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林卡里的“宝贝”

日期:2011-11-28  访问量:6928  文章来源:Admin
罗布林卡始建于公元18世纪七世达赖喇嘛时期,至20世纪的250余年间,它一直是七世及以后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和夏季处理政事的办公场所。“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如其名,这里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宇,精美绝伦的壁画,独具特色的藏式园林,还珍藏有三万余件珍贵文物。其珍藏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佛教造像、唐卡、经书文献、玉器、瓷器、印玺、漆器、珐琅、竹木牙骨雕刻、金属器皿、文房珍玩、家具陈设、交通用具等,一应俱全,可谓一座巨大的文化艺术宝库。这些珍藏除西藏本土文物之外,还有历朝中央赏赐和馈赠给西藏地方上层的各类物品,有的珍藏则是历代朝廷为西藏特制。

  宫内的文物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佛教文物,另一类是日常用具。这些西藏本土和历朝宫廷之物,不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工艺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而且蕴含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藏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朝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的紧密关系。现将罗布林卡的藏品进行粗略地介绍。

  一、佛教文物

  1、造像艺术

  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的赞普松赞干布先后从尼泊尔和唐朝迎娶了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这两位公主入藏时分别携带了一尊释迦牟尼佛8岁和12岁等身像,由此揭开了藏传佛教和佛像艺术发展的序幕。从那以后,藏传佛教艺术便一直伴随着藏传佛教和佛像艺术发展的序幕。从那以后,藏传佛教艺术便一直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1300余年的漫长历史,经过了传入、吸收、融合、成熟到衰落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特征。藏传佛像艺术在千百年的发展历史上,通过不断吸收和融合印度、尼泊尔、中原内地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手法,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藏民族宗教和文化特色的雕塑艺术体系。这些艺术特征不仅反映了藏传佛教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思想、古代藏族人民的宗教追求和审美情趣,而且还形象地反映了古代西藏社会的政治变迁、经济盛衰、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诸多情况。可以说藏传佛像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巨大载体,是我们了解西藏古代社会历史与文化的一面镜子。

  罗布林卡除了藏有西藏本地产的各种质地,风格各异的佛教造像外,也有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和中原内地等造像。上图中是公元11-12世纪制作的释迦牟尼佛像,此尊藏语称为“城市立像”,为释迦牟尼在芒噶达城化缘之像。在早期的典籍中称之为“旃檀佛” 旃檀佛是最早的佛陀造像样式之一,佛像由旃檀木雕而成,之后成为一种规范样式。后来人们仿照此样式造佛,无论是木雕、铜铸或泥塑,凡此像的释迦牟尼佛像统称为旃檀佛,成为佛陀形象中历史悠久,流传最广的一种造像艺术。释迦牟尼佛头饰螺髻,眉间施白毫,身着圆领通肩袈裟,双腿直立在圆莲座上,右手曲臂向上结施无畏印,左手下垂结与愿印。身呈三折式,胸前略有水波衣纹。形象极为端庄秀美,材质光滑细腻,做工精湛。从风格上看,具有公元四、五世纪古印度笈多王朝佛像艺术的遗韵。据德达·久美林巴的《造像鉴定的渊源分类及特点考略》中记载汉地造像分为早期汉地造像和晚期汉地造像。西藏的早期汉地造像出现在唐代,但早期汉地佛像,在西藏的寺院中很难发现。罗布 林卡现藏有部分明永宣德时期的佛像,属晚期汉地造像,多用青铜和黄铜制作。其中一尊鎏金铜金刚持佛像头戴五叶冠,乌发高髻,面部宽平,身体向右倾斜,略呈三折枝式,双肩莲茎置金刚铃、杵,结跏趺坐于双层束腰仰覆莲上,座底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造像妩媚,装饰繁缛,气质高雅,可谓造像之上品。在藏传佛像艺术中,明朝宫廷制作的金铜佛像十分引人注目。由于明朝宫廷造像制作主要集中于永乐和宣德两朝,所以通称为“永宣宫廷造像”,或简称“永宣造像”。这些专门制作的佛像往往兼有中原、西藏、尼泊尔等地风格,表现出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罗布林卡旧藏中,属西藏本地造像风格的最重要部分是“雪堆白”金铜造像。罗布林卡还有很多佛龛、宗教用具、金顶屋檐、门楣装饰等,也都出自“雪堆白”工匠之手。雪堆白造像主要特征为佛像制作精细,色彩鲜艳,镀金厚重,镀金面光洁度很高; 佛冠、耳坠、手镯等饰物统一,镶嵌以绿松石为主。其中所藏的一尊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是雪堆白造像的代表作。此尊造像镀金厚重均匀,色泽光亮、通体以众多绿松石装点,极其雍容华丽, 显现了艺术家虔诚奉佛之心与精湛技艺。从风格上看具有早期东印度帕拉艺术的遗风。还有一尊镀金铜绿度母造像,通体以松石等各种宝石装点,雕饰精美绝伦,鎏金色泽饱满,面目慈祥,充分展现绿度母所具有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立像的绿度母在寺院中很少见。这些造像的风格和特点,充分体现西藏制佛工艺此时达到了巅峰阶段。

