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物止震之殇 “中国式抢救”世界回响
日期:2011-05-07 访问量:5366 文章来源:Admin
“5・12”汶川大地震重创巴蜀文化遗产。在汶川县文物管理所内,国家一级文物瓦司差役碑被地震摔成7块,面对一个个被埋羌寨,外界不禁担忧“4000年禹羌文化或成绝响”。
为此,中国文物界启动有史以来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行动。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6日披露,“截至2011年4月底,已基本完成‘用3年左右时间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的目标”。
曾因地震严重受损的都江堰二王庙已于上月21日重新开放,首日接待游客数量与震前同期相比激增86%,很多参观过的游客感慨:“今天的二王庙和从前的一样。”
诚然,修缮后的建筑群至今仍依稀可见地震的痕迹,不过修复中七成材料采用原构件,且无论新做或修复,都经做旧处理,这令修缮后的二王庙呈现当年的古朴风采,就像都江堰文物局副局长樊拓宇所言:“看的就是老人脸上的皱纹、将军身上的伤疤,修旧如旧。”
数据显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共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1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大量的文物保护点受到不同程度损毁,152处博物馆、文管所、文物库房等遭到破坏,包括420件珍贵文物在内的4100多件馆藏文物受损。
为此,12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文物系统科研机构、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集体倡议,向灾区开展技术援助。
经过3年文物抢救保护,都江堰古建筑群、理县桃坪羌寨、梓潼七曲山大庙、江油云岩寺、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等重新焕发生机。如今,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列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294个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项目中,完成项目237项,完成率为80.6%;完成投资额为23.09亿元人民币,占国家核定资金的87%。
尤其是在地震中遭受重大损失的藏羌文化遗产,如理县桃坪羌族碉楼与村寨等,文物工作人员坚持在施工中采用传统材料,恢复了上述建筑的传统形制,并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民族营造技艺资料,成功“挽留”羌族这个古老民族不灭的记忆。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主席古斯塔夫、秘书长本尼迪克等中外专家在实地考察后,对中国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给予高度评价,“四川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作法和经验应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全世界的同行也应该积极向中国学习”。
面向未来,未雨绸缪的单霁翔更希望文物系统不仅要会“救”,更要会“防”,“应该全面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加强预警、制订预案,提升文化遗产防灾减灾技术含量。”(责任编辑:曹凤娇)
为此,中国文物界启动有史以来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行动。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6日披露,“截至2011年4月底,已基本完成‘用3年左右时间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的目标”。
曾因地震严重受损的都江堰二王庙已于上月21日重新开放,首日接待游客数量与震前同期相比激增86%,很多参观过的游客感慨:“今天的二王庙和从前的一样。”
诚然,修缮后的建筑群至今仍依稀可见地震的痕迹,不过修复中七成材料采用原构件,且无论新做或修复,都经做旧处理,这令修缮后的二王庙呈现当年的古朴风采,就像都江堰文物局副局长樊拓宇所言:“看的就是老人脸上的皱纹、将军身上的伤疤,修旧如旧。”
数据显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共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1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大量的文物保护点受到不同程度损毁,152处博物馆、文管所、文物库房等遭到破坏,包括420件珍贵文物在内的4100多件馆藏文物受损。
为此,12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文物系统科研机构、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集体倡议,向灾区开展技术援助。
经过3年文物抢救保护,都江堰古建筑群、理县桃坪羌寨、梓潼七曲山大庙、江油云岩寺、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等重新焕发生机。如今,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列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294个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项目中,完成项目237项,完成率为80.6%;完成投资额为23.09亿元人民币,占国家核定资金的87%。
尤其是在地震中遭受重大损失的藏羌文化遗产,如理县桃坪羌族碉楼与村寨等,文物工作人员坚持在施工中采用传统材料,恢复了上述建筑的传统形制,并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民族营造技艺资料,成功“挽留”羌族这个古老民族不灭的记忆。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主席古斯塔夫、秘书长本尼迪克等中外专家在实地考察后,对中国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给予高度评价,“四川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作法和经验应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全世界的同行也应该积极向中国学习”。
面向未来,未雨绸缪的单霁翔更希望文物系统不仅要会“救”,更要会“防”,“应该全面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加强预警、制订预案,提升文化遗产防灾减灾技术含量。”(责任编辑:曹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