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重建之争波澜再起

日期:2011-11-30  访问量:6311  文章来源:Admin
微风过处,枝上残叶寥寥,圆明园在初冬的阳光下有几分安寂。近日,这处已经存在151年的废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日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一份“关于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题调研工作情况暨对市政府议案办理和专项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的说明”,该说明涉及圆明园恢复重建的研究论证工作。一时间,有关圆明园是否重建的讨论波澜再起。

  就此,记者采访了圆明园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她告诉记者:市人大目前所出的说明只是一个建议,并非提上日程的决议。管理处方面也是刚刚得知这个消息。至于进一步的安排,需要等待上级的决定。在此期间,还将按照过去的2010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对圆明园进行管理。

  重修还是保存:三派分立

  有关圆明园遗址的未来命运,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一直争论不断。持不同主张的学者可以粗略划分为“重建派”、“整修派”和“废墟派”。其中,“重建派”又可分为“原址重建派”和“异地重建派”。

  “重建派”主张全面修复,已显示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整修派”主张部分修复,作为历史纪念和旅游之地;“废墟派”主张要保存好遗址,稍加修整,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国耻”纪念地。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阙维民介绍,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经历了四次大争议:1980—1988年的遗址清理整治与保持废墟之争;1995—2000年与2003—2004年的部分整修与维持残园之争;2005年3—7月圆明园遗址的防渗措施与保护生态之争;2006年1月到2009年4月由浙江横店圆明新园工程的动议和启动引发的圆明园异地重建与反对重建之争。

  学者提出,在国家穷困时,重修圆明园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大胆梦想,当经济发展、财力充裕之后,重修圆明园似乎并不再像过去那般困难。此外,商业化潮流奔涌,逐利倾向凸显。这种心理与盲目的民族情绪纠缠在一起,对圆明园的重建和利用的说法多来源于此。中国近代史学家汪荣祖在《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一书中曾写道:“在商业利益的压迫下,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前景显得更加黯淡和令人忧虑。”

  一直呼吁保护圆明园遗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廷芳告诉记者:记住耻辱比怀念辉煌重要。废墟警示国人随时居安思危、发愤图强。圆明园是人类文明的遗产,是有警世价值的见证,不能单纯地将其看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黎世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德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顾问洛克教授参观圆明园遗址后发表了三点看法:圆明园遗址是震撼人心的;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遗产;保护圆明园遗址的最佳办法是让她赤裸裸地保留在那里。

  专家认为,重建圆明园无异于制造无生命的“假古董”,同时将文物的价值也销毁了,因而需要加以抵制。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常润华告诉记者,如果今天重建圆明园,面貌与过去不可能相同;所用的原材料等都已大不相同,清代的一些材料如檀木等目前都已找不到,所以不可能重现昔日的胜景;此外,即使重建完成,宫殿建筑等内部也是空的,建筑只是一个个空架子。不过,恢复圆明园十分之一的方案是可以考虑的,但也只能限定在小范围内。

  保护与申遗:漫漫长路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说明再度引发了公众对圆明园保护遗址问题的关切。学者认为:当前对圆明园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护、研究、考古和发掘,不宜重建或者加以利用。

  阙维民一直关注圆明园的申遗保护,多次撰文提出申遗构想。但是,圆明园的申遗之路并不畅通,还存在诸多困难,目前更为实际的是保护。正在写作《圆明园四十景》的常润华告诉记者:在原来的“圆明园四十景”的每处景点前树立一块牌子,以形象和文字表现该景点曾有的面貌,这是一种保护;将一些景点的遗址地基发掘出来展示同样是保护。但是,如果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则有不小的难度,因为今天的圆明园景观与英法联军破坏前已极为不同。

  叶廷芳指出,应当遵守中国已经加入的有关世界遗产的国际法规等对圆明园进行保护;当前的任务是清理现场、恢复遗址,在科学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发掘。

  对于圆明园一去不返的“绝世美景”,公众一直带着遗憾进行想象。重建圆明园显然并不现实,但是制作一些模型可以部分地满足公众的兴趣。叶廷芳建议,可以制作圆明园的微缩景观,也可以用三维技术展示圆明园的景观。如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带领的“再现·圆明园”研究组正在采用数字化的虚拟技术重现圆明园的面貌,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责任编辑:曹凤娇)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