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履职 激活廊桥文化古韵新声

日期:2023-12-06  访问量:1035  文章来源:中新网福建

闽浙交界地带山水相连、文脉相通,横架着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廊桥,构成了中国廊桥密度最高、环境最优美的闽浙廊桥带。南平是现存古廊桥集中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境内完好保存各式古廊桥170余座,其中,武夷山市的馀庆桥作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政和县的赤溪桥、后山桥、洋后桥入选22座“闽浙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

按照国际公约要求和国际公认的遗产保护准则,对廊桥进行法治保护是申遗的必备要件之一。为更好提升廊桥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水平,近年来,南平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廊桥文化遗产闽浙地区协同发展司法协作框架意见》,不断提升廊桥遗存司法保护的系统性、前瞻性、针对性,推动闽北廊桥文化实现新发展。

日前,第二届闽浙地区廊桥文化遗产保护司法协作会议在南平政和召开,南平、温州、丽水、宁德四地法院出台了司法助力木拱廊桥申遗十条举措,发出了廊桥司法保护(政和)宣言,进一步推动闽浙两省法院完善廊桥文化遗存常态化保护,助力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

强化制度供给

高站位推动廊桥文化遗产保护

南平中院将廊桥等文化遗存纳入生态司法保护框架,建立健全“生态司法+道德人文”协同保护机制,就严惩文物犯罪活动、推行文化遗存常态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等方面出台11条具体举措。

同时,鼓励廊桥集中地法院,根据地方实际,强化协作联动,探索廊桥多元保护的格局。指导政和法院与文旅局建立廊桥文化遗产保护联席工作机制,设立廊桥司法保护示范点,加强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巡查联动,实现执法与司法高效衔接,增强廊桥保护执法司法合力。

立足审判职能

严标准筑牢廊桥遗存安全屏障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廊桥周边生态,打造“三个更加”廊桥司法保护机制。审判组织更加专业,成立专门审判法庭、合议庭及审判团队,推进涉廊桥文化遗产案件归口管辖审理,有力维护廊桥文物安全。保护措施更加务实,对列入“申世遗备选目录”的3座木拱廊桥建立法官挂点联系制度,开展日常巡护、法治宣讲17次,进一步提升周边群众保护廊桥文化遗产共识与自觉。

司法研究更加针对,设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司法研究与协同保障中心,持续推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加强对廊桥营造技艺、相关乡土习俗的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司法引导和保障。

坚持一体保护

优品质打造山水廊桥乡村画境

坚持系统保护理念,正确看待廊桥与周边历史环境要素的关系,推动廊桥保护和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同频共振,最大程度保护廊桥文化价值完整性。严格贯彻修复性司法理念,利用生态修复资金,对廊桥周边河道、绿地、附属构筑物等进行修复,已复绿补种林木37.6亩,增殖放流鱼苗4万尾,优化廊桥所在区域生态环境。

稳妥办结涉土地流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案件39起,带动廊桥周边环境洁化、序化、美化,山水廊桥已成为闽北和美乡村的“新地标”。

注重活化利用

多层次丰富廊桥文化时代价值

廊桥是乡村社区的重要聚集地。南平法院坚持能动司法, 把司法职能与廊桥地缘、人文特色紧密结合,打造“政通人和法清明”的特色廊桥文化。在廊桥上实现“政令畅通”,创新“廊桥+党课”形式,邀请“时代先锋”詹红荔等先模人物在廊桥上党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廊桥上实现“人心和谐”,将司法服务端口前移,在廊桥周边设立3个司法工作站并确定定点联系法官,前端化解、诉中调解了一批婚恋纠纷、民间借贷纠纷、邻里纠纷等,让小矛盾“不过桥”,就地解决。

在廊桥上让法律“清晰明了”,开展廊桥巡回审判8场,“宣判一起、教育一片”效果得到进一步凸显。目前,南平法院正按照市委工作要求,鼓励法官下沉基层解纷一线,推动实现“有廊桥的地方,就有法官”。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