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日期:2011-11-17 访问量:6139 文章来源:Admin
中原经济区建设明确提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战略定位极大提高了河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亿万中原儿女肩负起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使命,努力破解传承和创新两大难题,努力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中原力量。
扮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日前,国家下达河南省2011年度首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55亿元,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大遗址保护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华夏历史文明保护传承工作,首批经费已高于2010年度国拨经费总数。
在“十二五”国家确立的以“六片、四线、一圈”为重点,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文物保护新格局中,将河南省洛阳、郑州两个片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三条线性遗产,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郑州商城、内黄三杨庄等19处大遗址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项目。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说,国家文物局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在项目规划、经费安排、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大对河南的支持力度,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打造。
素有中华文化“活”博物馆之称的河南,拥有3000多年建都史,近7万处文物点,数以千计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帝故里轩辕丘、“人祖”伏羲太昊陵、白马寺、少林寺、殷墟、关林……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承载地。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区的重要使命。为此,河南提出构建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安阳为重要增长极,以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主要文化带,以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各市为节点的“一核三级、两带多点”战略格局。
在此格局中,河南大力实施历史文化传承工程,建设中华姓氏、文字演变、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主题文化基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承载地;依托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国际一流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建设国家大遗址保护区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力打造展示中原形象、弘扬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窗口。
孙英民说,在大遗址保护区等文化工程的建设中,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科学方法,通过文化景观展示、历史场景再现、时空角色体验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揭示中原历史的辉煌,增强公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让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于民。
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精神
11月,根据戏曲经典《赵氏孤儿》改编的豫剧《程婴救孤》将赴美国演出。近年来,《程》剧不仅摘得文华大奖,先后在我国大小城市和农村上演数百场,还多次赴港澳台地区和法国、意大利演出。《程》剧表现出的中华民族气节和人性光辉,深深打动着中外观众。
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陈涌泉说,《程》剧之所以能与当代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在于它削弱了原剧的愚忠和复仇成分,注入了现代理念和现代精神。他认为,传统经典只有与当前社会发展、审美变化及视觉认知等相适应,才能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在中华文明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引领着华夏文明走向和文化发展方向。儒、道、法、佛等经典思想文化,老庄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佛教文化、易学文化等,都在中原地区孕育而生。
河南还是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中原文化孕育出的人文精神,萦系着民族的魂魄,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为社会主义文化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
近年来,河南文化人以发掘中原文化的现代性和穿越时空的现实意义为使命,推出了《清风亭上》《老子》《常香玉》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剧目。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型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情景音乐剧《花木兰》、歌舞剧《清明上河》《河洛风》等作品,不断改变着河南传统的文化结构,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载体。
未来5至10年,河南将在全国范围内扶持奖励“表达中原”和“中原表达”的原创文艺精品,鼓励和引导华夏历史文明题材作品的规划、创作和生产,积极扶持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原作家群、中原书风、中原画派,培育催生有广泛影响的中原文艺现象、文艺形式、文艺流派。
河南省作协主席李佩甫说,中原文化是一座开掘不尽的宝山,中原作家生逢其时。党中央刚刚部署了建设文化强国伟大战略,十分鼓舞人心,我们应该激发创作活力,创作生产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产业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在国庆长假期间,“2011中原动漫嘉年华”在郑州举行,大河小子、二兔、小樱桃、马达、雪花、小司马光等一大批河南本土动漫形象,“点亮”了郑东新区CBD广场。7天的嘉年华,6万多人参与,动漫衍生品销售额达50万元,火爆程度大大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
近年来,河南动漫产业发展迅猛,仅郑州市动漫企业目前就有80多家。“十二五”期间,郑州将打造成动漫之都,动漫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到2015年,全省动画片年产量达到6万分钟,动漫及其衍生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构筑凸显中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创新发展区,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河南将重点推进中原数字出版基地、河南有线电视数字化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力争形成一批超百亿元重点文化企业和上市文化企业,开发一批具有中原特色、市场广阔的精品项目,形成中原文化知名品牌,提升经济竞争力和文化感召力。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关键是要做好传承和创新两篇大文章。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新时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让中原文化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责任编辑:曹凤娇)
