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打上科技创新烙印

日期:2010-12-17  访问量:5336  文章来源:Admin
因三峡工程蓄水,被称为“第一古代水文站”的重庆白鹤梁题刻永远淹没于水中,如今,深入水下廊道的游客可通过LED深水照明技术、水下实时CCD摄像观察技术,全面、尽兴地参观这处铭刻着1200多年季候变幻的“水下碑林”。

  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南海1号”整体打捞与保护项目……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正日益打上科技创新的烙印。

  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进步,已成为推动中国从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转变的核心要素。”

  自三峡库区蓄水后,重庆白鹤梁题刻便永远淹没于浩茫的江水之下,与此同时,水下题刻保护及游览也成为难题。

  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无压容器”概念,即在拟保护的白鹤梁上兴建一座“无压容器”,容器内是过滤后的长江清水,通过专门的循环水系统,按需要定期将滤过的江水泵入或泵出容器,保持容器内水压与外部的江水压力平衡,使白鹤梁仍处于长江水的保护中。

  但是,水下原址保护工程在国内外无可供借鉴先例。参与工程的设计研究、科研机构等经大量探索性研究,解决了大量交叉学科、跨专业的复合性技术难题。

  2009年5月18日,随着世界第一座遗址类水下博物馆的建成开馆,“无压容器”方案向世界展示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工程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原址、原样、原环境”的保护原则,解决了以往压力容器方案存在的重大技术及经济问题,避免了“就地保护、异地陈展”方案的缺憾。

  14日,在首都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现场,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一个车载式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让观众兴趣盎然,大家纷纷猜测“是电视转播车吗?”

  这一移动实验室吸收利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可实现考古现场快速采集自动分析处理、对未知空间信息的智能化预探测、出土文物埋藏环境和文物材质病变的快速分析、出土现场的环境检测、出土文物的科学化及时保护,以及最大限度地抢救珍贵的出土文物和遗迹信息等。

  “移动实验室”研发成功后,作业于多个考古现场,均达到满意效果。在对陕西三座古代墓葬的实地探测中,其智能预探测系统首次实现了发掘前对墓葬内部结构视频、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气体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使相关部门很快确立了正确的科学考古发掘预案。

  相关专家评价说,移动实验室的出现,将极大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文物出土探测技术缺乏、装备落后、应急保护基础薄弱的状况,形成了考古发掘现场调查、探测、保护等系列技术和装备支撑平台,为考古发掘现场信息采集、发掘预案制定、现场应急保护等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的解决途径。

  “南海1号”的打捞同样被打上科技创新的烙印。当传统的打捞方法被证明行不通时,中国科技及文物工作者提出了对南宋古沉船“南海1号”整体打捞、整体搬迁、异地清理的“异想天开”的方法。

  “异想天开”的方法决定了实施打捞的“骇世惊俗”:首先设计制造出一个比古沉船尺寸大的钢结构沉井,精确定位后,将钢沉井静压下沉到设计标高,把沉船及周围泥沙按照原状一体化固定在钢沉井内,并对沉井进行保泥保水处理,使之形成密封的沉箱。最后,以4000吨起重船和万吨级半潜舶配合作业,将装载“南海1号”的钢沉箱一次性整体打捞出水,并拉移到为其量身定做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保存……

  这一沉箱法的整体打捞,实现了水下文物迁移式保护,是世界考古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中国打捞技术和水下考古技术相结合的一次重大创新性尝试,为实现水下文物的有效保护、最大限度地提取考古信息探索出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开创了多学科、跨学科联合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责任编辑:曹凤娇)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