  “擦擦”也是西藏造像工艺一种题材,“擦擦”是藏语对泥模浮雕佛像梵语名的音译,起源于古印度。擦擦种类很多,主要有泥擦、骨擦、布擦、药擦等四种类型。主要用以超度亡灵,也可供顶礼膜拜。早期的擦擦图案及形制以塔和梵文经咒为主。公元11世纪以后,藏地也开始制作擦擦模具,内容多为神灵佛像、高僧大德和六字真言。制成的擦擦多作为佛塔的装藏。罗布林卡内藏的擦擦有大威德金刚、千手千眼观音、“几吉玛黑”、三长寿佛、宗喀巴、六臂大黑天等。这些擦擦经十三世达赖喇嘛修行时加持,每一尊擦擦背面都有藏文金粉题记的金刚持咒“?????????”。说明这些擦擦具有殊胜的加持力,艺术性很浓,对研究西藏擦擦工艺和艺术演变提供了有利的资料。

  除擦擦外,罗布林卡的另一种造像题材为佛塔。佛塔是象征佛意标志,分为印度佛塔、中原汉地佛塔和西藏佛塔三种类型。公元7世纪随着松赞干布迎请释迦牟尼等佛像至拉萨安奉,随着佛像神殿的修建,佛塔也随之兴盛起来,且形式多样,有土石结构,金属铸造、石雕、木雕、玉雕的等等。早期佛塔装有释尊佛舍利,获得尊者阿底夏大师莅临加 持的两种佛塔为天降佛塔和殊胜佛塔,新制仿造塔就似噶当黄铜佛塔。罗布林卡藏有噶当塔和舍利塔。其中舍利塔最为珍贵。共有八座,塔座边沿均刻有藏文一周,其大致内容是,记载的是:八座塔龛内分别供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印度及西藏高僧大德的头骨舍利和身骨舍利,这对研究早期印藏文化关系和往来交流有一定的价值。

  2、唐卡艺术

  罗布林卡藏品的另一中亮点是是唐卡艺术。唐卡是一种用颜料和其它工艺材料将图案表现于在织缎和布帛、纸的藏式卷轴画,是西藏文化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唐卡的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也有很多关于历史、人物传记、文学、民俗、科学知识的作品。按照制作方法和所用材料来区分,唐卡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用丝绢缎等材料以手工绣制、拼贴后缝合、编织或套版印刷等方式制作而成的称作“奎唐”。第二类指用颜料绘制在画布上的作品称为“止唐”。“止唐”的种类主要依据绘画的背景(底色)的不同来区分。有金唐、赤唐、黑唐、版印“止唐”之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唐卡产生了许多流派,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流行于卫藏地区,尤其是拉萨一带的勉唐画派,流行于康区一带的噶赤画派,以及流行于后藏地区的钦赤画派等。

