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浡泥国王墓

日期:2016-08-29  访问量:6401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

     

      “海上丝绸之路”发轫于秦汉,延绵2000年,是联接古代中国与中亚、波斯以及欧洲、非洲和东北亚地区的海上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大动脉,是古代中国与域外远距离贸易的唯一通道,也是名副其实的跨文明的文化线路,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浡泥国王墓就是其中之一。

      距今约600年的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的陵墓坐落在古都南京的南郊石子岗上。外国国王安葬在中国土地上的实例,目前国内仅存两处,其中一处便是浡泥国王墓。

      浡泥国即今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文莱苏丹国,自古以来我国对文莱的称呼曾有:婆利、勃泥、浡泥、婆黎、孛泥、佛泥、文莱等。

      关于古文莱的正式记载最早见于《南史》,“是岁,初作宫城门三重楼及开二道。宕昌国遣使朝贡,婆利国贡金席。”中国与文莱官方交流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书》,“八月辛丑,老人星见。扶南、婆利国各遣使献方物。”“秋八月辛酉,作二郊及籍田并毕,班赐工匠各有差。甲子,老人星见。婆利、白题国各遣使献方物。”

      隋以前,由于航海技术的落后等原因,中国和文莱的交往并不频繁。隋以后中文关系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文莱多次以官方名义前来朝贡。唐亡后,中国进入封建割据的动乱年代,双方之间的关系开始中断。直到公元10世纪末,中国与文莱才恢复友好往来。

      据《宋史》记载,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勃泥国王派遣使者向宋朝进献礼物,并递送国书,表示愿意与宋朝建立密切的贸易关系。此后,勃泥曾多次来宋进贡。勃泥“俗重商贾”,与宋朝的民间贸易往来也很频繁。到了公元14世纪,文莱由于被满者伯夷帝国征服,两国关系被迫中断。

      明初,在朱元璋、朱棣两代皇帝的大力倡导和浡泥国王马哈谟沙、麻那惹加那乃及遐旺三代国王的共同努力下,明王朝与浡泥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进入高潮。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领其王妃、子女、弟妹、亲戚、陪臣等一行150余人来华。当访问团到达福建时,明成祖派遣中官杜兴等前往福建接待他们,并命令所经过的地方都要设宴招待。到达南京后,明成祖更是“优待礼隆,赐予甚厚”,亲自在华盖殿和奉天门设国宴招待,并将他们安置在会同馆居住,每日命令一位大臣接待,派中官专门安排食宿。一个月后,浡泥国王忽然染疾。在治病期间,明成祖命太医善药调治,派中官前往问候,早晚不断。国王终因病情严重,医治无效,于同年十月逝世,年仅28岁。临终前,他对不能报答明成祖的盛情接待深感遗憾,嘱其子“入拜谢天子,誓世世毋忘天子恩”,嘱其妃将其“体魄托葬中华”。明成祖对浡泥国王的不幸病逝深感悲痛,随即宣布辍朝三日以致哀,“遣官祭之,赙以缯帛”。太子及亲王也都派人前往祭奠,并根据其遗愿,“命工部具棺停明器葬于安德门外,树碑神道,求西南夷人之隶籍中国者守之,立祠于墓,命有司岁于春秋用少牢祭之”。同时,明成祖还赐麻那惹加那乃谥“恭顺”,命其子遐旺继承王位,派中官张谦、行人周航护送他回国,并同意他们的要求,让张谦、周航“留镇一年,以慰国人之望”。

      浡泥国嗣王遐旺为了报答明成祖的恩情,在永乐八年张谦与周航回国时,派遣其叔蔓的里哈卢等180人前来朝贡、谢恩。永乐十年,遐旺国王亲自偕其母、妻等来华访问,明成祖同样以最高的礼节接待他们。遐旺国王在南京祭奠其父坟墓,第二年辞归。

      石子岗上的墓园环境幽静、林木苍翠,各项文物古迹修复如故。进入陵区是文物保护标志碑,龟碑背负“浡泥国王恭顺王墓碑”。从陵区正门通往陵寝的神道呈弧形,两侧为相对的石像。如今,这座掩映在青松翠柏中的浡泥国王墓成为中文两国历史上友好关系的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201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