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工业遗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日期:2011-02-12  访问量:5982  文章来源:Admin
记者:您早就提出对江南造船厂等老厂房进行保护利用的观念。如今上海世博会已召开,一些老厂房得到充分利用,一批文物珍品精彩亮相。请问您有何感想?

  单霁翔:早在世博会筹备期间,我们就提出了要让文化遗产服务世博会,成为办好世博会的积极力量。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个举措已产生明显成效。特别是江南造船厂等一批工业遗产通过有效保护并得到广泛利用,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的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博物馆都是江南造船厂原来的老厂房。城市足迹馆是世博会五个主题馆之一,反映了城市从诞生起,在走向现代文明的历程中,人、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发展。世博会博物馆则反映世博与科技、世博与艺术、世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全国文物系统的倾力支持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来自国内外几十家博物馆的300多件反映城市发展、与历届世博会相关的珍贵文物融入到世博会这个庞大的系统中,共同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理念。

  除江南造船厂外,世博园区内的求新造船厂、上钢三厂、南市发电厂等工业遗产,作为场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成为世博园区内的重要建筑,并已对后续利用进行了统筹规划。世博会结束后,这些工业遗产都将作为博物馆、博览馆,永久性保留开放,这些举措都是文化遗产保护对世博会的突出贡献。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工业遗产的价值。

  单霁翔:上海世博会建设尝试了大型城市事件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相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可以说,工业遗产价值再利用是这次世博会的开创之举。在当代,人们更加尊重生态、尊重环境,强调用低碳经济理念建设城市。这些工业建筑能够用于世博会,无疑对今后的城市建设将产生重要的启迪和引领作用。上海既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历程的代表性城市。在这样的城市中,把烙上了城市记忆、留下城市发展足迹的工业遗产再应用于今天的生活,发挥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使生活更美好,使城市更有文化、更有特色,既是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也是工业遗产价值的重要体现。

  谈起工业遗产的价值,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保护工业遗产,发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使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更加充实。同时,认识工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对研究某类工业活动的起步和过程具有普遍的价值。二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们见证了人类巨大变革时期社会的日常生活。工业遗产中蕴涵着务实创新、包容并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注重诚信等工业生产中铸就的特有品质,为社会添注一种永不衰竭的精神气质。它不仅承载着真实和相对完整的工业化时代的历史信息,而且是对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纪念和其崇高精神的传承。三是具有重要的科技价值。它们见证了科学技术对于工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保护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水平。四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保护工业遗产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为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的负担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地区活力的延续性,给社区居民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就业机会。五是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一些国家和地区充分认识到工业遗产的这一重要价值,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走出了与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进行工业遗产保护的路子。

  记者:工业遗产是具有悠久古老文明史的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物证。现在,工业遗产已纳入文物保护范畴。请简要介绍一下国家文物局有何措施。

  单霁翔:对我国而言,工业遗产保护依然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课题,还有许多新的工作需要开展,下一步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强对工业遗产的普查与认定。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工业遗产是重要普查对象。我们要通过普查,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建立起我国的工业遗产清单。其次是要尽快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使经认定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遗产通过法律手段得到强有力的保护。第三是要开展对工业遗产的抢救性保护。近现代工业遗产所用材料相对于历经风雨的古代文化遗产,往往性能寿命更短,老化的速度更快。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体现工业遗产重要价值的一些因素就得不到妥善的保护。尤其是濒危工业遗产,更需要尽快甄别,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第四是要开展保护性再利用,这是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存环境的一种可行途径。工业遗产保护只有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之中,融入城市建设之中,特别是要鼓励民众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业遗产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拓宽工业遗产保护的路子。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民众参与工业遗产保护问题。请问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单霁翔:我们一直强调:公众的关注和参与是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最可靠的保证。如果没有全社会对于保护工业遗产重要意义的广泛共识,说服公众认可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是很困难的,工业遗产将依然面临危险。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显示,要想获得所期望的公众支持,就要使人们分享对工业遗产认定、记录和研究方面的知识和兴趣,因此,宣传和教育非常必要。所有业经认定的工业遗产清单,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还要经常举办论坛、讲座等学术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工业遗产的丰富内涵。工业企业的在职或离退人员在工业遗产的认定和保护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对企业和职业的忠诚与眷念将使工业遗产的形象更加鲜活,他们的现身解说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行动,形成保护工业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记者:听了这简短的介绍,是否可以说您对工业遗产保护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单霁翔:作为个人来说,我像许多过来人一样,有过当工人的经历。工业文化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财产。回想起20年前,社会上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还是漠然无知,可现在似已恍如隔世。可以说,现在每每提起工业遗产保护,我心底就涌动着对工业遗产的别样情愫。我相信,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们,也会很自然地萌发出保护工业遗产的深切情感。值得欣慰的是,当前我国工业遗产价值已逐步形成共识。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路子会越走越宽。(责任编辑:曹凤娇)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