  罗布林卡旧藏唐卡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这些唐卡除了悬挂于各殿堂外,大多数唐卡藏在库房中。其中最早的作品为公元13-14世纪的觉仲师徒的唐卡和帕莫珠巴?多吉杰布唐卡,公元14-15世纪的比瓦巴唐卡,这些唐卡均属罗布林卡旧藏的早期唐卡。早期唐卡是在藏族原有的绘画艺术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借鉴印度、尼泊尔和中原内地等地的绘画技艺而逐渐形成自己地方特色的画风,其特点的绘画以暖色朱砂调为主,画面中央的主尊占有突出的位置,客佛均安排在四周的小方格内,造像较为简单。13世纪以后藏传佛教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佛教艺术也随之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各种风格的绘画艺术中,有以创立人名字的齐岗画派、勉唐画派、钦则画派和嘎赤画派,也有以地区取名的画派如尼波尔画派等。罗布林卡旧藏的唐卡中也有各种风格的绘画艺术。比瓦巴唐卡是典型的尼波尔画风,绘画采取分格式(棋盘式)的布局结构,人物多为丰乳细腰,高鼻深目,袒胸跣足,衣饰薄露,具有热带、亚热带的特色,造型富于舞蹈姿态,呈“S”形的三道弯式扭曲。在设色运笔上,用色较单纯,以黑、红色为主调,习用晕染法,线条柔长。其中所藏16-17世纪的宗喀巴唐卡、公元19世纪绘制的时轮根本续和公元19-20绘制的米拉日巴是勉唐派的代表作,其作品根据造像度量经的理论来绘制的,画面气势宏伟、布局合理、结构错落有致、人物造像惟妙惟肖,颜色艳丽,多处采用工笔微画手法绘成,有的人物高度虽不及一厘米,但眉目清晰可见,神态姿势描绘十分生动。与传统的块面表现相比,线条工整流畅,色调活泼鲜明,变化丰富,为勉唐画派的代表作品。

  除上述两个画派外,罗布林卡藏有大量的嘎赤画派的作品,其中八十四位大成就者唐卡噶赤画派的作品,其画面构图简洁、色彩淡雅鲜活,人物神态、形象、行为极为夸张,与以往大多数大成就庄重的形象相比,塑造了一个个诙谐逗趣大成就形象,18-19世纪的静息观音唐卡,绘画的设色偏重青绿,画面风景吸收明代重彩工笔画山石瀑布、花鸟树木的表现方法,营造出美妙的艺术境界。除彩唐外,还有黑唐、金唐和朱唐等笔墨绘制的唐卡,还有缂丝、堆绣和刺绣等制成。所藏一幅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缂丝唐卡是罗布林卡旧藏的一件珍品,画面以彩线通经断纬的方法缂织而成,画面中的释迦也失惟妙惟肖,头戴宝冠,着黄色袈裟,双手结说法印,并各持一莲花,莲花的花蕊顶部各置金刚杵和金刚铃,代表大慈法王为文殊菩萨的化生。大师的左右上方有一方赤色印文和藏汉文封诰“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应辅国显教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释迦也失为发展西藏地方同明朝中央的关系,为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做了毕生的努力。这幅缂丝唐卡不仅工艺价值十分珍贵,也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明代时期汉藏佛教文化的交流和绘画工艺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除此之外,罗布林卡内收藏的宗教文物也不少,诸如经书文献和各类法器。根据《尼巴宗教史花鬘》记载,5世纪吐蕃第二十八代拉佗佗日年赞时代,就有经卷传入西藏,被当成“玄密之物”供奉起来。直至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创造藏文后,佛教经典大量传入吐蕃。贝叶经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在造纸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墨汁和刻画的方法将文字书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据文献记载,贝叶经首次传入西藏是在吐蕃赞普拉佗佗日年赞时代。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及之后有更多的贝叶经传入。罗布林卡收藏的贝叶经,其中一部《五部陀罗尼经》,以梵文书写,每页中间有两个小孔,经夹板彩绘五方佛、佛传故事及神祇,经书色彩艳丽,人物刻画细腻,保存较好。还有供奉于达旦明久颇章的《般若八千颂》,以金汁书写于蓝靛纸上,头几页和后几页使用纯金堆塑佛像加以装饰,极显华丽。另所藏一部《准增颇章藏书目录》,一共4册,20世纪初登记编目,内容完整地记录了罗布林卡准增颇章内所藏典籍的书目及数量。藏经阁内藏有3700余部经书,以手抄本为主,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佛教经典、历史、文学艺术、藏医药学、天文、历算、数学等。以及诸多藏传佛教上师活佛传记。有的经书以八珍墨书写,即金、银、铜、铁、珊瑚、珍珠、绿松石、白海螺八种物品研磨成的颜料。使用如此珍贵而工艺复杂的颜料书写经书,既保持美观不褪色的特性,更表现出信众对佛典的恭敬虔诚之心。

