叹不已,福娃、海豚等形象的面塑活灵活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剪纸制作的展演、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表演,深深吸引了同学们,不少学生还现场“拜师”,学起了这些民间艺术。

 

 

福建“文化遗产日”突出闽台交流

 

 

  本报福州6月13日电(记者高建进)今天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今天公布了该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甘国宝传说故事、福州疍民渔歌、漳台大鼓凉伞舞等80个项目入选该名录。同时,福建省还相继举办25项“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为保护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福州,众多市民前往福建博物院,参加由福建省文物局等主办的文物专家现场咨询、鉴定、文物收藏鉴赏活动,聆听文物收藏讲座。在福建石狮蚶江,海上泼水、龙舟邀请赛等妙趣横生的民俗活动,使蚶江古渡头成了欢乐的海洋。正在这里举行的第三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吸引了两岸乡亲的热情参与。

 

 

  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朱表示,当地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将充分体现福建作为对台文化交流前沿的特色。据了解,在泉州举行的“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是两岸首次就文化生态保护进行研讨交流;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则举办了“历史的记忆——台湾同胞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图片展”;莆田市举办的“涉台文物保护图片展”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长沙感受原生态本土文化

 

 

  本报长沙6月13日电(记者龙军)“湘绣上刺的狮子、老虎全部采用湖南独有的‘鬓毛针’法,配以粗、细、浓、淡的各色蚕丝线刺绣而成,看上去这些狮、虎的鬓毛好像跃然绣品上。”今天是我国第四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在长沙市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广场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上,湖南湘绣城青竹湖绣庄的湘绣大师们现场表演博得了观众的喝彩。同时,来自全市各区县(市)的多名民间艺术家,为市民表演了洞井龙舞、长沙湘剧等17个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

 

 

  有长沙弹词活化石之称的彭延昆也来到了现场表演节目。长沙弹词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为用长沙方言说唱,也称长沙道情。早期的唱词很简单,以板式变化体为主,后来逐渐吸收了戏曲和民间小调,成为板式变化体与曲牌联套体相结合的曲调形式。

 

 

  长沙湘剧院精彩的杂耍《双人跤》让现场观众领略到了杂技的魅力。长沙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中的一个主要剧种,有传统剧目680多个,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较早、保留较长的代表性剧目。

 

 

  望城民间剪纸表演、浏阳皮影等其他项目的展示都各具特色,让广大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长沙原生态本土文化的无穷魅力。

 

 

山西摸清明长城资源家底

 

 

  本报太原6月13日电(记者杨荣特约记者李建斌)今天,山西省文物局公布了山西明长城的调查结果,作为礼物献给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据调查,目前山西境内共有明长城896.53千米,其中人工墙体631.12千米,天然险240.57千米,壕堑24.84千米。据省文物局介绍,此调查结果是从2007年4月起到2008年止历时20个月的调查后近日经文物专家审定确定的。他们认为,摸清明长城的资源家底,对促进长城保护、管理和利用有重要意义。

 

 

  山西的明长城按地理分布分为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古称“大同边”,起于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头村,向西止于忻州市偏关县老营镇柏杨岭。内长城古称“太原边”,有两条线。第一条线起于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牛邦口村,向西止于偏关县老营镇柏杨岭村,与外长城会合。第二条线起于灵丘县独峪乡牛邦口村,沿太行山脊岭向南分布,止于黎城县东阳关镇杨家地村。

 

 

宁夏民间艺术家展示绝活

 

 

  本报银川6月13日电(记者庄电一)在第四个文化遗产日,银川文化城成了各类民间艺术家的舞台:泥塑、剪纸、刺绣、花儿、武术等方面的民间艺术家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宁夏的民间艺术传承人赵桂琴当场向人们展示了她的刺绣技艺。年逾八旬的泥塑艺术家杨栖鹤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了一件泥塑。宁夏花儿和回族武术表演同样引来许多关注的目光。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泥塑名家展示了260件各具特色的泥塑作品,据悉,宁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8项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有54项列入自治区级保护项目,有6人被列为国家级传承人、25人被列入自治区级传承人。 (《光明日报》)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