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帽天山化石地 中国唯一的化石类申遗项目
日期:2011-10-28 访问量:6752 文章来源:Admin
澄江帽天山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进入了全面迎检阶段。帽天山化石地“申遗”,中国唯一的化石类申遗项目。如能成功,将填补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的空白。
9月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将到澄江化石地帽天山进行实地评估考察,考评结果将提交到明年初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表决。因此,这次考评,是决定澄江化石地帽天山能否申遗成功的关键。为了迎接大考,今年4月以来,澄江县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对澄江化石地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开展了环境整治,目前,整治工作已基本结束,进入备考时期。
这是中国唯一的化石类申遗项目。如能成功,将填补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的空白。
“古生物圣地”帽天山“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帽天山在澄江县境内,抚仙湖的东岸,距抚仙湖约5公里。1984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澄江帽天山发现了距今5.3亿年前的动物化石群,共发现200余种早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和遗迹化石,其中80%属于新种,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在国际科学界被誉为“古生物圣地”、“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和“世界级的化石宝库”。澄江化石地独特的科学价值受到了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极高评价。学术界20多年的研究表明,澄江化石地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是地球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199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地质遗址名录》;1997年云南省政府将帽天山及其周边18平方公里列为自然保护区;2001年帽天山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地质公园;2006年,澄江化石地保护地被列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2009年被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60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目前,在国内外发表关于澄江动物群的学术论文达230多篇,其中刊登在世界顶尖学术刊物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杂志上就有15篇。若申遗成功,将填补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开创国内古生物遗址的先河,丰富中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的内涵,成为推动我省旅游二次创业,助推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和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世界顶级旅游品牌的一张靓丽名片。同时,通过品牌效应,促成生态文化旅游与科考旅游有机结合,促进玉溪旅游文化产业提档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咬住目标不放松八年漫漫“申遗”路
化石宝库帽天山一经问世就牵动着世人的视觉神经。2004年,针对帽天山矿企密布的现实,国务院温总理及时作出了三个重要指示:“要保护澄江化石群,保护世界化石宝库,保护这个极具科学价值的自然遗产”。
接到温总理的重要批示后,玉溪各级政府紧急联动,多管齐下,7天内全面关停帽天山附近的14个采矿点。同时,筹资4214万元实施周边地区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工程,先后对8个重要的采矿点进行恢复治理,植树600多亩,退耕还林130多亩,修拦沙坝8座,完成了帽天山景区与抚仙湖景区连接的10.78公里绿色走廊建设。完成了洪家冲和跨马——帽天山2个地质剖面标识系统工程及澄江化石地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建设,有效地保护了古生物化石资源,极大地改善了保护区生态环境。
就在2004年,玉溪启动了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与国家部委的积极主动协调,争取到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同时,全面启动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相继完成了《澄江化石地帽天山保护区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和帽天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子规划,健全完善保护地核心区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措施,确保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共赢”。
2010年,申遗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题听取了市政府的工作汇报,成立了由刘平副省长为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6月和11月,刘平副省长、高市长两次率队,向国家住建部汇报申遗工作,市县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五次进京协调、请求支持和帮助。特别是高市长在全国人代会期间致信温总理,汇报澄江动物化石地保护现状和申遗工作,引起了温总理和国务委员刘延东的高度重视,并就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为申遗工作的快速推进注入了强有力的“推进剂”。
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近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申遗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11年1月14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提交了云南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材料,标志着澄江化石地正式成为2011年中国唯一向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的项目,申报工作实现了由地方意志向国家意志的转变。今年2月,澄江化石地申报材料通过了世界遗产中心的技术性审查。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派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对澄江化石地进行世界自然遗产实地考察评估。2012年6月,将提交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
环境整治见成效全面推进“申遗”工作
