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10-12

山西省首次招募考古志愿者 守护身边的文化遗产

“我自愿申请成为一名光荣的山西考古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积极友爱,不计报酬,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为山西考古及文化遗产事业贡献力量。”  随着从参与活动的百余名公众中遴选出的15名志愿者激昂的宣誓,日前,山西诞生了首批公众考古志愿者,为期4天的“山西考古文化周”公益活动也画上了圆满句号。  守护身边的文化遗产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室主任郑媛介绍,此次招募的15名志愿者,
09
10-12

内蒙古自治区新拨专款保护发掘元上都遗址

为加强元上都遗址保护、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从2010年11月起新拨4000万元专款,用于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和考古发掘。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游牧民族建立的为数不多的都城之一。元上都自1260年忽必烈建成,历经11帝100余年,在元朝末年农民起义中被焚毁。  为了使元上都遗址早日跻身世界文化遗产行列,2010年9月,国家文物
09
10-12

合力保护我国水下文化遗产

日前,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海洋局在京签署“关于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框架协议”,今后,双方将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战略与规划、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遗产管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执法等方面共同保护我国水下文化遗产。。  据悉,两局将联合加强水下文化遗产日常巡航和监测监控工作,防范各类海洋开发活动对水下文化遗产造成破坏。下一步两局将在我国沿海海域和南海积极选择具有示范性、紧迫性的试点项目,并逐
09
10-12

林芝“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近日正式开馆

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林芝地区“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于近日正式开馆,到林芝旅游的游客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位于于林芝地区八一镇附近的尼洋河畔,是一座高39米,建筑面积2829平方米的五层塔式建筑,因坐落在尼洋河旁,得名尼洋阁。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共分为14个展厅,分别从民族服饰、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和林芝大地上遗留下了新石器时代石器、林芝摩崖石刻等多
09
10-12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组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0年12月6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组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先生、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专家组组长王丹华先生、北京市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原所长、首席研究员王世仁先生、承德市文物局高级工程师张生同先生等18位专家和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陆琼、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处长唐炜等同志出席会议。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承德市政府副市长贾玉英出席会议并致辞。承德
09
10-12

专家建议世遗景区取消门票

昨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中国旅游发展论坛”,论坛上,针对各地景点申遗成功后门票大幅涨价,有专家建议“世界遗产景区取消门票”。  据了解,自1985年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到今年8月“中国丹霞”地貌和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我国已经有40项世界遗产。不少景点在成为世界遗产后大幅度提高了门票价格。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提出,所有列
09
10-12

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景区搬迁户将入装彝族第一村

昨日,石林县举行五棵树村整体搬迁安置选房抽签仪式,首批278户村民已完成抽签选房,将于本月内入住新建的“彝族第一村”,占总搬迁户的66.03%。  为有效保护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贯彻落实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充分打开石林旅游和五棵树村科学发展的空间,自2008年起,石林县累计投入3.9亿元建设“彝族第一村”,实施五棵树村从石林景区整体搬迁工作。新建成的“彝族第一村”位于石林大道沿线,距石林景区1公
09
10-12

东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和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大遗址数量多、面积大,仅周秦汉唐四大遗址总面积就多达108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经费缺口大,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特别是遗产保护区内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有些人甚至对文物保护产生抵触、怨恨情绪,例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8
10-12

《中国的世界遗产》电话卡集:小卡片里大世界

翻开刘炳义先生编著的《中国的世界遗产》专题电话卡集,犹如推开了时空之门。从“北京人”遗址的神秘,到万里长城的宏阔,从温婉的江南园林,到苍茫的敦煌戈壁……这些文化历史的精彩片段就浓缩在一张小小的电话卡上,真应了佛家的一句话“纳须弥于芥子”了。  在这本《中国的世界遗产》电话卡集中,刘炳义先生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等五个序列,分门别类,精
08
10-12

走进“活遗产”,亲历文明的延续

在行者的路上,探访的景点是否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也许并不是旅行的标准,然而在游程中,与“世遗”有关的景点,却常会给人留下更多的回味,毕竟能够进入《世界遗产目录》,表明其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景观必定在同类中是具有典型性及代表性的。世界遗产被称为人类的记忆,人类保护遗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记忆,而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世遗”并不是封存起来的“宝物”,它们不是博物馆,也不是禁止入内的保护区,它们就在当地人的生
08
10-12

墨西哥31处世界遗产保护特色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墨西哥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前殖民时期的古迹以及殖民时代的遗存。截至2010年8月,墨西哥共计拥有31处世界遗产,是美洲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墨西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手段,很值得我们学习。  参观门槛低:  最高门票不足30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赵晓晖老师已在维拉克鲁斯大学担任对外汉语教师有一年,对墨西哥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深有感触。他在接
08
10-12

自然遗产保护法草案引争议

近日,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举办专家研讨会,有关自然生态保护国家层面立法相关问题再次引起记者关注。  此间研讨者面对的是已易稿十余次、数度更名之后的《自然遗产保护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今年3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已就此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有关专家对该“意见稿”表示出极大的失望,认为我国急需的是一部统领自然生态保护的基本法,但“意见稿”定位不高,上升不到一个法的范畴
08
10-12

环渤海及北京周边地区欲联手打造世界遗产游

环渤海及北京周边9省、区、市和中国十大主要热点旅游城市的旅游部门人士6日聚集在此间,共商大计,欲联手打造世界遗产游专项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此届会议旨在促进环渤海及北京周边9省(区、市)和中国10个热点旅游城市的全面合作,实现旅游资源、产品、市场、信息、客源和利益共享的战略目标。   主办者称,此次会议除做好目前各地的世界遗产游线路外,还将共同开发多条古都古城专项旅游线
08
10-12

国家级贫困县举债2亿元申遗后的发展隐忧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举债申遗成功后,该怎么办?  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荣膺“世界自然遗产”,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荔波县,作为遗产所在地之一,旋即被媒体披露其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为了申遗,地方举债约2亿元。荔波的世遗元年,2008年,荔波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规定“倾力打造旅游主导产业”;县城定位也跨越式地提升为“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产业发展依旧遵循“适度负债”的模式,着力资
08
10-12

20世纪遗产留住开封的百年记忆

核心提示:“此次普查共调查登记文物1788处,其中新发现1512处,复查276处。”这是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布的统计数据。记者了解到,在这次普查中,名人故居和传统民居、近现代优秀建筑、近现代水利设施、公用设施、宗教建筑和近代教育建筑等20世纪遗产作为普查工作的重点和亮点,被列入文化普查范围,并开展了有效的保护。   20世纪遗产:不断走向成熟的文化遗产概念   20世纪遗产作为一个新型文化遗产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