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的文化遗产保护——从世界文化遗产核心理念看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保护

日期:2011-10-13  访问量:8341  文章来源:Admin
为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中国文物报社举办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三届,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并作为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新类型——历史文化名街而受人关注。

  名街保护:名城保护体系下的新类型

  根据名街评选文件,“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又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场所。”这一说明反映了名街的3个特点:一是名街与名城的关系;二是它在遗产类型上的特殊性;三是指出了它的活遗产特性。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街,属于当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文化遗产、特别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新形势下”一个探索与创新的产物。

  因此,它的遗产性质应当属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下的一种新类型。同理,其保护理念与方式均应归属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目前,我国的城市文化遗产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分散分布的历史建筑之外,出现了4种与历史建筑群体有关的遗产类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街。这4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类型的表现形式有所区别:历史文化名城表现为城市辖区内综合类型的历史文化遗存集合体;历史文化名镇表现为小城镇中由历史建筑群及其相关环境构成的具有一定界域的实体;历史文化街区表现为位于现代城市之中、由历史建筑群及其相关环境构成的、具有一定域界的片区实体;历史文化名街表现为以街道为主干分布历史建筑的带状实体。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走了近30年。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识、技能和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

  与此同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和理论也有了许多推进和深化。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

  谈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两个值得关注的文件:一是2004年 ICOMOS《世界遗产名录》报告《填补空白——未来行动计划》;二是2008年ICOMOS《世界遗产名录》报告《什么是突出普遍价值?》。这两个文件有着很强的连贯性,它们在对以往的800余处世界遗产入选状况、标准运用、特别是价值提炼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归纳出世界遗产申报的3个基本问题:一是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忽略的遗产类型;二是建立了一套遗产价值分析与评估体系;三是在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突出普遍价值”及其组成要素。

  这两份文件所指出的问题和研究成果,不仅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战略具有直接影响,同时还深化、发展出一系列新的遗产价值认定的理念、类型概念和评估方法:一是新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遗产类型概念;二是新技术——制定了一套价值分析框架体系,形成了遗产价值分析认定的技术路线;三是新理念——形成了一种由价值标准、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管理保障3个要素共同构成的“突出普遍价值”(简称OUV)理念。

  这两份文件标志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动向与共识:一切基于遗产价值。所谓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其意义、行为、目标、策略和途径,都是以遗产价值的保护为核心,包括由此产生的保护、管理、利用、研究和监测措施。

  名街,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根据上述世界文化遗产的最新动向,反观我国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是从城市遗产的价值认定来看,我国以往的历史文化价值认定较为传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偏重历史意义、忽略今天与未来的意义。名街的设立,或可谓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多样化的一种新的尝试与探讨,是对城市文化中活的遗产的关注。

  二是从遗产保存的真实性、完整性来看,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如何认定,如何保护,都需要在归纳以往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价值特性,深化认识。而历史文化名街的价值评估、特别是真实性完整性如何认定,更是我们今天直接面临的新挑战。

  在近30年我国各级政府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许多地方的遗产保护管理部门、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都表示:遗产保护机构成立了,遗产的专项保护管理法规制定了、公布了,遗产保护规划完成了,遗产保护范围、建控地带公布了,遗产保护措施制定了……但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仍然解决得不尽如人意。

  其实,这一切取决于我们对“城市文化”的理解。我们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城市是什么?城市史是什么样的?城市形态是什么?城市文化是什么?城市文化遗产是什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什么?历史文化名街保护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历史文化名城与名街保护的意义。

  同理,一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就应该是这个城市文化的典型特征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一个城市文化在某一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之缩影。它同样能体现出这个城市在历史上曾经拥有过的并且延续至今的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活态的城市景观。或可谓,一条历史文化名街,正是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具有持续演变特征的文化景观。

  世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案例

  目前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都作为群体分布或成片分布的城市文化遗产,包括以往的历史街道、历史地段、历史城区、城镇中心等各类称谓的遗产,都按照“城市建筑群”的标准进行价值评估。中国使用的“历史街区”基本包括了上述各种类型。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以街区街道(Block/Avenue/ Street)称谓的世界遗产有3例:匈牙利布达佩斯多瑙河两岸、布达城堡区和安德拉什大街;阿根廷科尔多巴耶稣会牧场和街区;意大利热那亚的新街和罗利宫殿体系。这几处遗产虽明确提到了城市中的某一街道,但申报遗产时仍依附于城市整体或局部空间,并非独立的历史街区。比如,匈牙利布达佩斯(多瑙河两岸、布达城堡区和安德拉什大街)地区,保留有诸如阿昆库姆罗马城和哥特式布达城堡等遗迹,这些遗迹受到好几个时期建筑风格的影响,是世界上城市景观中的杰出典范之一,而且显示了匈牙利都城在历史上各伟大时期的风貌。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以历史地带(Monuments Zone)称谓的世界遗产有3处: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历史遗迹区、塔拉科塔潘历史遗迹区和霍齐卡尔科的历史纪念区。3处遗产按照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主题进行汇总,属于遗产点的组合,经由Zone(区)的概念,归纳成一个城市空间体系。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历史城区(District/ Region/ Areas/ Quarters/ Precinct/ Zone/Sector)多用于强调城市中某一局部或区域,往往和一些重要的遗产点相关联。比如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口城市历史区。

  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类遗产在城市遗产中数量最多,基本属于老城中心地带。和历史城区相比,其更强调“中心”,即是一城市中最重要的区域。比如,中国澳门历史城区。

  基于遗产价值的历史文化名街保护体系

  关于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来看,我们应该如何构筑它的保护体系?根据以往的遗产保护实践经验,我在此提出一种分步骤的技术路线:第一步:研究遗产价值,提炼价值主题;第二步:对应价值主题,建立载体清单;第三步:针对载体特性,区分遗产门类;第四步:根据法律法规,构筑保障体系;第五步:采取分级分类保护,制定实施计划等。

  如何构筑基于遗产价值的历史文化名街保护体系?我建议:第一步提炼名街的历史文化主题,构筑价值体系;第二步按照名街的历史文化主题进行价值载体分类,建立保护对象清单;第三步针对名街的价值载体特性,按照国家相应的各类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与制度机构,建立保障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特色:不仅要兼具特色和代表性,还有面临功能性的延续——城市发展需求;价值载体不仅包含物质遗产,还涉及无形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

  因此,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套清晰的遗产保护理念和一套可操作的管理对策与保护措施。

  2010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CIVVIH)年度会议提出了一份《关于历史城镇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共识),简称《瓦莱塔立场文件》。这份文件突出强调了城市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通过良好的管理,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历史城市可以作为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灵感之源。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正在成为一种新形势下的挑战——在中国高速、持续增长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从“城市文化”的理念,考虑保护其持续的遗产特色。包括:多功能的、且具备很强的临近性和易达性;作为功能性和社会性的混合体,既支持广泛的互补性活动,又包含多样的文化价值;是充满活力的、友好的,并被证明对日益增长的和谐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具备人性化的尺度,使用本地材料,并体现出地理文化上的多样性。借此向人们提供强烈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认同感,等等。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任重而道远,有待于我们持之以恒加强研究与保护,构筑基于遗产价值的保护与管理体系,实现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可持续的价值传承。(责任编辑:曹凤娇)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