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新发现一尊“隐藏”造像 距今约1500年
日期:2018-03-06 访问量:5028 文章来源:华夏经纬网
这尊没有记录的造像“藏”在近12米高的梁孔处,已存在1500年
第16窟西侧的大梁孔(左图)
梁孔内的造像
云冈石窟59000余尊石窟造像展示了北魏工匠创造的奇迹。不久前,云冈石窟研究院在文物保护日常保养工作时,在第16窟的梁孔处,偶然发现了一尊小造像,模样憨态可掬,雕工精湛。2月28日,记者采访了云冈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室主任王雁卿,了解她与小造像谋面的全过程。
差点被工人拿铲子铲平了
“快快快,这里竟然有一尊小造像……”站在近12米高的脚手架上,王雁卿忘记了自己恐高,兴奋地叫起了同伴。
那是2017年夏天,云冈石窟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专门针对14窟至20窟的外立壁进行养护。他们搭起了18米高的脚手架,逐一进行排查和加固。王雁卿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仅是石窟造像,其实在北魏当时,石窟前面都是有建筑的,所以在窟前考古遗址中就发现了一些地面长方形的柱穴,与石窟外立壁的大梁孔是正好对立的。”简言之,柱穴、大梁孔,就是用来搁置建筑构件的,只是木构建筑后来毁于火灾。上世纪90年代,王雁卿发现了窟前的建筑遗址,“由于当时的考古设备有限,只能对梁孔进行扫描和测绘,里面的情况并不清楚,这回就想着趁着搭脚手架的机会,重新进行登记和测量。”
第14窟至20窟之间共有8个梁孔,梁孔大约高145厘米到180厘米、宽75厘米到95厘米,内部构造较为复杂,还有好几层阶梯。不过目前仅在16窟梁孔处发现了小造像。
说起来,这尊造像也是经历过“生死”的。此次养护工作是工人们清理已经酥碱、鼓包的石窟外壁,因为风化的原因,造像形象已经略有模糊,再加上16窟梁孔处的四壁布满雕刻凿痕,构造杂乱,因此工人们起初以为是鼓包的石头,差点拿铲子铲平了,幸亏王雁卿当时在脚手架上,工人们随口就问了一句。等王雁卿去梁孔处看时,却惊喜地发现,这块位于第二个阶梯拐角处的石头竟然是一尊造像。
那一刻,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很兴奋,王雁卿深知这尊小造像的重要性——在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中提到的大小造像51000余尊中,这尊造型并没有登记在册;云冈石窟官网上的最新数据,大小造像59000余尊,也没有这尊小造像的身影。之后,王雁卿又查阅了日本学者的十六卷本《云冈石窟》记录,也没有找到这尊造像的记录。
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再一次刷新了云冈石窟大小造像的数字纪录。
雕刻手法为北魏时期
王雁卿仔细打量这尊造像。因为风化,造像五官无法辨别清晰,只能看到是长圆脸,额头中央突出一圆形发髻,不过还是能辨别出造像人物有着高鼻子、大耳朵和小嘴,嘴角上翘,下颌丰盈。从造像雕刻手法和形制来看,可能源于北魏时期,距今1500年历史。
王雁卿说:“这尊造像高20厘米、头高7厘米、耳高4厘米、肩宽10厘米、两手宽17厘米、身体最高雕的鼻子距底壁面高4.5厘米。在造像附近,找不到其他的信息来断代,但其雕刻手法和风格,与相近的第18窟东西两壁的弟子像雕刻手法相同,都是宽肩圆润,胸肌丰满,腹肌发达,两小臂外展,腿部隐没于壁面。18窟的弟子造像是北魏时期雕刻的,所以我们推断,这尊小造像应是同时期的产物。”此外,梁孔的结构与上世纪90年代窟前出土的瓦当等建筑构件相匹配,年代也能追溯到北魏时期。
这尊小造像带给人太多的疑问,但更多的还是发现它的喜悦。大家没想到,在距离地面近12米的梁孔处竟然有尊造像;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尊造像竟然保存得如此之好;更没想到的是,这尊造像能用这种方式,默默守护着云冈石窟,颔首守望着这座千年石窟,将千年过往和历史尽收眼底。
谁雕刻的它?为何要雕刻?
仅有一尊造像且深居梁孔处,如当时把大梁安置上去,从外面是看不到还有这样的一尊造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尊造像并不是佛造像,更像是一个弟子,或者说是洞窟里的童子。那么问题来了,这究竟是谁雕刻的?其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这也是王雁卿一直思考的问题,“是凿梁孔的人雕刻的,还是北魏的工匠雕刻的?通常,云冈石窟的佛造像都是供人参观、礼拜或者供养的,但这尊造像深居高处,且不易被人发现,显然不是用来礼拜和供养的,所以谁雕刻的它?为何要雕刻它?”
在专业学术之外,云冈石窟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也有过一些大胆的推测。在古代,通常开凿梁孔的工人都是“粗工”,可是雕刻这尊造像的人技术又不错,不可能是“粗工”,会不会是当时的工匠师傅们心血来潮做了这样一件事?因为是弟子像,又或者是雕刻者本人出于对佛的敬仰和崇拜,于是妙手偶得?再或者,在这样隐蔽的地方雕刻造像,会不会是为了练手?这为研究人员和我们都留下了待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