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困局
日期:2011-01-18 访问量:5677 文章来源:Admin
马里杰内古城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照理说,杰内人该以此为傲,但当地民众却对这一身份有着矛盾的感觉。由于被列入世遗保护名录,当地人似乎也成了博物馆的展品,他们的生活一直得不到发展,维持着古城的原貌,这让渴望过上现代生活的杰内人痛苦不堪。如今杰内人最大的希望,就是早日这个脱离“文化牢笼”。
被“冰封”的世遗城民
退休船长阿巴・马伊卡站在自家院子的泥地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自己的家,这是一座具有150年历史的泥砖房,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必须保持原样,不能翻新,到了如今这个年代,他家里居然没有瓷砖,也没有淋浴设施。
马伊卡说:“谁想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啊?里面的地面还是泥地呢。 ”
整个城市到处是锥形的草垛,连排水系统都是木制的,这番古老景象自它存在以来就一直是如此,似乎超越了时间的发展。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这座古城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但是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规定,一旦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地的原貌就不能出现大变动。
马伊卡说:“被列入世遗名录就意味着不能有任何改变。但我们想要发展,想住得宽敞点,想要新的电器,想要更加现代化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很愤怒。 ”
其实,这并不单单是杰内面临的困局,也是全非洲乃至全球世界文化遗产名城遇到的难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洲分支的负责人拉扎尔・埃隆多・阿索墨、列举了一些面临类似难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如塞内加尔的圣路易斯岛、肯尼亚的拉姆岛、和远在欧洲的法国里昂等。保留文化遗址的原貌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但当地居民却抱怨自己“被冰封在时光里”,好像博物馆里的展品,为了让游客们能一饱眼福,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活。
世界最大的泥砖清真寺
杰内古城之所以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是因为那里著名的大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泥砖建筑,它像一座沙堡赫然耸立在广场中央,好像从其他星球降落到地球的庞然大物。
据称,杰内大清真寺建造时没有用一砖一石,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和棕榈树枝为骨架建造而成的,建筑面积达3025平方米。 100根粗大的泥柱支撑着祈祷大厅的屋顶,屋顶上排列着104个直径10厘米的气洞,高大宽阔的寺门非常壮观。寺院的主墙是由3座塔楼构成的,塔楼在5根泥柱的连结下成为一体。而嵌入墙内的棕榈木板成了永久的“脚手架”,每年二月,当地人都会爬上去,为清真寺重新敷泥,这已经成为全城的一个仪式。
杰内是马里另一座古城廷巴克图的姐妹城市,虽不如后者有名,但保存得更完好。这两座城市都是撒哈拉沙漠贸易之路上的要塞,黄金、象牙和奴隶贸易都必须通过那儿。杰内也是伊斯兰教在该地区传播的中心。 1300年,杰内国王皈依了伊斯兰教,推翻原来的王宫,建立了清真寺。从此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是杰内的繁荣发展时期。 16世纪末,该帝国在外敌的不断入侵下衰败。
修缮计划引发不满
由于是泥砖结构,大清真寺需要长期维护。 1907年,清真寺曾在法国殖民者的统治下重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渐渐破败,甚至面临坍塌的危险。后来,美国阿加汗基金会投入了90万美元,对此进行再一次修复。
由于当地人每年都会为清真寺敷上新的泥灰,其墙体的厚度已经是原来的两倍多,屋顶也越来越重,几乎超出柱子的负荷。
2006年,当有关方面就再次修缮清真寺一事向当地人征求意见时,杰内古城发出了反对声。抗议者们甚至对城内其他建筑进行了攻击。
这显然是当地1.2万名城民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特别是年轻人,他们觉得自己被迫生活在这个悲惨的世界,只有少数显赫家族享受到了旅游业带来的利润。
虽然大清真寺是整个马里的骄傲,但当地人却比其他地方的马里人更讨厌旅游业。他们经常对游客怒目相向。虽然他们不会向游客要钱,但对方想给他们拍照,他们也不会给像其他旅游城市的人一样跳当地的舞蹈。
其实,杰内人承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这座城市享誉全球,但是这些好处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当饭吃,而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实实在在的。
