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都江堰 崛起国际旅游产业高地
日期:2011-11-15 访问量:6062 文章来源:Admin
——都江堰市大力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10月13日至15日,第四届国际旅游与世界遗产旅游博览会在澳门会展中心举行。在纷繁的内地展区中,都江堰市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受人关注的不仅仅是都江堰市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5·12”特大地震影响最大的国际旅游城市,都江堰市旅游产业曾遭受重创,重建历程牵动人心。
展台前,都江堰市交出的旅游产业恢复重建答卷也令人振奋:在全国人民尤其是上海市的帮助和支持下,在短短3年内,旅游业实现了迅速恢复和突破,相关主要经济指标不断攀升,达到并超过震前水平。
2010年,该市全年接待游客1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3亿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20%和21%。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更经受住了2010年“8·13”暴雨泥石流考验,2010年在全国5A风景区旅游总收入排行榜中进入前三甲。“未来五年,都江堰的发展思路是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慨然表示,五年之内,都江堰要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在西部率先迈向旅游产业高端。
看毅力
三年重塑产业肌理
在都江堰市,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一度占到全市GDP的51.3%,直接吸纳了20余万人就业。
地震让这个产业支柱遭受重创。都江堰景区内二王庙古建筑群基本损毁,青城山新山门严重受损,伏龙观、城隍庙、十殿、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老君阁、都江堰博物馆、陈列馆等多处古建筑都不同程度受损。
震后,都江堰迅速启动了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尤其是古建筑群落的抢救性修复。
三年重建,都江堰旅游产业肌理快速修复:震后四个月,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便正式对外开放;2011年1月29日,泰安古镇经过修缮整理重新开街;2011年5月1日,历经近3年修复的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正式对外开放。
与旅游资源恢复重建相呼应,都江堰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修整完善。目前,全市已恢复经营和新建的星级宾馆饭店达到234家,已恢复经营的乡村酒店、农家乐有1019家,能提供房间2.15万间、床位3.5万张。“五横五纵一轨一带”交通网的建设,也推动都江堰市旅游驶上快车道。2010年5月12日,四川灾后重建首个开工建设的铁路重点工程成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将成都主城区到都江堰的距离缩短到20分钟。
此外,都江堰市还大力推行绿道、水道等低碳环保健康的交通方式。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咨询、休憩驿站、旅游沿线店招、店牌、交通指示牌等公共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应急救援直升机场和避难场所等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减灾避灾和应急救助能力。
一系列高端节会、展会及体育活动也为都江堰的城市营销提供了广阔舞台: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成为都江堰的一大人文盛事;《道解都江堰》、《青城》文化演艺项目让人领略别样的都江堰魅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等重要赛事的开展也让龙池—虹口-紫坪铺山地运动基地深入人心。
截至2011年7月底,全市共接待游客89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48%。
看魄力
定位国际旅游城市
三年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建。都江堰人从灾后重建中看到了产业布局重新规划、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的契机。
从《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到《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一系列规划始终指向“旅游枢纽”;而随后的《都江堰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概念性规划纲要》则更为明确地提出了都江堰旅游产业的总体定位:国际旅游目的地。
按照这一总体定位,一个科学布局、相辅相成的城乡体系轮廓跃然纸上:灾后恢复重建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相结合,突出山、水、城、田、林、堰特色,形成若干风情旅游小镇、新型旅游村落。
2009年,成都市提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50年建设目标,更为都江堰市的重建规划者拓开更辽阔的视野——
都江堰市提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发展目标:要全力构建“1475”四级城镇体系和一核三带九河“139”核心城区,全面推进城镇体系建设、产业提档升级,计划经过20年左右,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
其中,“1”即一个中心城区;“4”即青城山文化旅游发展组团、蒲阳经济技术发展组团、龙池—虹口—紫坪铺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组团、聚源新城发展组团等4大发展组团;“7”即向峨、天马、翠月湖、崇义、柳街、石羊、安龙7个新市镇;“5”即500余个农村新型社区。
