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关注“世界文化遗产谱系中的中国话语”
日期:2017-11-14 访问量:5735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并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一宏大命题的社会文化背景下,11月11日,由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江苏好东方集团协办的“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的四十多位文化遗产专家、历史学家、考古专家、人类学家、文化学者、传播学者以及多位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负责人,围绕“镌刻人类文明路线图——世界文化遗产谱系中的中国话语”这一重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
2017年7月,青海可可西里、福建厦门鼓浪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终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拥有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2项,成为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达到39项,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就广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而言,中国的总量已居世界首位。在2017年中国成功申遗之后,习近平同志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总结申遗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伴随着中国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伴随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跃居世界首位,中国的文化更加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中国的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总量跃居世界首位,也再一次向世界表明,中国是真正的“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
用全球眼光审视世界文化遗产谱系中的中国文化遗产,与会专家认为,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目前,世界遗产总数达到了1073处,其中文化遗产814处,自然遗产224处,其它遗产35处,遍布了167个国家。这些世界文明的瑰宝,镌刻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路线图。随着更多世界文化遗产列入名录,随着对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逐步深入,人类文明发展的路线图也将会以“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形式更加清晰起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无比智慧将会更加丰富。面对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责任,我们的研究亟待加强。在研究中一定要努力体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果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博大的政治主张,那么人类文化共同体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思想。
相当多的专家学者以很大的学术兴趣关注了“一带一路”与本届论坛主题的深度关联。有专家说,“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路线图最好最新的一种“镌刻”。“一带一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中的“民心相通”,其本质就是“文化相通”。“一带一路”现在已经涵盖了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地区和社会机构(组织),如何实现“一带一路”在文明开放中发展,在民族融合中共存是一个极为值得关注的课题。诸如“一带一路”的联合申遗等创新举措,就凸显着世界文化遗产理念、机制与运作的创新智慧。这对建设好“一带一路”都有着独到的作用和意义。
此次论坛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保护利用等问题都投以了特殊的关注。与会学者深感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所提出的“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表示出了极大的赞同。大家一致认为,当下的急需是如何真正行动起来,务求取得实效。
与会专家学者对构建世界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话语”问题进行讨论时认为,建立中国遗产体系必须坚持文化和精神上的自主性。一个国家独立完整的文化遗产体系对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国家软实力的展示都极为重要。但我们在这方面恰恰存在着“意识淡漠”、“理论匮乏”等弊端。也有学者认为,目前遗产学术研究大多偏向于应用性,着重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发的研究,理论性研究则大部分侧重于公约文本解读、概念谱系梳理和理论反思,而立足本土,进行系统深入的中国遗产理论体系建构的研究非常不足。亦有学者提出,打破制约中国遗产缺少“话语建构”瓶颈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对我国遗产知识谱系进行梳理,进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遗产理论体系,从而建构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中的“中国话语”。
据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介绍,本届国家文化创新论坛也可以说是这一重大学术主题活动的前奏。2018年,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将会同相关的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类似主题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