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遗址博物馆建设的历史回顾

日期:2015-05-27  访问量:9719  文章来源:Admin
考古发掘的开展与遗址的保护

我国历史悠久,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其中考古遗址和建筑遗迹很多。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迹,人们尝试着采取了许多的方法:回填,原地保护,原地复制等。

  回填的方法,就是在遗址发掘完成、信息采集完毕后,采用科学的措施使遗址重新回到地下,这样遗址就不会再受环境因素的破坏。

  原地保护,就是在发掘完毕后原地展示考古遗址,使人们可以直接看到遗迹的实物,这样可以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所谓复原保护,就是在遗址回填后,采取一些措施促进人们对遗址加深理解。例如在遗址上对建筑进行局部的或整体的复原,或者是在遗迹上种植树木,标示遗迹的位置和形式等。

  这些措施中,在原地揭露遗址,短期的保护和长期的保护是最困难的。短期的保护如进行的考古发掘,长期的保护如修建博物馆等。

  对于考古遗迹的原地展示,一般采取修建保护性建筑的措施,因为遗址露天存放,破坏的速度非常快。既然要修建保护房,那么保护房的设计和施工,就是文化遗迹保护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我国在建国后,为了保护考古遗址,也修建了许多的保护性建筑和博物馆,而且各个历史时期,随着对遗址保护的认识不同,模式不同,很有必要进行总结。

遗址博物馆的发展

  建国后,我国考古博物馆事业走入正轨并迅速发展,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1949-1978。这个阶段的遗址保护性建筑,主要考虑的是遮风挡雨,所以修建的保护房,主要是将民居或者是会堂等的建筑挪用过来。砖结构,椽梁并覆瓦。门窗都用木材的,封闭性不好。

  代表性的遗址博物馆是西安的半坡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8年建成博物馆,由于高大,成为西安典型的标志建筑。

  1978-1990。改革开放的前期,经济发展,但是在文物保护上与国外的交流不多,博物馆的建设,以文革后期发现的兵马俑坑的博物馆建设为代表,这个建筑得到了政府的关注,修建的也很有气派,使用钢框架,玻璃封顶。虽然是这样,也没有在环境控制方面取得多大的改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公里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

  1979年开放的一号坑的展室,是大跨度的钢拱梁结构,这在我国遗址博物馆建设上,也是突破性的里程碑。博物馆的建设,注意了采光,也关注了通风问题,使用了可以密闭的玻璃窗。

  1990-2008。改革开放发展到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博物馆建设呈飞速发展的趋势,到了九十年代后,各地分别修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开始了我国博物馆的升级过程。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这个阶段,开始与国外进行交流与合作,如借鉴日本高松冢保护实例,在国内被普遍接受。

  典型的是秦始皇兵马俑的2号坑的博物馆,这个遗址的保护建筑是在对遗址进行探测了解的基础上修建的,在修建了博物馆后再进行发掘。博物馆建筑在设计上考虑了后来的展示问题,并对博物馆进行了半密封式设计。

  另外一个典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是西安的阳陵遗址博物馆,将遗址采取全封闭的模式进行展览,遗址与参观的观众分离开来,避免了游人对遗址的影响。

  遗址博物馆修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轻型结构的使用。典型的是位于北京西部的老山汉墓,2000年夏季发掘,然后为了保护的目的,使用了大跨度的轻型结构,跨度达到了50米。由于材料轻,因此不会对遗址产生压力等副作用。

  和老山汉墓一样,半坡遗址博物馆的改建,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

  另外在陕西等地的小型遗址保护建筑逐渐增多,如汉长安城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唐代遗址博物馆等。

  还有一些设计较新颖的遗址博物馆,如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是专门有博物馆设计人员参与设计的,考虑到了采光,通风以及空气调节等。

遗址博物馆的类型

  我国的遗址保护建筑,分为临时性的和永久性的。考古遗址的发掘,主要采取临时性的保护棚,主要目的是临时性的保护文物,并利于考古发掘。永久性一般是为遗址博物馆设计,根据环境控制的能力分为敞篷型的、开窗型的、半密闭型的、空气调节型的、全密封型几种,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也有在遗址发掘中就修建永久性保护建筑的。

  1.临时性的保护棚

  由于各个工地的情况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钢架-帆布棚。搭建钢架,覆盖帆布,这是常用的临时性保护棚的模式。

  实例: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发掘过程中的保护棚,青海喇家遗址的临时保护棚。

  缺点:不密封文物在环境湿度变化下受损,密封的话,夏季空气闷热,操作困难。

  钢架-塑料结构。实例:成都杜甫草堂唐代遗址发掘完毕后修建的保护棚,角钢制作框架,顶部覆盖半透明的塑料板。

  混凝土-塑料结构。实例:2004年洛阳隋唐城发掘工地。为多个拱形的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上部覆盖塑料薄膜。

  现场保护的保护棚,除了这些外,还有许多的样式,由于是临时性的,所以形式比较自由。

  2.永久性的保护房

  敞篷型的。如一些遗址上的保护棚,只起到遮挡雨水和阳光的作用。如牛河梁遗址女神庙遗址的保护棚,是由临时性保护棚演变而来的;广州的南越国宫署遗址,也是采用钢架结构,上覆塑料板材形成的。这些遗址由于四周开敞,因此无法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主动的调节。

  开窗型的。修建的模式是修建专混结构的建筑,四面开窗,窗子可开闭。这是我国上世纪50-80年代遗址博物馆的常见形式。如半坡遗址第一次修建的保护棚,郑州大河村遗址的保护棚等。

  半密闭型的。半密闭的形式,与开窗的类似,不同是将门窗修建成铝合金的,使密闭性更强,这个有砖混结构的,也有轻型结构的。半密闭型的保护棚或者保护建筑,对小环境的调节,有一定的能力。

  空气调节型的。采用密闭的建筑形式,可以调节小环境。

  全密封型。将遗址和外界环境隔离开,包括参观的游人。可以避免游客的进出对环境的干扰,例如湿度的变化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实例:西安汉阳陵遗址博物馆。缺点是环境控制的成本很高,要采用埋有电阻丝的玻璃在湿度高、结露的时候驱赶湿气的凝结。

  地下的隔断型。是一类比较奇特但经常采用的保护模式,遗址一般处于地面以下,为了避免对地面的影响,在地面的位置修建钢框架,然后上面覆盖钢化玻璃,遗址被密封在里面。

  小玻璃罩。对于遗址中比较重要的部位,采取单独保护措施,一般情况下都很小,做成玻璃罩子。

  三星堆遗址的展示模式。缺点:密封的玻璃罩子,在晚上容易出现结露现象,导致内部玻璃布满水滴,模糊而无法观看,水滴掉落,导致遗址的表面破坏。也有一些遗址的保护罩设计得非常好,就是在玻璃罩的侧面开几个孔,这样可以避免雨淋,但是也回避了小环境高湿导致的破坏。

  我国的遗址博物馆建设经历了60年的时间,有了很大的发展。各个阶段遗址保护性建筑的设计,在考虑遗址的保护方面是不一样的,初始阶段的保护建筑,主要是遮风挡雨,然后考虑到了灰尘的影响,游客的影响,建筑也从开放式的变成半开放式的,密封式的,技术措施也在不断改进。

  我国的遗址博物馆建筑和保护房的设计,目前还是探索阶段,虽然吸收了一些西方遗址保护建筑的经验,但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遗址在自然环境的破坏,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适合遗址的保护,什么样的保护房能与环境很好的协调,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