  二、日常用具

  罗布林卡除藏有宗教文物外,还有大量的日常用具,其中包括家具陈设、饮食器具和交通用具等。

  1、 家具陈设

  藏族古代家具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用具,还同其它艺术品一样,受到不同时期社会形态、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影响,凝聚了藏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成为藏民族文明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罗布林卡内的诸多家具陈设都透露着浓郁的汉地气息,尤其体现在家具,造型和内容上取材内地,而在色彩和绘画方法上的则采用西藏传统表现形式,无论是其形制的变化,还是在雕饰、图案上内容上,融藏汉一体,体现了藏族工匠既善于模仿和接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不失传统的高超技艺。如一件大理石花卉纹圆桌,其圆桌周围绘有寓意多子多福的佛手、仙桃、石榴等祝福吉祥的图案,造型简洁明亮,寓意吉祥。另一件嵌珐琅八仙人物的藏式立柜也颇具特色。八仙属汉地土生土长的道教之神,其实早已渗入了佛教的色彩,而成为一种民间的普遍信仰。用彩缎制成的用以装饰和供养的经幡,更是寺院的特殊用具。这些彩缎大多来自内地,在西藏,精美的锦缎不仅用来装裱唐卡,制成袍服、鞋帽,经书的包面,还用来装饰佛堂。藏民族对彩缎的喜爱可谓情有独钟,在寺院、宫殿的梁、柱及梁柱之间,悬挂着用锦缎制成、色彩艳丽的装饰物,均以蓝、白、红、黄、绿五色锦缎拼接制成不同形状的装饰物,悬挂方位亦有一定规定。其中一件梁帘是以贴花技法制作,先在素布上打稿,再剪下各种锦缎,镂空而成。梁帘上方为三条不同底色的横条,其下以八大药师佛为中心,配有莲花、宝珠、铃铛等,下方是口衔毒龙的金翅鸟、辅首等。图案的设计安排十分独到别致。

  此外,还有大量来自历朝宫廷的陈设之物。如大清乾隆年制的珐琅葫芦瓶,瓶身嵌满白色小葫芦,寓意吉祥子孙满堂、万代相传、万事如意、万寿无疆。 寓意国泰民安的各类珐琅彩香炉、如意等,也都是少见的稀罕之物。

