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11-12

湖南三项目申遗力争零突破

记者2日从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文物外事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位于内蒙古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已被列入2012年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而我省目前有三处文化遗址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申遗考察范围,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  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介绍,我国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目前已有41个项目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包括世界文化遗产29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
05
11-12

专家提“遗产廊道”概念 建大运河地区协作机制

社科研究助力大运河“申遗”  中国大运河“申遗”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现在,这一工作已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各地报道不断。照申遗时间表,2012年9月完成大运河申遗文本提交预审,2013年8月前所有申遗点段完成准备工作并接受国际专家的现场评估,力争使大运河在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中,大量社会科学工作者投身其中,用扎实严谨的研究为申遗贡献智慧。  “京杭大运河”更名“中
02
11-12

推进名城复兴 彰显古都魅力

11月26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雅安莅同就云冈石窟大景区建设、部分古城保护修复工程和园区建设等进行调研。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高山参加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市委常委、秘书长赵向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维平等陪同调研。  王雅安一行首先来到云冈石窟大景区,从独具北魏风情的山门开始,王雅安细致地观看着包括山堂水殿、云冈陈列馆在内的每一处景致。王雅安说,云冈石窟治理得很好,他曾经在大同生
02
11-12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寺院遗址印证当年佛教繁荣景象

位于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的云冈石窟,吸引著一批批中外游人慕其盛名纷至沓来。但在1500多年前北魏王朝,武周山并不单只有石窟坐落于山脚,在石窟所在的山顶,寺庙林立,生活著人数众多的僧人。晨起,僧人们有秩序的拿著水桶去水井旁打水洗漱,他们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到寺庙诵经,诵经之余,他们会到铸造工场打一些日常用具,在特殊的佛教圣日,他们还会集体到山脚下的石窟膜拜。  记者今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 云冈石
02
11-12

大足千手观音抢救保护工程受专家肯定

近日,国家文物局检查调研组专家组一行来到大足,通过在宝顶山现场调研、查看资料、听取汇报,对大足石刻保护工程阶段性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调研。包括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实施阶段工作、宝顶山大佛湾窟檐岩体抢救性加固保护工程前期试验工作在内的多项工作,均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重点检查调研内容,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更是备受专家们的赞赏,大家对工程进度、修复效果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02
11-12

武夷山奏响快乐节奏:121 一切从这里出发

由武夷山景区管委会、武夷山市旅游局、武夷山市旅游协会联合主办的“慢步武夷山 快乐121”活动今日在武夷山景区隆重启动,一场快乐的慢步聚会在武夷山被吹响:121,一切从这里出发。  “121”是“慢步武夷山”的符号,“121”同时也是指12月1日,这个日期对于武夷山来说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同时被武夷山定为该日为“慢步日”。  1999年12月1日,武夷山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列入《世界自然
01
11-12

闽越王城的守护者 历史文化名村武夷山城村探访

城村,坐落于武夷山闽越王城遗址北侧,傍闽越王城而建,也因王城而得名。村口门楼上的“古粤”砖雕,字体古朴苍劲,显示着城村与城址的深厚渊源。有位文史专家曾评价说:武夷山能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城村以及闽越王城遗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2007年,城村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11月22日,在城村年轻的文化协管员刘秀骞的陪同下,记者徜徉于城村的主街、小巷、宗
01
11-12

茗山生态茶 飘香武夷山

“缘聚武夷,茶和天下”, 茗山生态茶飘香第五届武夷山茶博会,为促进海峡两岸携手发展茶产业,合力打造茶品牌,共同弘扬茶文化,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做出贡献。  25日,由省政府、国家有关部委和台湾有关方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茶节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市开幕。本届茶博会坚持节会一体的办展方式,注重经济属性、商业运作、工作实效,彰显“武夷茶道”精髓,发挥福建茶旅资源优势,抢
01
11-12

颐和园概中国园林建设借鉴

颐和园集中表现了清政府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水平  在现存的皇家园林中,颐和园并不算是最大的,避暑山庄应该是最大的,但是保护最完整的却是颐和园。大家都知道当年颐和园被英法和八国联军烧毁过,但是从现存的角度来讲它是保存最完整的。有一些当时被烧毁的遗迹并没有恢复,但是整体上的山水格局和整体布局,基本上体现了它当时的原貌。从园林艺术成就这点来看颐和园应该是比较典型的。  中国园林现按照风格划分,有北方的
30
11-11

圆明园重建之争波澜再起

微风过处,枝上残叶寥寥,圆明园在初冬的阳光下有几分安寂。近日,这处已经存在151年的废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日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一份“关于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题调研工作情况暨对市政府议案办理和专项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的说明”,该说明涉及圆明园恢复重建的研究论证工作。一时间,有关圆明园是否重建的讨论波澜再起。  就此,记者采访了圆明园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她告诉记者:市人大
30
11-11

福建永定县三个月捧回三项国家级荣誉匾牌

从今年9月9日到11月29日仅3个月时间,福建永定县捧回了三项国家级荣誉匾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位于福建西部的客家山城永定县,境内保存各式各样的土楼多达2.3万余座。为把客家土楼为龙头的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永定县从2009年开始启动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先后投入15亿元用于景区旅游公路、景区景点、酒店
30
11-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改造提升工程

省委、省政府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改造提升工程确定为我省转型综改首个重大标杆项目,这既是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我省将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五个五台山”和把五台山建设成为世界驰名、中国顶级景区为目标,遵循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五台山世界遗产提名地保护与管理规划,以遗产资源保护为前提,以整体品味提升为主线,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经济
29
11-11

重云塔下巧建“吴韵山居” 苏州园林亮相重庆园博会

20日从山城重庆传来消息,苏州古典园林“吴韵山居”亮相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该园由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历时一年多精心打造而成,巧妙借景的造园手法、精雅秀美的园林景观,成为本届园博会的一大亮点。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风景园林与花卉盆景行业盛会,在全国乃至国际园林界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昨天开幕的第八届园博会的主题是“园林,让城市更加美
29
11-11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志》出版发行

近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志》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编撰完成,历时6年。  该书通过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全面记述了丽江古城的历史和现状,把丽江古城立体地、清晰地展现给读者,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为一体的资料文献。这部书的出版,进一步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文库,为丽江古城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权威、全面的文献资料。(责任编辑:曹凤娇)
29
11-11

世界遗产名园行——画家杜璞写意何园

11月27日,扬州何园到访一位特殊的画家——杜璞。杜璞扬州之行为期两天,除了何园、个园,他还到访了小盘古。据介绍,此次杜璞艺术江南名园行由著名油画家杜璞与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合作进行,扬州园林的作品将被收录在他的《江南名园录》中,作为世界遗产名园行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将于明年在上海、苏浙地区展出。本网记者对这位热爱扬州园林的画家进行了专访。  据了解,杜璞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系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