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畔的“世界遗产”,焕新回归!

日期:2024-01-21  访问量:1796  文章来源: 宁波日报

经过陈列改造提升和内部环境整治的庆安会馆焕然新生,将于近期重新开放。

1.jpg

展览现场。本文图片均由黄银凤、陈子恬 摄

今天(1月21日),记者前往庆安会馆探馆发现,提升改造后的庆安会馆焕发新姿,馆内最新的常设展《商行四海——会馆与宁波商帮文化陈列》已经全部布展完毕。

2.jpg

展览现场。

记者现场看到,在宁波三江口,一座“世界遗产”雕塑,矗立于靠近甬江东岸的草坪内,一面俯视着滔滔江水,一面照映着马路对面雕梁画栋的庆安会馆。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作为大运河(宁波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庆安会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的庆安会馆和贴隔壁始建于清道光六年的安澜会馆,这两处会馆,历史上分别是宁波北号船商和南号船商聚会议事的重要场所,也是祭祀妈祖的殿堂。

3.jpg


展览现场。

“经过深度挖掘会馆和商帮文化、河海文化等地方文化,我们策划推出《商行四海——会馆与宁波商帮文化陈列》展览。”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金皓告诉记者。

提升改造后的展馆更讲求设计感和互动性,馆内大胆采用庆安红、建筑灰、海丝蓝三种主色,作为视觉的识别元素。在此设计下,文物和展品视觉效果被凸显出来。

4.jpg

展览现场。

此次会馆与宁波商帮文化陈列,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凝心聚力——会馆在中国》《河海交汇——会馆在宁波》《纵横天下——会馆与宁波商帮》《同舟共济——我们的会馆》《“甬”立潮头——会馆历史的再现》。

“展陈采用了图文展示、实物史籍、碑刻或书籍复制、艺术模型 背景画、数字投影等多种形式,我们用全新的设计思路、丰富的展陈展项、多样的区域划分、包容的文化表达,来装点这座传统建筑。”金皓告诉记者。

其中,在《“甬”立潮头——会馆历史的再现》展览单元,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安澜会馆与庆安会馆,曾为宁波海运业的兴盛作出积极贡献。

5.jpg

“宝顺轮”模型。

现场展示的“宝顺轮”模型颇引人注目,一旁的《宝顺轮船始末》石碑拓片,记录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宝顺轮”的前世今生,并从一个侧面见证了那段辉煌的会馆历史。

随着会馆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庆安会馆主要创始人之一、慈溪人费纶志与“小港李家”的李也亭等,集银7万两,向英国购买了“宝顺轮”。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艘备有洋枪洋炮的兵船。“宝顺轮”出海护航,捣毁众多海盗船只,威震一时,在中国船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法战争爆发后,为阻止法军突袭镇海,已经老旧的“宝顺轮”据说被当作阻塞船沉于甬江入海口。

6.jpg

庆安会馆内景。

随着陆路运输的发展,安澜会馆与庆安会馆也功成身退、悄然谢幕。

而今,迁移重建的安澜会馆和原址保存的庆安会馆,依然立于三江口畔,在朱木金漆和白墙黛瓦的交相辉映中,两个会馆以古老而年轻的丰姿,展现其波澜壮阔的河海风采与历久弥新的会馆华光。

“我们希望将底蕴深厚的历史建筑与简洁大气的当代展览设计风格、空间造型相结合,并通过重点场景的历史再现,娓娓道来丰富而传奇的故事,打造历史与现代相融合,宁波与世界相包容的语境空间。为观展市民打开古代与当代的连通之门,让他们在回顾往昔的峥嵘岁月中,感知宁波乃至浙东的精神力量。”金皓说。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