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11-11

“731遗址” 舆论纠结的申遗话题

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和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先后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哈尔滨市一批致力于“731遗址”研究的专家学者萌生了为“731遗址”申遗的想法。  去年,获悉我国2013年申报世界遗产名单出现空缺后,哈尔滨市政协文史委、市农工党、市社科院联合提交了《加快推进哈尔滨市731部队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步伐》的调研报告并呼吁:加快“731遗址”申遗,让哈尔滨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和平都市。但是
04
11-11

开平碉楼“求认养”要慎行

碉楼“求认养”要谨慎再谨慎,仅靠专项基金会担起管理责任,动态持续跟踪是远远不够的,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地方性法规,探讨更加可行的保护与开发方案,才是应有之义。  日前,中国保护华侨文化遗产(碉楼与村落)工作汇报展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平碉楼与村落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也就此正式向社会招募开平碉楼的“认养人”。据悉,今年10月22日,由该专项基金管委会制定的《关于已托管的碉楼与村落认养
04
11-11

中国丹霞景区正式领取“世界自然遗产”身份证

包括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在内的中国6处丹霞地貌型景区31日正式领到了“世界自然遗产”身份证。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0月31日在广东韶关联合举行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授牌仪式。  当日下午,由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中国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和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现任主席迈克尔·克罗泽共同为中国丹霞6处世
31
11-10

百名中英学生模拟世遗大会

一场由中英学生模拟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周四在苏州外国语学校上演,来自英国巴斯地区的44名学生与苏州、扬州两市的50名中学生就达尔文故居、京杭大运河等中英遗产作为申遗项目,展开陈述和答辩。虽然是模拟大会,然而高度仿真。  参加模拟大会的中方学校有苏州外国语学校、新区一中、苏州中学园区校和星海实验中学,另有来自扬州的扬州大学附中,而英国的巴斯地区共有5所中学参会。当天两国10所中学的学生锁定的申遗项目为英
31
11-10

江西发现5000年前古土城遗址 拟申报世界遗产

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副馆长黄水根28日向记者透露,筑卫城遗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发掘工作已于本月启动。筑卫古城位于长江流域赣江下游,面积14.7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土城。当地文物单位已经着手编写资料,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黄水根告诉中新社记者,筑卫城遗址位于长江流域赣江下游的清江盆地,是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的遗址,也有青铜时代的遗存,距今已有5000多年。古城遗址距樟树城区
31
11-10

“中原经济区成国策 洛阳机遇看过来”之五:打造大遗址保护展示精品示范工程

【指导意见摘登】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做好洛阳、安阳、郑州、开封等地的遗址保护和利用,探索大遗址保护机制。依托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洛阳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我市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未来5年建成3到5处国家考
31
11-10

多国专家粤北纵论广东丹霞地貌 探讨保护与开发

来自中国、新西兰、波兰、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名地质专家和学者,28日聚集在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广东丹霞山所在地韶关市,交流丹霞地貌的研究成果,探讨丹霞自然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    参与研讨的专家包括,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现任主席迈克尔·克罗泽、副主席皮特·米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代表保罗·丁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弗朗茨·沃
31
11-10

承德 激活历史文化 增添旅游魅力

“白天逛避暑山庄,晚上看康熙大典。”这是今年6月以来到承德旅游的最大亮点,也彻底消除了游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尴尬,从而为承德旅游带来“井喷”景象,更让承德人看到了“文化效益”的前景。1-9月份,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33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32.3%。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更是承德发展休闲旅游的主角。” 承德市委书记杨汭介绍,近年来,承德“旅游
28
11-10

澄江帽天山化石地 中国唯一的化石类申遗项目

澄江帽天山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进入了全面迎检阶段。帽天山化石地“申遗”,中国唯一的化石类申遗项目。如能成功,将填补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的空白。  9月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将到澄江化石地帽天山进行实地评估考察,考评结果将提交到明年初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表决。因此,这次考评,是决定澄江化石地帽天山能否申遗成功的关键。为了迎接大考,今年4月以来,澄江县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入资金
28
11-10

石林、武隆、荔波三个世界遗产地齐聚石林 世界遗产要以旅哺农

戴上“世界自然遗产”的桂冠,是不是就可以坐享其成?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怎样才能保护好这个“金字招牌”呢?10月25日,云南石林、重庆武隆、贵州荔波三个世界遗产地在石林举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2011年年会,就“以旅哺农”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共同约束保护喀斯特自然遗产。  “金字招牌”带来滚滚财源  2007年6月,石林与贵州荔波、重庆武隆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以
28
11-10

荔波世界遗产顺利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轨道

10月25日,记者从荔波县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获悉,该县2007年6月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一员以来,在省政府每年拨给1000万元,作为遗产地保护项目专项资金之下,始终不渝地采取措施,在加强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确保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一手探索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双赢的有效途径,一手挖掘民族文化瑰宝,丰富遗产地文化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把世界遗产保护引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
28
11-10

从历史名词到文化遗产 蜀道申遗须过“三重门”

文化线路是近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古蜀道是中国古代建造时间早、存在年代久、跨越朝代多、沿用时间长、线路艰险复杂的古交通要道,在我国古代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军事和交通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两旁及附近与道路有关的古遗存、遗址、遗物、古建筑物、古居民点等,使蜀道更具厚重感、丰满感及立体感。作为一条聚满了历史文化珍宝的“
25
11-10

江郎山日益凸显世遗影响力

2010年的8月2日,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浙江江郎山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遗产。  如今,江郎山上,慕名前来的游客川流不息。山还是那座山,但变化显而易见。申遗成功以来,江郎山的保护、管理、开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一年来,江郎山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要求,进一步强化“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
25
11-10

西湖申遗成功的昭示

2011年6月24日晚北京时间11点55分,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不仅圆了杭州人的“世纪梦”,也从多方面昭示着西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昭示了西湖的实力。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成功申遗必须符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六大标准之一,这六大标准是:创造价值、交流价值、见证价值、典范价值、环
25
11-10

从扫沙子起步的世界遗产保护

与前两任院长常书鸿、段文杰的画家身份不同,樊锦诗是学考古学出身。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谈到樊锦诗的时候,总是更加关注她在文物保护上取得的成就。而在这一点上,樊锦诗和她的同事们的确是值得骄傲的。  在深圳展出的“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在华美震撼的艺术品之外,还专辟出一个展厅着重展示壁画保护与修复背后的故事。让观众了解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虫灾侵害,曾濒临坍塌的石窟,曾一度剥落的壁画,能够保存至今依然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