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的“遗产思辨研究”

日期:2017-06-26  访问量:6512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文化遗产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对话”是遗产研究深入开展的必然结果。以人类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遗产研究领域被广为采用, 特别是在“遗产思辨研究(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 简称CHS)”中,人类学的思辨方式不断启发着遗产领域的研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迈克尔· 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教授先后两次受邀在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中以人类学的视角解读文化遗产,为大家解读“遗产思辨研究”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遗产思辨研究中重要的是什么?”(What is “Critical” in 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演讲中,赫兹菲尔德教授基于欧洲、东南亚等地的田野调查及对中国多种文化现象的观察思考,以人类学的视角思考文化遗产:人们经常将遗产的概念视为理所当然,没有人去质疑我们讨论的究竟是谁的遗产、他们是否真的赞同这样的遗产构成。赫兹菲尔德教授从“遗产”的词源来辨析遗产的含义,探讨了遗产的权属问题、权威机构的许可、遗产与国际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化差异性等问题。他认为现行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多以关心“西方情况”、解决“西方问题”为主,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亦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引领下的世界遗产概念就有着很深的西方根源,也成为中国等非西方国家不断效仿的模式。将遗产的概念从“文化主义”转向“社会”的,是十分有必要的。他认为以偏概全的遗产评价体系亟待改变,不同遗产有其各自的特点,遗产保护者要更多地深入文化遗产地,更多地倾听当地人的声音。现代化的生活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对的,尊重人,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对未来的生活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在“工艺遗产:关于传统知识传播的思考”(Crafting Heritage: Thought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的演讲中,赫兹菲尔德教授从人们通常对“工艺”和“艺术”进行区别看待的现象入手,探讨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二元划分的局限性以及全球价值等级。任何有形或无形的遗产其实都是将人的思想物质化,就像所有的工艺都是匠人将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想象,物质化而形成物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与思想产生较多密切的联系,融合在思想的形成之中。他谈到工厂生产的产品与手工作品的区别,如果只是遵循统一的思想、审美,工匠就会逐渐丧失自我的个性与思想;如果只有工厂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工匠就会逐渐失去手工艺的技能。工艺的传承问题时常会受性别和其他社会关系所影响。工匠之间的竞争体现了利己主义,多数案例中工匠之间的社会关系与工匠之间的传承方式联系十分密切。即使是亲属之间的技艺教授,也并非双向的,而是有严格的规则,只是工匠本人未必能意识到。一切工艺都在不断变化发展,赫兹菲尔德教授质疑所谓的“传统工艺”是否真的存在。从遗产思辨的角度来看,我们对遗产的研究应该关注遗产所表征的社会关系,关注遗产所表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联系。

        从国际范围来看,人类学与遗产研究始终具有密切的联系。赫兹菲尔德教授的遗产思辨研究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启发的意义。同时,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联合主办的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也将致力于邀请更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针对文化遗产相关议题,展开更多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