扮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日前,国家下达河南省2011年度首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55亿元,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大遗址保护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华夏历史文明保护传承工作,首批经费已高于2010年度国拨经费总数。
在“十二五”国家确立的以“六片、四线、一圈”为重点,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文物保护新格局中,将河南省洛阳、郑州两个片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三条线性遗产,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郑州商城、内黄三杨庄等19处大遗址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项目。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说,国家文物局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在项目规划、经费安排、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大对河南的支持力度,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打造。
素有中华文化“活”博物馆之称的河南,拥有3000多年建都史,近7万处文物点,数以千计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帝故里轩辕丘、“人祖”伏羲太昊陵、白马寺、少林寺、殷墟、关林……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承载地。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区的重要使命。为此,河南提出构建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安阳为重要增长极,以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主要文化带,以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各市为节点的“一核三级、两带多点”战略格局。
在此格局中,河南大力实施历史文化传承工程,建设中华姓氏、文字演变、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主题文化基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承载地;依托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国际一流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建设国家大遗址保护区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力打造展示中原形象、弘扬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窗口。
孙英民说,在大遗址保护区等文化工程的建设中,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科学方法,通过文化景观展示、历史场景再现、时空角色体验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揭示中原历史的辉煌,增强公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让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于民。
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精神
11月,根据戏曲经典《赵氏孤儿》改编的豫剧《程婴救孤》将赴美国演出。近年来,《程》剧不仅摘得文华大奖,先后在我国大小城市和农村上演数百场,还多次赴港澳台地区和法国、意大利演出。《程》剧表现出的中华民族气节和人性光辉,深深打动着中外观众。
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陈涌泉说,《程》剧之所以能与当代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在于它削弱了原剧的愚忠和复仇成分,注入了现代理念和现代精神。他认为,传统经典只有与当前社会发展、审美变化及视觉认知等相适应,才能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在中华文明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引领着华夏文明走向和文化发展方向。儒、道、法、佛等经典思想文化,老庄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佛教文化、易学文化等,都在中原地区孕育而生。
河南还是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中原文化孕育出的人文精神,萦系着民族的魂魄,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为社会主义文化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
近年来,河南文化人以发掘中原文化的现代性和穿越时空的现实意义为使命,推出了《清风亭上》《老子》《常香玉》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剧目。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型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情景音乐剧《花木兰》、歌舞剧《清明上河》《河洛风》等作品,不断改变着河南传统的文化结构,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载体。
未来5至10年,河南将在全国范围内扶持奖励“表达中原”和“中原表达”的原创文艺精品,鼓励和引导华夏历史文明题材作品的规划、创作和生产,积极扶持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原作家群、中原书风、中原画派,培育催生有广泛影响的中原文艺现象、文艺形式、文艺流派。
河南省作协主席李佩甫说,中原文化是一座开掘不尽的宝山,中原作家生逢其时。党中央刚刚部署了建设文化强国伟大战略,十分鼓舞人心,我们应该激发创作活力,创作生产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产业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在国庆长假期间,“2011中原动漫嘉年华”在郑州举行,大河小子、二兔、小樱桃、马达、雪花、小司马光等一大批河南本土动漫形象,“点亮”了郑东新区CBD广场。7天的嘉年华,6万多人参与,动漫衍生品销售额达50万元,火爆程度大大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
近年来,河南动漫产业发展迅猛,仅郑州市动漫企业目前就有80多家。“十二五”期间,郑州将打造成动漫之都,动漫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到2015年,全省动画片年产量达到6万分钟,动漫及其衍生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构筑凸显中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创新发展区,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河南将重点推进中原数字出版基地、河南有线电视数字化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力争形成一批超百亿元重点文化企业和上市文化企业,开发一批具有中原特色、市场广阔的精品项目,形成中原文化知名品牌,提升经济竞争力和文化感召力。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关键是要做好传承和创新两篇大文章。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新时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让中原文化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责任编辑:曹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