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 传承 交流 发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国际论坛观察

日期:2016-11-01  访问量:7410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9 20 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敦煌召开。这次论坛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社会共同促进丝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弘扬的实际行动。与会代表围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

        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空间概念和文化概念。丝绸之路穿越两千年时空,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通过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相互碰撞、相互对话、相互交流,共同推动着东西经贸交流、文化融合和文明多样性的发展,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

        2013 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阐释、弘扬、认同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丝绸之路精神,是实现“一带一路”共建目标的内在动力、民心基础和社会根基。同时,共建“一带一路”也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尽管世界各文明之间交往的内容和方式与古代相比都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文明交往发展的总特点并没有改变,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仍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丝绸之路仍然在为中国与世界各种文明之间的深入交往与互动提供着新的舞台,为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提供着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198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随后的26 年,在准备中哈吉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项目的过程中,中国一直是参与者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这个申遗项目包括中哈吉三国33 处遗迹,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超过23万公顷,申遗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2014 年,这个项目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跨国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丝绸之路54 个廊道中第一个成功申遗的项目。

       为保护好这些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国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体系、管理体制、规划编制、维修保护和展示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丝绸之路研究

    现任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的赵丰,自研究生时代起就开始研究丝绸之路上的丝绸文物。1995 年,他第一次踏上丝绸之路,开始了对丝绸之路出土丝绸的调查和研究。2006 年以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启动了大量的关于丝绸之路敦煌出土丝绸的国际合作。2009 年底,赵丰提出了要建立丝路之绸国际中心的设想。2015 年,丝路之绸国际联盟在杭州成立,同时开展了理论的梳理,筹建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丝路之绸研究中心,并列入浙江省“十三五”重点文化项目。2015 年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丝路之绸:起源、传播和交流”展览,展出了来自国内的丝绸之路沿途地区的出土丝绸文物,展示了从古代遗址或墓葬中考古发现的丝绸文物,在沿途出土文书和文献中保存的记载,沿途石刻壁画中描绘的丝绸服饰与纹样以及今天仍在栽桑养蚕进行生产的大量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今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了“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展”,展出了来自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丝绸100 多件,正是丝绸之路丝绸生产技术传播的集中反映。

    目前,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丝路之绸研究中心已启动申报UNESCO 二类中心,主要工作是搜集并整理丝路沿途关于丝绸考古、传统生产、文化、应用等相关信息,构建跨地域、跨博物馆的分布式知识库及综合展示平台,促进国家、地区、跨地区和国际层面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开展并促进丝路之绸领域的科学研究,建设开放流动的实验室,构建研究方法体系和保护技术体系,从文明互鉴和技术交流的特定视角提高对丝路之绸的科学认知及其对丝绸之路的独特贡献;加强丝路沿途国家的相关能力建设,通过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形式,促进人员交流,共同提升丝路之绸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展览、网上虚拟陈列、研讨会、讲习班、培训班、会议、网站及出版物等形式,向政策制定者和特定目标受众开展以研究为基础的宣传并传播研究成果;针对丝路沿途的民间纺织品在当地传承应用的现状,在尊重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下,开展传统纺织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合作,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动相关文创产业发展。

 丝绸之路与文化路网

    希腊文化与体育部文化遗产司司长柯克·艾莱尼在演讲中说,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道路之一,它建立了东方和西方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它对于推动古老的中国文明以及中亚、西亚地区,印度次大陆以及西方的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丝绸之路横跨亚洲大陆,并体现了最早的全球一体化,尽管很小,但和现在比起来在当时是很难的。它形成的网络不仅包括陆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从中国出发向东到韩国和日本,向南通过中亚到达印度,向西到达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

       丝绸之路网络的发展不仅是关于丝绸和其他名贵商品贸易的道路,同时也是文化、思想、宗教交流的道路,影响了现代世界当代文化的形成。许多艺术影响和工艺品交流通过丝路,特别是希腊、伊朗、印度、中国文明通过中亚得到了交流融合。丝绸之路最为卓著的艺术传播是佛教艺术,在莫高窟中的佛像、泥塑、壁画等都体现了极高的文化价值,都是古代文明交流的见证。

       不同文明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是无价的,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领域、不同的地区都在进行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得以恒久。古代的丝绸之路毫无疑问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化之路。而且这条路上的文化故事也一直延续到现代,在当今世界这条道路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凸显。希腊致力于和中国一起在这条道路上建立友好关系,共同进行文化和遗产的保护。

       文化道路网络是提升和保护分享多样性文化认同的有力工具。相互理解与交流是国际合作的目标,对于文化遗产方面的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多元性,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防止一些冲突和争端,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促成各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文化之路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促进世界的团结、可以在不同的文明以及人群之间建立对话,并且更好地防止冲突和偏见。

       文化的道路为我们带来了多种可能性。其中就包括旅游业的新发展和促进当地的发展以及更好的网络拓宽。作为旅游景点,文化的道路可以帮助提升文化、宗教、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当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然前提是有一个得当的旅游规划,一方面可以保护古代的艺术和遗迹,同时也可以促进旅游业以及创意行业,这样就可以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发展,并且为当地人民带来福祉。文化性的旅游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了解不同的身份认同,同时也为我们留下无尽的想像空间。

    未来,希腊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体现在考古、展览展示、经验交流、联合开展活动等多方面。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关于思维、思想以及文化交流的道路。在过去的2000 年来始终如此。通过重走过去跨大陆的超级高速公路,我们可以进一步促进当代的商贸、艺术以及文化思想的交流与发展。