今年是申遗工作的攻坚之年,玉溪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高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澄江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成员的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环境综合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申遗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现场专题会、调研会、推进会,对申遗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并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周督查专报制度,强化整治工作的督查指导,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玉溪市人大高度重视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将申遗工作列为2011年重点督查工作,推动了申遗工作的有效开展。国家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省住建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非常重视申遗工作,多次派出调研组到澄江指导帮助申遗工作。目前,紧紧围绕9月下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对澄江化石地进行实地考察评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制订了实施方案、确定考察线路。在邀请申遗专家组相关专家多次实地踏勘、反复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国际专家在提名地范围内的评估考察线路,围绕国际专家考察线路,在提名地范围内全面、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全民参与。在各类媒体上开辟了申遗宣传专栏,各级各部门层层召开动员会和群众会,精心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努力使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在县内家喻户晓。处于核心区的海口镇和九村镇,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挨家挨户上门动员,让当地群众知晓申遗工作,掌握申遗有关知识,取得群众对环境整治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快速推进,成效显著。按照申报一次成功的要求,市政府统筹领导、市直部门联合行动、澄江县负责组织实施。市县两级投入3800万元整治经费,举全市之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拱洞山片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平整土地面积4.09万平方米,覆盖耕植土并植草9.56万平方米,租用耕地并植树38.8亩;完成化石地核心区、缓冲区及专家考察线路内757.9亩荒山和疏林地的造林绿化工程,撂荒耕地并植草119.3亩,完成帽天山水库坝体治理工程;化石剖面修整及专家考察步行小道修建、博物馆改造、国家地质公园界碑搬迁、管理用房硬件设施建设等保护管理设施项目工程基本完工;拆除啰哩山村有碍观瞻的房屋6座,完成砖墙外观改造2635平方米、土墙外观改造1172平方米、围墙青砖瓦帽302米、外墙涂料3443平方米、青砖门套48平方米,布置了专家座谈室;修复改造专家考察路线公路路面12.58万平方米;对县城及周边有碍视觉损害、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堆放物、废弃物进行了拆迁、清除和改造,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四项措施护航借“申遗”打造靓丽名片
下一步,玉溪市政府将着重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紧紧围绕《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方案》和申遗专家组的意见,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的扫尾验收和查缺补漏工作、再接再厉巩固整治成果。二是在申遗专家组的指导下,进一步细化完善国际专家考察线路和接待方案,扎实做好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继续加大申遗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申遗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申遗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加大向上的衔接、沟通、汇报力度,尽快争取召开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尽最大努力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
同时,借助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难得的机会和遗产地这一靓丽的名片,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帽天山旅游科考资源,如何更好地助推抚仙湖一星云湖生态建设,如何更好地促进玉溪乃至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积极做好研究。(责任编辑:曹凤娇)
9月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将到澄江化石地帽天山进行实地评估考察,考评结果将提交到明年初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表决。因此,这次考评,是决定澄江化石地帽天山能否申遗成功的关键。为了迎接大考,今年4月以来,澄江县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对澄江化石地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开展了环境整治,目前,整治工作已基本结束,进入备考时期。
这是中国唯一的化石类申遗项目。如能成功,将填补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的空白。
“古生物圣地”帽天山“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帽天山在澄江县境内,抚仙湖的东岸,距抚仙湖约5公里。1984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澄江帽天山发现了距今5.3亿年前的动物化石群,共发现200余种早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和遗迹化石,其中80%属于新种,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在国际科学界被誉为“古生物圣地”、“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和“世界级的化石宝库”。澄江化石地独特的科学价值受到了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极高评价。学术界20多年的研究表明,澄江化石地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是地球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199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地质遗址名录》;1997年云南省政府将帽天山及其周边18平方公里列为自然保护区;2001年帽天山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地质公园;2006年,澄江化石地保护地被列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2009年被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60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目前,在国内外发表关于澄江动物群的学术论文达230多篇,其中刊登在世界顶尖学术刊物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杂志上就有15篇。若申遗成功,将填补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开创国内古生物遗址的先河,丰富中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的内涵,成为推动我省旅游二次创业,助推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和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世界顶级旅游品牌的一张靓丽名片。同时,通过品牌效应,促成生态文化旅游与科考旅游有机结合,促进玉溪旅游文化产业提档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咬住目标不放松八年漫漫“申遗”路
化石宝库帽天山一经问世就牵动着世人的视觉神经。2004年,针对帽天山矿企密布的现实,国务院温总理及时作出了三个重要指示:“要保护澄江化石群,保护世界化石宝库,保护这个极具科学价值的自然遗产”。
接到温总理的重要批示后,玉溪各级政府紧急联动,多管齐下,7天内全面关停帽天山附近的14个采矿点。同时,筹资4214万元实施周边地区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工程,先后对8个重要的采矿点进行恢复治理,植树600多亩,退耕还林130多亩,修拦沙坝8座,完成了帽天山景区与抚仙湖景区连接的10.78公里绿色走廊建设。完成了洪家冲和跨马——帽天山2个地质剖面标识系统工程及澄江化石地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建设,有效地保护了古生物化石资源,极大地改善了保护区生态环境。
