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原住民?
日期:2015-10-08 访问量:9041 文章来源:Admin
“如果人不在里边住,所有的村庄都是没有生命的。”说到古村落保护,冯骥才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留住人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村规、民俗、村里的历史记忆都将消失,只有留住原住民才能留住古村落的“魂”。
6月1日至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国摄协和河北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河北省沙河市举行。为期2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传统村落普查先进工作者代表一起走访了王硇、绿水池、大坪等多个古村落。
谈及古村落保护现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他说,喜的是,目前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去年,国家专项拨款100亿元用于古村落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也在逾万名志愿者的参与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一样举国来做古村落保护工作,国家有这样的文化自觉,体现了文化高度和文化眼光。”与国外学者交流时,这一点常让冯骥才感到自豪。
“但古村落认定之后并不意味结束,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冯骥才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落的迅速瓦解让他“心忧”。
在中国各地,许多村落正因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而成为“空巢村”。“如果没有人,古村落就成了空壳博物馆。”著名文学评论家常翔霖说。古村落如何留住“原住民”成为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王硇村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面对来访的外地人好奇目光和照相机的镜头,在古老的村落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们神情颇为淡然。村民们三三两两坐在门前的石凳上聊着天,不忘将核桃、小米、鸡蛋等土特产摆到门口。
“咔哒、咔哒……”街巷深处的一间“姐妹织布坊”里传来织布机的声音,走进一看,几位农家妇女正在手工操作织布机,五颜六色的土布从如桑蚕吐丝一般吐出来。
店主人王香玉边向游客展示不同花样的土布,边告诉记者,每逢周末,经常有游客到村里玩儿,顺便会购买一些土特产回去。去年她开了这家布店,她们手工织成的土布也成了“抢手货”。
在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曹保明看来,“老百姓在这里生活得有滋有味,村落里的历史遗存是‘活’着的,这也正是王硇村能够吸引游客源源不断前来的原因。”
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48岁的周建军与丈夫不出去打工了,一个月前在自家的小院中开起了“农家乐”。
王硇村村支书王现增说,多家村民的古石楼旧院现在已经或正在着手整理成农家旅馆接待游客,多家庄户饭店也已开张待客。这一切,都源于十多年来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乡亲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尝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自然知道了保护村落的重要。”
“村庄要留住人,既要让当地人能享受到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便利,还要解决人的生产问题。”冯骥才说,农民们并不能像学者一样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古村落,只有让农民有所受益,才能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
然而,古村落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又遭遇着种种矛盾与尴尬。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曾重访过许多古村落。他看到,甲村交给开发公司,“虽然大片明清古建筑依然保持原貌,却是关门闭户,不闻鸡犬之声,公司来了,主人走了”;乙村的村民几乎都搬进紧挨着老村旁的新屋中去了,“新房子建起来了,老房子却像遭到遗弃一般”;丙村生活的秩序、节奏、氛围被随意干预,“游客来了,生活变了,失去了古村落的本真。”
“每一个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它有历史认识的价值、有见证的价值、有旅游的价值,但它不只是为旅游的价值而存在。”冯骥才说,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还面临很多问题,难寻良策,没有经验可循,古村落保护还在“路上”。
6月1日至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国摄协和河北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河北省沙河市举行。为期2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传统村落普查先进工作者代表一起走访了王硇、绿水池、大坪等多个古村落。
谈及古村落保护现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他说,喜的是,目前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去年,国家专项拨款100亿元用于古村落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也在逾万名志愿者的参与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一样举国来做古村落保护工作,国家有这样的文化自觉,体现了文化高度和文化眼光。”与国外学者交流时,这一点常让冯骥才感到自豪。
“但古村落认定之后并不意味结束,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冯骥才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落的迅速瓦解让他“心忧”。
在中国各地,许多村落正因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而成为“空巢村”。“如果没有人,古村落就成了空壳博物馆。”著名文学评论家常翔霖说。古村落如何留住“原住民”成为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王硇村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面对来访的外地人好奇目光和照相机的镜头,在古老的村落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们神情颇为淡然。村民们三三两两坐在门前的石凳上聊着天,不忘将核桃、小米、鸡蛋等土特产摆到门口。
“咔哒、咔哒……”街巷深处的一间“姐妹织布坊”里传来织布机的声音,走进一看,几位农家妇女正在手工操作织布机,五颜六色的土布从如桑蚕吐丝一般吐出来。
店主人王香玉边向游客展示不同花样的土布,边告诉记者,每逢周末,经常有游客到村里玩儿,顺便会购买一些土特产回去。去年她开了这家布店,她们手工织成的土布也成了“抢手货”。
在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曹保明看来,“老百姓在这里生活得有滋有味,村落里的历史遗存是‘活’着的,这也正是王硇村能够吸引游客源源不断前来的原因。”
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48岁的周建军与丈夫不出去打工了,一个月前在自家的小院中开起了“农家乐”。
王硇村村支书王现增说,多家村民的古石楼旧院现在已经或正在着手整理成农家旅馆接待游客,多家庄户饭店也已开张待客。这一切,都源于十多年来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乡亲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尝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自然知道了保护村落的重要。”
“村庄要留住人,既要让当地人能享受到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便利,还要解决人的生产问题。”冯骥才说,农民们并不能像学者一样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古村落,只有让农民有所受益,才能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
然而,古村落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又遭遇着种种矛盾与尴尬。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曾重访过许多古村落。他看到,甲村交给开发公司,“虽然大片明清古建筑依然保持原貌,却是关门闭户,不闻鸡犬之声,公司来了,主人走了”;乙村的村民几乎都搬进紧挨着老村旁的新屋中去了,“新房子建起来了,老房子却像遭到遗弃一般”;丙村生活的秩序、节奏、氛围被随意干预,“游客来了,生活变了,失去了古村落的本真。”
“每一个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它有历史认识的价值、有见证的价值、有旅游的价值,但它不只是为旅游的价值而存在。”冯骥才说,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还面临很多问题,难寻良策,没有经验可循,古村落保护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