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珊瑚礁,遭受大面积破坏

日期:2017-06-29  访问量:6350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就在上周,关于全世界的珊瑚礁同时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前者是马里兰州银泉市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于6月19日宣布,始于2015年的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似乎已经结束。后者则是连续3年的白化过程破坏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名录29个珊瑚礁中的26个。同时预测结果是严峻的——如果不能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所有这些礁体“在本世纪末将不再支持功能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这是UNESCO位于法国巴黎的世界遗产中心在一份报告中预测的。

        当温度较高的海水导致珊瑚礁排出名为虫黄藻的共生藻类时,白化现象便发生了。而虫黄藻能够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自己及其寄主所需的养分。失去彩色藻类的珊瑚逐渐变为白色,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化。一旦海水的温度在几天或几周内下降,这些共生藻类还会回来。然而如果白化现象持续下去,等待珊瑚礁的便只有死亡。

        珊瑚礁是支撑100多万种海洋物种的生态系统。据估计,全世界有5亿人依靠基于珊瑚礁的渔业和旅游业为生。

        NOAA的珊瑚礁观测项目利用卫星测量海表温度,同时建模监测和预测水温何时上升到足以引起白化的程度。在最近的一个案例中,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盆地的海水从2014年年中开始升温,并在2015年发生白化过程。这一持续3年的最新事件是前所未有的;以前发生的全球性白化事件来来回回超不过1年时间。

        世界遗产中心海洋项目协调人Fanny Douvere表示,为了摸清气候变化可能对珊瑚礁意味着什么,该中心邀请NOAA及其他机构的珊瑚专家给出了他们所谓的首个此类研究,即“科学地量化问题的规模,预测未来的走势,并指出影响到个别位点的水平”。她补充说:“在世界遗产项目的历史中,这是之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研究团队梳理了已发表的现场观测报告和NOAA数据。结果表明,除了3个珊瑚礁外,29个中有21个遭受了严重和/或反复暴露于热水而足以导致的白化过程。

        科学家发现,即使是经历了最小限度人类影响的偏远而原始的珊瑚礁——包括美国夏威夷Papahanamokuakea和塞舌尔亚达伯拉环礁——也遭遇了严重白化。这份报告指出:“在第三次全球白化事件中,珊瑚礁的死亡率是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严重的一次。”

        珊瑚礁可以从白化过程中恢复过来,但需要15年到25年的时间。然而在1985年至2013年间,世界遗产名单29个珊瑚礁中有13个每10年暴露于白化过程的次数超过两次,甚至在最近一次白化事件发生之前,澳大利亚大堡礁已经连续2年有大量珊瑚礁死亡。

       研究人员预测,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上升,白化事件的间隔将越来越短。该报告指出,“在一切正常的排放情景下”,到本世纪末,所有2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珊瑚礁都将基本被摧毁。

       然而即使二氧化碳排放受到限制,珊瑚礁仍将面临来自气候变化的挑战。《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增温水平控制在不高于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的范围内,同时呼吁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范围内。这份报告指出,任何增温大于1.5摄氏度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绝大多数珊瑚礁的严重退化”。不过,限制大气温度的上升至少会留给珊瑚礁一些时间去适应。

       该报告将在7月2日于波兰卡拉科夫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交给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中心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经起草了供该委员会通过的决议草案。

       目前全球正处于一个非同寻常的长期厄尔尼诺过程中,这种气候现象能够加热赤道太平洋海域,进而影响全球天气。如今在全球变暖的驱动下,厄尔尼诺现象一直在促使全球的珊瑚礁进入危险区域。

       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在全球所有近海海域,珊瑚礁的健康水平每况愈下。之前的全球性研究已然表明,主要的珊瑚礁系统正在更加缓慢地钙化,此举旨在建立它们的石质骨骼。其中一项研究显示,澳大利亚沿岸大堡礁的生长速度在过去30年中下降了40%。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