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概中国园林建设借鉴

日期:2011-12-01  访问量:6605  文章来源:Admin
颐和园集中表现了清政府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水平

  在现存的皇家园林中,颐和园并不算是最大的,避暑山庄应该是最大的,但是保护最完整的却是颐和园。大家都知道当年颐和园被英法和八国联军烧毁过,但是从现存的角度来讲它是保存最完整的。有一些当时被烧毁的遗迹并没有恢复,但是整体上的山水格局和整体布局,基本上体现了它当时的原貌。从园林艺术成就这点来看颐和园应该是比较典型的。

  中国园林现按照风格划分,有北方的皇家园林和江南的私家园林这两大类。二者之间风格差异比较大,所以很难对二者进行对比,因为他们的背景不太一样。相对来说应该是皇家园林成就更高一些,因为它建造的时候集中了一个国家所有的财力、物力和创造力。像以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它的规模、气势都是私家园林难以匹敌的,皇家园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而私家园林只是代表一个园主的个人情趣和财力。颐和园则是整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的集中表现。

  颐和园概括总结了中国园林建设的成就

  颐和园不见得是独具特色,应该说它是典型代表,中国传统造园的思想、理念、艺术创作甚至具体到一些造园手法,在颐和园的营建中都是一种概括和总结。中国园林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夏商周时代就已经有造园记载了,历朝历代都有造园活动。这种活动的起源就是从皇家园林开始的,因为早先时候的园林实际上是一种奢侈品,它不像房屋等建筑物完全是起源于具体的生活、居住等方面的功能需求,包括宫殿都是跟其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而园林艺术则是一种精神享受。皇家园林建造的背后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支持,当时只有皇帝、贵族才具有这种条件。所以,早期的园林都是皇家的。皇家园林从皇帝打猎、宴赏等跟皇家贵族生活密切相连的游乐活动中逐步演化成的一种艺术品和一种艺术创作。而私家园林因园主财力有限,一般会比较小巧别致。园林是人工再造的自然,要创作一种赏心悦目的园林的自然环境,需要经济、文化的等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能达到。

  四大部洲体现了颐和园的宗教建筑特色与意识形态内容

  四大部洲的构思是体现了皇家园林的独有特征,颐和园规模大,景观完备,占据着自然环境和地貌景观的优势,在所有园林当中,皇家园林造景手段和景观内容的丰富性都是其他园林难比的。园林规模大了要赋予其非常丰富的内容,才能显示整个园林的整体结构的完美,其中的每一个景区和景观都要精心的设计。像颐和园分了三个区,有宫殿部分、前山前湖和后山后湖,在大的分区里面,由根据功能和景观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分区,比如设置了许多与宗教内容相关的景区,像四大部洲就是和宗教有关的。

  说到跟宗教有关的景观,其实里面也有多种创作背景,有的是单纯地营造一区景观环境的氛围,不一定承担什么具体的宗教功能。因为塑造宗教主题的景观往往更多地是塑造一种山野环境或者是非常自然的氛围,让你感到这种环境真像大自然包容的各种文化生态一样。但是有的景观确实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功能的作用,像四大部洲就带有一些这样的功能。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政府“怀柔政策”的体现

  当年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清政府实行“怀柔政策”,要笼络北方的藏族、蒙族上层的达官贵族,所以营造了一些跟他们的文化、生活、信仰相关的景观建筑,目的是起到一种民族和谐作用。颐和园的四大部洲在创意上也是这样的,为的是宗教信仰方面的考虑,所以在后山集中建设了规模比较庞大的一组主题景区,主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景观上需要这方面的内容。四大部洲有两方面的功能:一种就是思想方面,即政治与文化功能,还有一种是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景观,以皇家园林具有主题包容度和景观塑造的能力,创造了一区风格独特、极富意境的主题景观。

  中国建筑的木结构特色——四大部洲30年,两次修建的内在原因

  颐和园最早是英法联军1860年的时候烧毁的,在70年代还有过去的残迹。颐和园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世界文化遗产,从文物保护法和修缮原则来讲,维修文物建筑有一系列法律规定,有确凿的、有研究基础的复原资料的话,原则上是可以复原的。另外,就颐和园这种特殊的地位,从完整性和景观角度、修复一些文物建筑是有特殊价值的。从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上来讲,关于文物建筑保护也有不同的主张与流派。比如一些国家主张历史残迹一律不复原,就是保护它的遗迹,保持它的历史沧桑感。但文物建筑本身的特征也不能一概而论,像中国以木结构为主,它的残迹不像西方石构建筑,残毁了以后,很难再现沧桑美和历史沉淀的感觉,因而相对来说是可以在理论指导下适当地加以修复和复原。