  2、饮食器具

  藏族的饮食以麦、青稞和牛羊肉为主,主要食用以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糌粑,并用饮茶的习惯。吃糌粑的器物用具有的是以金、银等材质制成,表面多刻吉祥图案和纹饰。除金属材质外,木质器物在西藏较为多见,这些木质器物如木碗、木盒主要生产在吉隆和墨脱、错那等地,一般木碗用桦木、成巴木和柞木的节和根瘤雕琢而成。罗布林卡内藏的木碗的材质多为柞木,柞木做的木碗结实耐用、不易破裂、纹理清晰,并具有防毒作用。非常珍贵的木碗和玉碗还制作碗套。西藏本地产的器物用具外,还有历朝赐给西藏上层的物品,如明洪武时期釉里红牡丹纹执壶,颈部绘蕉叶、卷草、缠枝菊花纹,腹部绘缠枝牡丹纹,下腹绘仰莲纹、足墙绘卷草纹,流、柄均绘串枝如意纹,盖绘覆状莲瓣及卷草纹。其造型端庄,美观大方,纹饰布局严谨,绘工精细,为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的精品,且保存完好,更属罕见。据文献记载,洪武一朝三十五年中,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的官员、使者往来见于记载的就有四十六次。其中重要的如洪武五年十二月“乌斯藏摄帝喃加巴藏卜遣使来供方物,诏踢红绮禅衣及鞋帽、钱物有差”,还有洪武九年起“自是赐予多用瓷器铁釜”,因此可以考证明代时期赏踢瓷器的先例。

  另外的一件瓷器是明宣德时期的青花缠枝莲纹僧帽壶,此件青花僧帽壶通体饰青花纹样,内口沿绘缠枝莲纹,外口沿绘串枝灵芝纹,颈部莲纹托八宝纹,肩部如意头内绘折枝莲纹,腹部书藏文一周,意为“昼吉祥,夜吉祥,正午吉祥,昼夜吉祥,三宝吉祥”.铭文中的个别藏文字母及分隔符有误,显系不通藏文的汉族工匠仿书。足墙饰卷草纹。器底青花双圈书六字二行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宣德青花瓷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丛这件器物的造型和纹饰上看,融入了藏民族文化的元素。可见是明朝中央为西藏特制。明清时期除了向西藏上层官员赏赐瓷器之外,还专门为西藏生产了符合藏传佛教进行宗教活动时使用的各种法器和生活用具,这些器物带有明显的西藏特色,反映了当时中央王朝与西藏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西藏文化对内地制造技术的影响。为了很好地保护这些瓷器,还制作了特殊的碗套。碗套是为防止瓷质或陶质的碗损坏而量身定制的容器,材料多见金属或皮革。如一件铜制碗套整体状如高足碗,有盒身和盒盖组成,加有把手,套内还衬有绒布和布制小套,从它的制作工艺可见所盛高足碗的贵重。整体器物做工精细,美观大方,纹饰繁缛,极具装饰效果。

  3、交通用具

  青藏高原山高谷深,交通运输诸多不便,以马代步成为人们首选的交通方式,各类轿子也是旧时上层官员出行的必备,装饰奢华的马具和不同形制的轿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藏交通状况。在过去将马匹做为主要交通用具的藏族社会里,马鞍的质地和工艺制作十分讲究。舒适而美观的马鞍,华丽的马具,是出行必备的用具,也是显示个人身份地位、家庭富有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逐渐出现了轿子和马车。罗布林卡金色颇章内展有十多件轿子和马车。这些大多数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时期从内地传入西藏的。19—20世纪的黄篷轿是一件汉式的黄篷轿,为短途用的大型轿,需由4个或8个壮汉抬,只能在地势平坦、路面较宽的地方使用,据说起轿、抬轿都有严格的号令和步伐。19—20世纪折篷式两轮马车是在木板车身下方安装轮子的板式车辇。到了清末,椅式座位的西方马车传入了西藏。其中一辆欧式马车,车辕上装有带玻璃罩的车灯。这些轿子和马车揭示了罗布林卡走过的历史脚步。

  从罗布林卡珍藏的三万余件文物中,还有很多诏书、印玺、服装饰物等等未及介绍。这些文物向人们展示了西藏的历史、独有的宗教文化和人文、自然等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001年,罗布林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责任编辑:曹凤娇)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