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成立并达成《良渚共识》
日期:2014-09-09 访问量:9459 文章来源:Admin
9月2日,来自全国30余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管理机构的代表云集杭州良渚,共同见证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的诞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区长、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朱华被选为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到会讲话,称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生事物。联盟的成立,将有利于加强遗产地管理机构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提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申遗工作的可持续和规范化。他希望联盟成员在今后的申遗工作中,能够遵守《联盟章程》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和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学术研究、工作交流、信息咨询和业务培训,为促进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规范有序,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要求坚持“申遗是手段和过程,保护才是目的”的理念,始终把申遗工作当做保护遗产资源的文化工程,还要准确把握申遗工作的技术问题。
联盟成员一致达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良渚共识》,向社会庄重承诺:坚持依法保护,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坚持积极保护,在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坚持科学保护,运用科技手段保护文化遗产;坚持整体保护,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专员亚历桑德罗·巴尔萨摩,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瑶,中共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徐文光,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立炜、陈寿田、姚文华和全国30余家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管理机构代表出席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由陈瑶主持。徐文光致欢迎辞,他表示:“2009年,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共识诞生于良渚。今天,又达成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良渚共识》。两大共识诞生于良渚,体现了良渚遗址的重要性,更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对良渚遗址保护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余杭将坚定不移地加强依法保护,深化考古研究,科学阐释展示,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的要求,扎实做好申遗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实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梦想!”
9月2日下午,举行了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专员亚历桑德罗·巴尔萨摩先生主讲的申遗文本编制辅导讲座。他从申遗文本准备,申遗流程和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世界遗产专家的讲座让他们对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规则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此次培训的开展是遗产地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有益探索,将有利于促进国际间在遗产保护与遗产管理领域的互动,为我国积极稳妥、规范高效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下基础。
去年12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规程座谈会上,提议建立一个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当场得到了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等十多家单位的积极响应。九个月来,筹备工作紧张有序,进展顺利,体现了各遗产地管理机构的价值认同和高昂热情。本次联盟会议不仅制定了《联盟章程》,出台了《良渚共识》,还设计了联盟会徽、会旗,选定了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为下一届的承办单位,展现了联盟成员之间良好的合作精神,开了一个好头。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良渚共识
由国家文物局提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管理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于2014年9月2日在杭州良渚召开成立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听取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的讲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专员亚历桑德罗·巴尔萨摩先生作了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专题讲座。
会议认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的成立,对于促进相关管理机构的能力提升,推动中国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均具有现实意义。本次大会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取得了预期目标,联盟成员单位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形成了《良渚共识》。
坚持依法保护
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推动地方立法,促进出台政策,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补偿机制,充分调动遗产地民众保护遗产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支持遗产保护和利用,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遗产的有效保护。
坚持积极保护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以保护遗产为根本目的,以申遗和利用为手段,通过申遗凝聚保护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按照《威尼斯宪章》关于“为社会公用之目的使用古迹永远有利于古迹的保护”之精神,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合法的利用来实现遗产的真正保护,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保护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保护为了人民、保护依靠人民、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保护成效让人民检验”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护遗产的实践中改善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让当地民众真正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受益者。
坚持科学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空间与实体的技术性保护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调和复杂社会现象和保护要求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综合、科学地保护。特别是对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的保护,保护工作面广、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必须牢固确立系统综合的理念,把着眼长远和立足当前有机结合起来,把控制、整治、保护、利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综合、有序推进;要严格实施保护规划,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努力实现科学保护。
坚持整体保护
文化遗产是由遗存本体及周边环境构成的。经过千百年的自然变迁,加上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挤压,现在遗产地周边的环境大都变得非常脆弱。实践证明,以为只要保护好遗产本体就算保护成功的想法和做法是行不通的。保护文化遗产,必须同时保护遗产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必须保护与遗产本体相关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物古迹、民居村落,保护与遗产本体相关的一切历史的、社会的、精神的、习俗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活动,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到会讲话,称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生事物。联盟的成立,将有利于加强遗产地管理机构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提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申遗工作的可持续和规范化。他希望联盟成员在今后的申遗工作中,能够遵守《联盟章程》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和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学术研究、工作交流、信息咨询和业务培训,为促进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规范有序,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要求坚持“申遗是手段和过程,保护才是目的”的理念,始终把申遗工作当做保护遗产资源的文化工程,还要准确把握申遗工作的技术问题。
联盟成员一致达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良渚共识》,向社会庄重承诺:坚持依法保护,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坚持积极保护,在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坚持科学保护,运用科技手段保护文化遗产;坚持整体保护,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专员亚历桑德罗·巴尔萨摩,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瑶,中共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徐文光,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立炜、陈寿田、姚文华和全国30余家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管理机构代表出席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由陈瑶主持。徐文光致欢迎辞,他表示:“2009年,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共识诞生于良渚。今天,又达成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良渚共识》。两大共识诞生于良渚,体现了良渚遗址的重要性,更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对良渚遗址保护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余杭将坚定不移地加强依法保护,深化考古研究,科学阐释展示,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的要求,扎实做好申遗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实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梦想!”
9月2日下午,举行了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专员亚历桑德罗·巴尔萨摩先生主讲的申遗文本编制辅导讲座。他从申遗文本准备,申遗流程和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世界遗产专家的讲座让他们对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规则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此次培训的开展是遗产地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有益探索,将有利于促进国际间在遗产保护与遗产管理领域的互动,为我国积极稳妥、规范高效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下基础。
去年12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规程座谈会上,提议建立一个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当场得到了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等十多家单位的积极响应。九个月来,筹备工作紧张有序,进展顺利,体现了各遗产地管理机构的价值认同和高昂热情。本次联盟会议不仅制定了《联盟章程》,出台了《良渚共识》,还设计了联盟会徽、会旗,选定了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为下一届的承办单位,展现了联盟成员之间良好的合作精神,开了一个好头。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良渚共识
由国家文物局提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管理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于2014年9月2日在杭州良渚召开成立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听取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的讲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专员亚历桑德罗·巴尔萨摩先生作了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专题讲座。
会议认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的成立,对于促进相关管理机构的能力提升,推动中国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均具有现实意义。本次大会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取得了预期目标,联盟成员单位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形成了《良渚共识》。
坚持依法保护
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推动地方立法,促进出台政策,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补偿机制,充分调动遗产地民众保护遗产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支持遗产保护和利用,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遗产的有效保护。
坚持积极保护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以保护遗产为根本目的,以申遗和利用为手段,通过申遗凝聚保护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按照《威尼斯宪章》关于“为社会公用之目的使用古迹永远有利于古迹的保护”之精神,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合法的利用来实现遗产的真正保护,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保护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保护为了人民、保护依靠人民、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保护成效让人民检验”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护遗产的实践中改善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让当地民众真正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受益者。
坚持科学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空间与实体的技术性保护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调和复杂社会现象和保护要求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综合、科学地保护。特别是对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的保护,保护工作面广、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必须牢固确立系统综合的理念,把着眼长远和立足当前有机结合起来,把控制、整治、保护、利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综合、有序推进;要严格实施保护规划,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努力实现科学保护。
坚持整体保护
文化遗产是由遗存本体及周边环境构成的。经过千百年的自然变迁,加上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挤压,现在遗产地周边的环境大都变得非常脆弱。实践证明,以为只要保护好遗产本体就算保护成功的想法和做法是行不通的。保护文化遗产,必须同时保护遗产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必须保护与遗产本体相关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物古迹、民居村落,保护与遗产本体相关的一切历史的、社会的、精神的、习俗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活动,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