蓄势待发的都江堰,有了一幅规划远瞻、布局科学、协调有序、点线结合的跨越式发展蓝图。在这张蓝图上,都江堰旅游产业目标清晰:到2015年,都江堰市实现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入境游客突破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0亿元;届时,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60%以上,拉动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亿元,吸纳就业人数16万人以上。最终实现“国际旅游城市”目标。
正是这张大手笔规划的发展蓝图,让决策者信心十足,“未来的都江堰市,将向日内瓦这些世界级城市看齐。”
看实力
古堰之城华丽变身
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现有的产业配套显然不够,旅游跨越,需要更大载体。都江堰人将目光投向了已有2000多年传统历史的都江堰古城区。
专家调研证实,都江堰古城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水利府、古县衙、松茂古道等特有的文化脉络非常清晰,西街、南街、北街等街巷肌理、水系遗迹保存完好,而修旧如旧的风貌改造也让多元文化元素完好保留。
通过城镇住房重建,都江堰将已成危房的近2平方公里古城区置换出来,加以保护性地改造和修缮,完成了古城区产业格局重构的第一步。
随后,围绕“拜水都江堰”主题的一系列改造、传承、完善、提升在古城区展开。重建涉及35个大项目、62个子项目,围绕游山拜水逛古城,打造都江堰第三个国际旅游品牌。
在老灌县的城市构架下,都江堰市对西街、黎园巷、贵州巷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对具有100年以上明、清建筑元素的建筑予以保留,复原城墙、城门、历史桥梁和历史街巷,再现古色古香历史韵味;对二王庙古建筑群实施修复重建,扩建清溪园,恢复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价值的文庙公园、水利府、古县衙等文物文化古迹,凸显都江堰景区历史文化遗产底蕴;同时将岷江活水引入城中,形成永动性供水景观,在井福街、文庙街、杨柳河街构筑起4条水景环线,打造山水相融的“活水古城”。
古城区商业业态调整也全面展开。沿河道两岸,主题休闲餐饮区揭开面纱,通过南桥街、新堰坎街夜啤酒走廊、宝瓶口商业街、滨河休闲长廊4大街区串联成网,移步换景。
在民俗文化体验区,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土特产等旅游产品成为招商重点,主题客栈、艺术沙龙等特色业态的规划则让住宿、观光也成为一种体验文化的途径。
此外,都江堰还将通过实施强弱电、给排水、雨污水等管网下地工程,打造地下车循系统;新建沿山旅游健康步道,优化步道体系,完善古城城市功能。
可以想象,未来的都江堰,城与景将融为一体,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将交相辉映,成为成都平原最具魅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责任编辑:曹凤娇)
10月13日至15日,第四届国际旅游与世界遗产旅游博览会在澳门会展中心举行。在纷繁的内地展区中,都江堰市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受人关注的不仅仅是都江堰市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5·12”特大地震影响最大的国际旅游城市,都江堰市旅游产业曾遭受重创,重建历程牵动人心。
展台前,都江堰市交出的旅游产业恢复重建答卷也令人振奋:在全国人民尤其是上海市的帮助和支持下,在短短3年内,旅游业实现了迅速恢复和突破,相关主要经济指标不断攀升,达到并超过震前水平。
2010年,该市全年接待游客1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3亿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20%和21%。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更经受住了2010年“8·13”暴雨泥石流考验,2010年在全国5A风景区旅游总收入排行榜中进入前三甲。“未来五年,都江堰的发展思路是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慨然表示,五年之内,都江堰要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在西部率先迈向旅游产业高端。
看毅力
三年重塑产业肌理
在都江堰市,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一度占到全市GDP的51.3%,直接吸纳了20余万人就业。
地震让这个产业支柱遭受重创。都江堰景区内二王庙古建筑群基本损毁,青城山新山门严重受损,伏龙观、城隍庙、十殿、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老君阁、都江堰博物馆、陈列馆等多处古建筑都不同程度受损。
震后,都江堰迅速启动了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尤其是古建筑群落的抢救性修复。
三年重建,都江堰旅游产业肌理快速修复:震后四个月,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便正式对外开放;2011年1月29日,泰安古镇经过修缮整理重新开街;2011年5月1日,历经近3年修复的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正式对外开放。
与旅游资源恢复重建相呼应,都江堰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修整完善。目前,全市已恢复经营和新建的星级宾馆饭店达到234家,已恢复经营的乡村酒店、农家乐有1019家,能提供房间2.15万间、床位3.5万张。“五横五纵一轨一带”交通网的建设,也推动都江堰市旅游驶上快车道。2010年5月12日,四川灾后重建首个开工建设的铁路重点工程成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将成都主城区到都江堰的距离缩短到20分钟。