       研讨会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云,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世界文化遗产类型的框架里,丝绸之路属于文化线路的类型。事实上,在二十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的丝绸之路对话之路活动,共考察了五条有关丝绸之路的文化线路,包括西安到喀什的沙漠路线,威尼斯到大阪的海上路线,中亚的草原路线,蒙古的游牧路线,还有尼泊尔段的佛教路线。

       1990 年至1991 年,大概有30 多个国家的近100 位专家乘坐和平号,体验了从威尼斯到大阪的海上路线,这与现在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基本吻合。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人们借助季风与洋流等自然条件,利用传统的航海技术开通的东西方海路网络。它不只是一条商路,也不仅仅是关于丝绸的一种交流,而是东、西方不同文明板块之间在经济、文化、科技各个层面的相互传输、交流的一个纽带。

    海上丝绸之路的时间范围限定在自公元前1 世纪至19 世纪中后期蒸汽动力取代风帆动力的时段。从空间上,根据各个文明的发展特征、地理位置以及航线,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地中海六个板块。在海丝的网络体系里,交流的内容包括货物、文化宗教等方面。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海丝的申遗可以由各国单独申报或联合申报,申报对象可以为连接板块内外的重要节点,也可以为各子板块内的重要节点,申报应尽可能多地包括与海丝相关的各种遗产类型;包括完整体现这个区域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发展进程的遗存。

    以中国为例,重要节点有四个,从南到北有广州、泉州、宁波、南京。广州是伴随两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也经历着始终持续繁荣的一个跨板块的节点;泉州是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前期,海丝繁荣阶段东亚板块内最具影响力的跨板块节点;宁波是东亚板块内中国与日本列岛、朝鲜半岛长期往来最重要的节点;南京是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官方贸易鼎盛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策源地。目前,我们已对中国大概超过100处的海丝遗产进行了登记,对其中的30 多处遗产进行了重点研究。

    为了保护这些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我们现在已经开展了如下工作:依据ICOMOS 文化路线线长和丝绸之路概念文件,开展国内“海丝”遗产资源调查;为促进搭建全球海丝遗产的总体架构和相关各国的对话平台,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研究,主办了多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开展遗产点本体保护与环境整治、展示与监测工作;加强管理机构建设与立法;建立研究学术平台。

史诗般的合作:盖蒂和敦煌研究院

    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首席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格纽在演讲中,介绍了盖蒂和敦煌研究院的合作历程。敦煌是在公元前111 年为军事目的而创建的,经历多个世纪,敦煌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直至明朝关闭了丝绸之路。20 世纪中期,常书鸿开始了漫长的复兴之路,引导奠定了今天杰出的组织机构——敦煌研究院的诞生。

    开放精神对其他地方的影响,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寺就是典型的代表,敦煌研究院与盖蒂保护研究所的合作就是明证。敦煌研究院与盖蒂保护研究所的合作始于1989 1 19 日在洛杉矶的联合宣言,这是中国与外国私人基金会间首次重要的合作。由首任盖蒂保护研究所所长路易斯蒙雷亚尔发起的合作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公室的支持。那时,盖蒂保护研究所自身也才成立几年时间,工作重点在于大遗址保护、化学分析、稳定性研究、培训及文献收集。莫高窟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风沙堆积。风沙不仅会掩埋洞窟入口还会磨蚀上层洞窟崖体,使水和沙进入崖洞。通过共同工作,设计和成功实施治沙干预工程,封闭受破坏的洞窟顶。同时开展环境研究,科学分析壁画所使用的胶结材料,回答了一些未解决的突出问题。在这个领域经过5 年的合作,双方在遗址地联合举办了一次国际会议。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联合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和敦煌研究院共同编写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这一文件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于2000 年发行,盖蒂保护研究所进行了双语翻译编辑。经过15 年的修订和扩充于2015 年再版。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众旅游给莫高窟的保护带来新的威胁。如今,每年有超过100 万的游客来到敦煌参观洞窟。游客集中在夏季到来,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遗址地的接待能力,对脆弱的洞窟艺术品和遗产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了应对这个威胁,盖蒂保护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开始了游客承载量研究。研究的前提是游客日参观接待的最大数量不能给遗址及艺术品带来负面影响,要确保每位游客参观体验的舒适和安全。最近出版的报告显示参观人数6000 人为宜。而这个数字在某些日子也被极大的超出了,尤其是“十一”国庆黄金周。为此,敦煌研究院主动采取针对游客拥堵和流动性的模拟研究,建立了在线预约系统,与公共团体和旅行社建立联系取得合作。由此,敦煌研究院再次显示了其地区级和国家级的管理水平。

    最近期的合作项目刚刚完成,在盖蒂中心举办了“敦煌石窟寺——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览,展期4 个月。敦煌研究院出借了3个有特色的复制洞窟,还出借了第17 窟藏经洞中发现的物品。整个展览展示了遗址保护的信息以及合作成果。展览的第3 个组成部分被称为“虚拟体验”,以3D 展现第45 窟。展览取得了高度成功并在美国公众中创建了一个意识:莫高窟是中美共同的荣耀。未来,盖蒂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将继续深化,相关的举措是在莫高窟采用总体规划并作为与之相类似的丝绸之路沿线遗址的一个范例,这些遗址在壁画、气候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和游客管理方面都很相似。采取这些措施后,不断被蚕食和侵害的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将得以有效保护并成为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