垃圾满城 房屋易塌
如今,大清真寺的修复工程已经快要接近尾声,这座城市却开始关注起其他重要的问题――污水处理和近2000座民宅的修葺。
当地政府此前曾铺设了输水管道,算是为民众提供点便利,但污水处理系统却跟不上,结果搞得街道上污水横流,泥泞不堪。此外,当地的河岸居然是用垃圾做成的,而且垃圾还被用来做砖头,很多房屋的墙上还看得到黑色的塑料袋,院子里长期飘着一股让人晕眩的腐臭味,让游客抱怨不止。据杰内文化部主任费恩・雅默萨透露,200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警告杰内,必须采取措施改善这种状况,否则可能被踢出世遗名录。
而当地房屋也面临坍塌威胁。不久前,四场暴风雨冲走了大清真寺去年刚新敷的灰泥,露出了里面的泥柱。但是用于增强外墙防水性的材料,如谷皮和树浆,却越来越贵了,导致手工制作的泥砖几乎已经绝迹。
杰内位于尼日尔河及其支流汇聚处的三角洲,河流中黏土含量很高。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当地发生了大面积干旱,导致泥沙含量骤减。泥瓦匠们就用沙子代替了黏土,降低了砖头的坚固程度。另一方面,干旱导致粮食减产,灾民们连谷皮都吃了,自然不会留下来造房子。
民宅改造受限制太多
马里国家旅游部长恩迪亚耶・巴也表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杰内古城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不破坏原有的特色。他说:“如果你破坏了人们争相来看的文化遗产,就是破坏了2000年的历史,破坏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
很多当地人都想保留房屋外观的原有特性,但对内部进行改造。可他们设想的改造程度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规定。
54岁的埃尔哈吉・迪卡特和弟弟从父亲那儿继承到了3间房子。但是迪卡特并不开心,他讨厌每次出入家门都必须弯腰通过狭小的拱门,家里的房间小得没有一间能放下一张双人床。他的妻子和弟妹都想添置个大衣柜。但一个负责荷兰施工队查看现场后,彻底打破了她们的美梦,因为真是一点空地都腾不出来。
于是,迪卡特赶走了施工队,拆了一面内墙。结果,整间房子轰然坍塌。据说,一位荷兰工人看了,当场就流下了眼泪。
当地泥瓦匠同业协会的领袖马哈马内・巴摩耶・特劳雷在看了退休船长马伊卡的家后表示,如果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规定再宽松点,他会将屋内所有的东西都来个大改造。
他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那就按别人希望的方式来。强迫别人以某种方式生活是不对的。与其说这是一间房子,还不如说是一个牢笼。 ”
被“冰封”的世遗城民
退休船长阿巴・马伊卡站在自家院子的泥地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自己的家,这是一座具有150年历史的泥砖房,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必须保持原样,不能翻新,到了如今这个年代,他家里居然没有瓷砖,也没有淋浴设施。
马伊卡说:“谁想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啊?里面的地面还是泥地呢。 ”
整个城市到处是锥形的草垛,连排水系统都是木制的,这番古老景象自它存在以来就一直是如此,似乎超越了时间的发展。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这座古城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但是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规定,一旦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地的原貌就不能出现大变动。
马伊卡说:“被列入世遗名录就意味着不能有任何改变。但我们想要发展,想住得宽敞点,想要新的电器,想要更加现代化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很愤怒。 ”
其实,这并不单单是杰内面临的困局,也是全非洲乃至全球世界文化遗产名城遇到的难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洲分支的负责人拉扎尔・埃隆多・阿索墨、列举了一些面临类似难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如塞内加尔的圣路易斯岛、肯尼亚的拉姆岛、和远在欧洲的法国里昂等。保留文化遗址的原貌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但当地居民却抱怨自己“被冰封在时光里”,好像博物馆里的展品,为了让游客们能一饱眼福,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活。
世界最大的泥砖清真寺
杰内古城之所以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是因为那里著名的大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泥砖建筑,它像一座沙堡赫然耸立在广场中央,好像从其他星球降落到地球的庞然大物。
