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的国际交流合作
日期:2016-09-27 访问量:5820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作为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文明为己任的公共文化机构,是一个国家文化繁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07年国际博协在第二十一届大会上修订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将博物馆界定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明确了博物馆的两大基本属性,即公益性和开放性。我国政府于2015年公布的《博物馆条例》,亦再次肯定和阐释了这种基本属性。
中国博物馆正处在蓬勃发展的良好时期
当前,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有4013家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一批知名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研究展示、管理运行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快速进步,跻身国际博物馆的先进行列。
今天的中国博物馆,不再只是一般意义的收藏、保护、研究古物的机构或展览的场所,而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机构。它已经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省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类别多样化、举办主体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超过2万个,参观人数约7亿人次,教育活动超过20万次,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一些大中型展览参观人数甚至高达四五十万人次,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与艺术的气息,获取科学与自然的知识,领受社会与人文的教益。
加强人文合作交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识
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文明所崇尚的包容与开放,遗留下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见证着人类历史上这一波澜壮阔的文明交流进程。今天“丝绸之路”已经超越了作为古代交通线、作为文化遗产的单纯定义,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东盟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
中国政府积极开展丝绸之路相关遗产的维护、修缮和监测工作,相关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点。中国与沿线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合作,多次举办专门性国际会议,研讨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建立丝绸之路遗产地保护联盟、博物馆联盟等合作机制。赴沿线的肯尼亚、印度、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展联合考古调查和发掘,发掘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所在国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长期参与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援助工程,先后完成了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和茶胶寺古迹修复项目、蒙古博格达汉宫古迹修复项目,赴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的古迹修复项目已进入前期实施阶段。中国每年出入境文物展览中,联合举办“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等多个大型系列展览,覆盖印度、柬埔寨、摩洛哥、沙特、土耳其、坦桑尼亚等多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部分展览还赴联合国展出。中国利用位于故宫博物院的国际博协培训中心,先后举办面向东盟和非洲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专业人员培训班,积极承担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责任。
加强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共同责任和愿望。我希望建立丝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合作政府间协调机制,形成文化遗产领域的资源调查、保护管理、展览展示、青少年教育及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一致目标和联合行动,实现常态化。开展跨国学术研究尤其是丝路文化遗产的关联性研究,依托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共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据库。实施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博物馆展示工程,联合开展文物修复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的博物馆、考古机构、保护机构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博物馆联盟等,开展对口专业交流和人员往来,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联合展览。在国际组织框架下,实施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专业人员培训。
中国愿意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中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根据沿线国家的需要,发挥中国在考古研究、博物馆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技术、人才和经验优势,赴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实施合作项目或开展援助工程。积极组织、参与并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们支持中国文博机构特别是博物馆与沿线国家开展对口交流和合作。
我们也希望更多国际组织能够支持并参与进来,充分发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组织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我们也愿意支持和共同举办相关活动。
中国博物馆未来之展望
未来五年,也就是我们的十三五规划中,将进一步优化博物馆结构,丰富藏品资源,建设现代博物馆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从目前29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发展到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年服务观众达到8亿人次,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推进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和工业遗产博物馆建设,形成一批具有鲜明行业和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群体。
我们要完善博物馆的藏品管理、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机制,健全藏品及展览备案制度。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将更多博物馆纳入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改善博物馆接待能力和条件,拓展博物馆文化休闲功能,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中心和研究中心作用。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其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推出一批博物馆精品课程和示范活动,研发教育资源库和项目库,建立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重点保障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有效利用博物馆进行学习教育的基本权利,加强流动博物馆建设;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运用最前沿的媒体和技术手段,打造一批讲述中华文明知识、传统美德、爱国励志故事的公共文化产品,增强博物馆文化的辐射力;利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字化成果,逐步向社会开放查询、统计和研究等功能,主动为社会服务。
博物馆,忠实记录着人类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与变革。人们在博物馆中也体验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方方面面。在历史的跌宕与现代化的蓬勃中,新时代的中国博物馆,正以社会文化建设者的姿态,传承优秀文化,传递人文关怀,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