此外,都江堰市还大力推行绿道、水道等低碳环保健康的交通方式。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咨询、休憩驿站、旅游沿线店招、店牌、交通指示牌等公共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应急救援直升机场和避难场所等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减灾避灾和应急救助能力。
一系列高端节会、展会及体育活动也为都江堰的城市营销提供了广阔舞台: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成为都江堰的一大人文盛事;《道解都江堰》、《青城》文化演艺项目让人领略别样的都江堰魅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等重要赛事的开展也让龙池—虹口-紫坪铺山地运动基地深入人心。
截至2011年7月底,全市共接待游客89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48%。
看魄力
定位国际旅游城市
三年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建。都江堰人从灾后重建中看到了产业布局重新规划、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的契机。
从《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到《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一系列规划始终指向“旅游枢纽”;而随后的《都江堰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概念性规划纲要》则更为明确地提出了都江堰旅游产业的总体定位:国际旅游目的地。
按照这一总体定位,一个科学布局、相辅相成的城乡体系轮廓跃然纸上:灾后恢复重建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相结合,突出山、水、城、田、林、堰特色,形成若干风情旅游小镇、新型旅游村落。
2009年,成都市提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50年建设目标,更为都江堰市的重建规划者拓开更辽阔的视野——
都江堰市提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发展目标:要全力构建“1475”四级城镇体系和一核三带九河“139”核心城区,全面推进城镇体系建设、产业提档升级,计划经过20年左右,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
其中,“1”即一个中心城区;“4”即青城山文化旅游发展组团、蒲阳经济技术发展组团、龙池—虹口—紫坪铺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组团、聚源新城发展组团等4大发展组团;“7”即向峨、天马、翠月湖、崇义、柳街、石羊、安龙7个新市镇;“5”即500余个农村新型社区。
蓄势待发的都江堰,有了一幅规划远瞻、布局科学、协调有序、点线结合的跨越式发展蓝图。在这张蓝图上,都江堰旅游产业目标清晰:到2015年,都江堰市实现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入境游客突破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0亿元;届时,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60%以上,拉动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亿元,吸纳就业人数16万人以上。最终实现“国际旅游城市”目标。
正是这张大手笔规划的发展蓝图,让决策者信心十足,“未来的都江堰市,将向日内瓦这些世界级城市看齐。”
看实力
古堰之城华丽变身
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现有的产业配套显然不够,旅游跨越,需要更大载体。都江堰人将目光投向了已有2000多年传统历史的都江堰古城区。
专家调研证实,都江堰古城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水利府、古县衙、松茂古道等特有的文化脉络非常清晰,西街、南街、北街等街巷肌理、水系遗迹保存完好,而修旧如旧的风貌改造也让多元文化元素完好保留。
通过城镇住房重建,都江堰将已成危房的近2平方公里古城区置换出来,加以保护性地改造和修缮,完成了古城区产业格局重构的第一步。
随后,围绕“拜水都江堰”主题的一系列改造、传承、完善、提升在古城区展开。重建涉及35个大项目、62个子项目,围绕游山拜水逛古城,打造都江堰第三个国际旅游品牌。
在老灌县的城市构架下,都江堰市对西街、黎园巷、贵州巷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对具有100年以上明、清建筑元素的建筑予以保留,复原城墙、城门、历史桥梁和历史街巷,再现古色古香历史韵味;对二王庙古建筑群实施修复重建,扩建清溪园,恢复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价值的文庙公园、水利府、古县衙等文物文化古迹,凸显都江堰景区历史文化遗产底蕴;同时将岷江活水引入城中,形成永动性供水景观,在井福街、文庙街、杨柳河街构筑起4条水景环线,打造山水相融的“活水古城”。
古城区商业业态调整也全面展开。沿河道两岸,主题休闲餐饮区揭开面纱,通过南桥街、新堰坎街夜啤酒走廊、宝瓶口商业街、滨河休闲长廊4大街区串联成网,移步换景。
在民俗文化体验区,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土特产等旅游产品成为招商重点,主题客栈、艺术沙龙等特色业态的规划则让住宿、观光也成为一种体验文化的途径。
此外,都江堰还将通过实施强弱电、给排水、雨污水等管网下地工程,打造地下车循系统;新建沿山旅游健康步道,优化步道体系,完善古城城市功能。
可以想象,未来的都江堰,城与景将融为一体,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将交相辉映,成为成都平原最具魅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责任编辑:曹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