就在2004年,玉溪启动了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与国家部委的积极主动协调,争取到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同时,全面启动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相继完成了《澄江化石地帽天山保护区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和帽天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子规划,健全完善保护地核心区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措施,确保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共赢”。
2010年,申遗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题听取了市政府的工作汇报,成立了由刘平副省长为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6月和11月,刘平副省长、高市长两次率队,向国家住建部汇报申遗工作,市县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五次进京协调、请求支持和帮助。特别是高市长在全国人代会期间致信温总理,汇报澄江动物化石地保护现状和申遗工作,引起了温总理和国务委员刘延东的高度重视,并就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为申遗工作的快速推进注入了强有力的“推进剂”。
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近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申遗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11年1月14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提交了云南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材料,标志着澄江化石地正式成为2011年中国唯一向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的项目,申报工作实现了由地方意志向国家意志的转变。今年2月,澄江化石地申报材料通过了世界遗产中心的技术性审查。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派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对澄江化石地进行世界自然遗产实地考察评估。2012年6月,将提交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
环境整治见成效全面推进“申遗”工作
今年是申遗工作的攻坚之年,玉溪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高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澄江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成员的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环境综合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申遗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现场专题会、调研会、推进会,对申遗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并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周督查专报制度,强化整治工作的督查指导,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玉溪市人大高度重视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将申遗工作列为2011年重点督查工作,推动了申遗工作的有效开展。国家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省住建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非常重视申遗工作,多次派出调研组到澄江指导帮助申遗工作。目前,紧紧围绕9月下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对澄江化石地进行实地考察评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制订了实施方案、确定考察线路。在邀请申遗专家组相关专家多次实地踏勘、反复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国际专家在提名地范围内的评估考察线路,围绕国际专家考察线路,在提名地范围内全面、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全民参与。在各类媒体上开辟了申遗宣传专栏,各级各部门层层召开动员会和群众会,精心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努力使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在县内家喻户晓。处于核心区的海口镇和九村镇,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挨家挨户上门动员,让当地群众知晓申遗工作,掌握申遗有关知识,取得群众对环境整治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快速推进,成效显著。按照申报一次成功的要求,市政府统筹领导、市直部门联合行动、澄江县负责组织实施。市县两级投入3800万元整治经费,举全市之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拱洞山片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平整土地面积4.09万平方米,覆盖耕植土并植草9.56万平方米,租用耕地并植树38.8亩;完成化石地核心区、缓冲区及专家考察线路内757.9亩荒山和疏林地的造林绿化工程,撂荒耕地并植草119.3亩,完成帽天山水库坝体治理工程;化石剖面修整及专家考察步行小道修建、博物馆改造、国家地质公园界碑搬迁、管理用房硬件设施建设等保护管理设施项目工程基本完工;拆除啰哩山村有碍观瞻的房屋6座,完成砖墙外观改造2635平方米、土墙外观改造1172平方米、围墙青砖瓦帽302米、外墙涂料3443平方米、青砖门套48平方米,布置了专家座谈室;修复改造专家考察路线公路路面12.58万平方米;对县城及周边有碍视觉损害、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堆放物、废弃物进行了拆迁、清除和改造,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四项措施护航借“申遗”打造靓丽名片
下一步,玉溪市政府将着重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紧紧围绕《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方案》和申遗专家组的意见,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的扫尾验收和查缺补漏工作、再接再厉巩固整治成果。二是在申遗专家组的指导下,进一步细化完善国际专家考察线路和接待方案,扎实做好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继续加大申遗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申遗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申遗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加大向上的衔接、沟通、汇报力度,尽快争取召开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尽最大努力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
同时,借助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难得的机会和遗产地这一靓丽的名片,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帽天山旅游科考资源,如何更好地助推抚仙湖一星云湖生态建设,如何更好地促进玉溪乃至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积极做好研究。(责任编辑:曹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