据称,杰内大清真寺建造时没有用一砖一石,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和棕榈树枝为骨架建造而成的,建筑面积达3025平方米。 100根粗大的泥柱支撑着祈祷大厅的屋顶,屋顶上排列着104个直径10厘米的气洞,高大宽阔的寺门非常壮观。寺院的主墙是由3座塔楼构成的,塔楼在5根泥柱的连结下成为一体。而嵌入墙内的棕榈木板成了永久的“脚手架”,每年二月,当地人都会爬上去,为清真寺重新敷泥,这已经成为全城的一个仪式。
杰内是马里另一座古城廷巴克图的姐妹城市,虽不如后者有名,但保存得更完好。这两座城市都是撒哈拉沙漠贸易之路上的要塞,黄金、象牙和奴隶贸易都必须通过那儿。杰内也是伊斯兰教在该地区传播的中心。 1300年,杰内国王皈依了伊斯兰教,推翻原来的王宫,建立了清真寺。从此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是杰内的繁荣发展时期。 16世纪末,该帝国在外敌的不断入侵下衰败。
修缮计划引发不满
由于是泥砖结构,大清真寺需要长期维护。 1907年,清真寺曾在法国殖民者的统治下重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渐渐破败,甚至面临坍塌的危险。后来,美国阿加汗基金会投入了90万美元,对此进行再一次修复。
由于当地人每年都会为清真寺敷上新的泥灰,其墙体的厚度已经是原来的两倍多,屋顶也越来越重,几乎超出柱子的负荷。
2006年,当有关方面就再次修缮清真寺一事向当地人征求意见时,杰内古城发出了反对声。抗议者们甚至对城内其他建筑进行了攻击。
这显然是当地1.2万名城民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特别是年轻人,他们觉得自己被迫生活在这个悲惨的世界,只有少数显赫家族享受到了旅游业带来的利润。
虽然大清真寺是整个马里的骄傲,但当地人却比其他地方的马里人更讨厌旅游业。他们经常对游客怒目相向。虽然他们不会向游客要钱,但对方想给他们拍照,他们也不会给像其他旅游城市的人一样跳当地的舞蹈。
其实,杰内人承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这座城市享誉全球,但是这些好处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当饭吃,而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实实在在的。
垃圾满城 房屋易塌
如今,大清真寺的修复工程已经快要接近尾声,这座城市却开始关注起其他重要的问题――污水处理和近2000座民宅的修葺。
当地政府此前曾铺设了输水管道,算是为民众提供点便利,但污水处理系统却跟不上,结果搞得街道上污水横流,泥泞不堪。此外,当地的河岸居然是用垃圾做成的,而且垃圾还被用来做砖头,很多房屋的墙上还看得到黑色的塑料袋,院子里长期飘着一股让人晕眩的腐臭味,让游客抱怨不止。据杰内文化部主任费恩・雅默萨透露,200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警告杰内,必须采取措施改善这种状况,否则可能被踢出世遗名录。
而当地房屋也面临坍塌威胁。不久前,四场暴风雨冲走了大清真寺去年刚新敷的灰泥,露出了里面的泥柱。但是用于增强外墙防水性的材料,如谷皮和树浆,却越来越贵了,导致手工制作的泥砖几乎已经绝迹。
杰内位于尼日尔河及其支流汇聚处的三角洲,河流中黏土含量很高。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当地发生了大面积干旱,导致泥沙含量骤减。泥瓦匠们就用沙子代替了黏土,降低了砖头的坚固程度。另一方面,干旱导致粮食减产,灾民们连谷皮都吃了,自然不会留下来造房子。
民宅改造受限制太多
马里国家旅游部长恩迪亚耶・巴也表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杰内古城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不破坏原有的特色。他说:“如果你破坏了人们争相来看的文化遗产,就是破坏了2000年的历史,破坏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
很多当地人都想保留房屋外观的原有特性,但对内部进行改造。可他们设想的改造程度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规定。
54岁的埃尔哈吉・迪卡特和弟弟从父亲那儿继承到了3间房子。但是迪卡特并不开心,他讨厌每次出入家门都必须弯腰通过狭小的拱门,家里的房间小得没有一间能放下一张双人床。他的妻子和弟妹都想添置个大衣柜。但一个负责荷兰施工队查看现场后,彻底打破了她们的美梦,因为真是一点空地都腾不出来。
于是,迪卡特赶走了施工队,拆了一面内墙。结果,整间房子轰然坍塌。据说,一位荷兰工人看了,当场就流下了眼泪。
当地泥瓦匠同业协会的领袖马哈马内・巴摩耶・特劳雷在看了退休船长马伊卡的家后表示,如果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规定再宽松点,他会将屋内所有的东西都来个大改造。
他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那就按别人希望的方式来。强迫别人以某种方式生活是不对的。与其说这是一间房子,还不如说是一个牢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