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保护 不应忽视工人社区

日期:2018-03-12  访问量:7766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工业遗产保护

不应忽视工人社区

 

      刘伯英在《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文章《工业遗产保护不应忽视工人社区》认为,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工人社区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代历史的遗产,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纳入保护的范畴,予以特别关注。老旧工人社区的改造将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中之重。改造老旧工人社区,在解决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必须进行价值分析,对具有遗产价值的工人社区以保护为前提,保留时代印记,要把老旧工人社区的保护上升到城市遗产保护的高度。

 

产权界定是历史街区

有效保护的前提

     段文、张杰在《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的产权问题》一文认为,产权问题是历史街区衰败的重要因素。作者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产权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梳理了当前历史街区房屋产权构成情况、历史演进和产权界定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历史街区产权界定实践探索。产权的再界定存在两种方式,一是改变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并在所有权的转移、置换的过程中实现“产权束”中各项权利的进一步清晰化;二是在不改变所有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对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具体权责的进一步明确,来缓解或消除历史街区的外部性效应。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产权的界定和调整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对产权关键权利束的清晰界定才是提高历史街区保护积极性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历史街区的微更新保护

     胡文荟、王舒、赵宸在《中国名城》2018年第1期发表《场所营造与城市历史街区的微更新保护》一文认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不仅是实现建筑物质层面的更新改造,还包含更深层次的、能够引起人们集体共鸣、具有可识别的场所营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微更新”的保护更新手法。“微更新”是从场所营造出发,以历史街区的原有者为重塑空间的利益分享者,自下而上的引导性策略,既有别于城市建设模式,又在相对于既有城市更新模式较小的尺度上出现的、更新服务指向较为有限的使用群体的、较易组织实施的、低成本与短周期的更新模式,是通过建筑物、人赋予意义具体的表现。微更新不是追求达到城市的某个终结状态,而是在其调控下,为历史街区的自我发展创造一个可行的方式与手段,从而将城市与历史街区的裂痕重新织补,延续城市的记忆与灵魂。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