  文物修复更加强调传统工艺、文化遗产的保护因素

  文物修缮的原则也是随着对于文物修缮的进程不断地发展、演变而发生变化的。1980年修颐和园的时所采取的一些修缮方法,可能是依据原物照片、原址考古资料、调研报告,根据这些来进行复原。但是复原的时候,囿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或者相关修缮的理念,比如说可能由于当时的财力、修缮水平所限,可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时修缮的时候不一定原汁原味地按照古代工艺修复的,而现在我们强调文物建筑的保护要采用传统工艺。

  除了文物建筑本体之外,它所蕴含的一套传统技艺也要保护。过去我们修缮的时候,可能是把外形复原就行了,在修复过程当中所用的技术有时是采用了现代的盖房子的技术,是否是用原来的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这是一个问号。有可能不是按照传统技艺去修复,比如说用了水泥,用了现在的建筑材料,表面涂抹的是现代的一些材料,这次修缮可能要用传统材料进行调整、改动的,所以,这次修缮可能也包括对上次修缮的一种调整。

  复建是原貌的还原,修缮则可以强调传统手工艺的可替代性。

  当然有区别,复建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就是说没有的东西重新再建。这个从文物修缮的角度来讲,原则上不提倡,除非它是有重大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值得修复的,而且修复过程中在技术上也完全没有困难的,可以完全能解决的,比如有切实可靠的考古资料、照片、文字,能够达到它当时原貌的水平的才可以重建,如果在这些方面都有疑问,是靠推测来修的就不行了,修复得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修缮”技术本身还强调传统工艺的可逆性,传统的材料盖了以后还可以拆。若是用水泥、现代材料修缮,往往就难以更替和修正了,这种情况在国际上也是反对的。

  传统建筑的价值有有形和无形之别——传统建筑手工艺技术的保护

  从现代对于文物的认识和对技艺的认识,要求是按照传统工艺、传统方法来进行修复。使它修完了以后建筑实体和原来的完全一样。而且施工过程当中内含的工艺也应该是传承、保护的对象。传统建筑的价值一方面是有形的,还有一方面是无形的。无形的就是修缮过程当中的传统工艺,它也是人类的遗产。这种无形遗产的保护和建筑的修复其实是互补的,因为建筑技艺遗产保护的一个途径就是靠建筑的复建、修缮来得以实现、得以维持的。也就是说,有这个复建和修缮的需求,但你没有用传统的工艺,用的是现代工艺,那这种传统工艺就丧失了。四大部洲80年代的复建,我们在对技艺遗产方面的认识,可能就没有现在那么深刻和全面。

  在北方的皇家园林中,颐和园是保存最完好的。

  应该说颐和园是最好的,现在的北方园林,残存的非常少了。现在说的两大风格体系,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它还有一定的数量,列入世界遗产的也有很多,当然苏州和周边地区也有一些很有价值的园林。但是北方的皇家园林仅存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北海公园,故宫的御花园,故宫的御花园严格意义上算不上园林,它只是一个宫廷里面附属的庭院,不具有传统理念上的园林山水格局。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已经不完整了,建筑遗存保留得已经很少了,除了山形水系还在,过去的建筑大多都残毁了。

  所谓的皇家园林,过去一般说北方的皇家园林,除了皇帝名下的一些园林之外,有一些皇亲贵族园林也算在这个体系里面,像恭王府花园应该也算,但是它的规模小,没法跟颐和园比。过去在北京西郊有很多皇家园林、贵族园林的多了,现在保存下来的没有多少了。

  17世纪,中国的园林设计理念影响深远,欧洲竞相模仿。

  首先从大的定位上,园林本身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生态模式,或者是一种艺术类型,园林不光是中国有,在国外也有其他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林是比较主要的一个园林形态。法国有古典主义园林,意大利有台地园林,英国有自然主义园林,这些园林都是人类艺术创作的结晶。应该说中国园林从人类的艺术创作来讲,或者说从园林整个的景观的丰富性、内涵的深刻和蕴含的人对自然理念的认识方面,应该说都有非常高的成就,有非常独特的价值。随着17世纪中国园林设计理念传到欧洲,引起了很大的思潮和影响,当时欧洲都曾竞相模仿中国园林。当初欧洲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除了陶瓷、瓷器、手工艺,另外一项就是中国园林,这是人类创作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艺术性非常高的文化形态。颐和园之所以被列为世界遗产,说明它在文化、科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的价值,是得到认可的。中国园林艺术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对自然的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等方面。(责任编辑:曹凤娇)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