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1-04
增加群体社会责任感才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健
4月15日至18日,“历史文化名城的继承与发展—— 历史与建筑对话论坛”在北海。陈建功、邓友梅、叶檀、舒婷、赵丽宏、张笑天30多位中国著名作家、经济学家、学者在论坛上进行主题演讲。 去年12月,北海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北海市委市政府为此请来了全国各地著名学者对此考察和提出真知灼见。记者在17日的论坛主题演讲会上听取了这些学者们的观点。 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学者提
19
11-04
申遗 要“面子”也要“里子”
据《人民日报》报道,从今年4月起,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并争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申遗热”方兴未艾,这无论对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加文化遗存地的社会知名度,还是对于增强国人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提高文物保护的自觉性,都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申遗热”的背后,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
18
11-04
泰山东岳庙会岱庙启会
4月17日至21日,以“登泰山·保平安”和“逛东岳庙会·祈平安福贵”为主题的2011年泰山东岳庙会将隆重举行。届时,从遥参亭开始,沿着岱庙、红门、中天门、南天门到后石坞这条登山的千年古道,20项庙会活动将全面展开,使游客和市民在浓郁的民俗风情中,尽情享受到文化的盛宴。 今年的东岳庙会由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也是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三届东岳庙会。泰山景区按照把泰山建
18
11-04
“客家土楼与两岸文化交流”论坛在永定举办
17日,来自海峡两岸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以“客家土楼与两岸文化交流”为主题进行了探讨;专家们表示,以客家土楼为载体的客家文化一直都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岸应该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经贸交流。 当日,由两岸客家研究院主办的 “客家土楼与两岸文化交流” 论坛在福建省永定县举行。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前主委、海基会顾问李建荣,台湾桃园县文化基金会执行长胡鸿仁,台湾
18
11-04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今起整容 受34种病害折磨
今日上午10时,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国宝”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将在大足宝顶山石刻现场举行启动仪式,也标志着2011年“国际古迹遗迹日”中国区活动拉开大幕。 今日上午,总投资3亿元的大足石刻博物馆奠基仪式也将举行。预计两年后建成,将成为新景点。该项目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约28500平方米。 千手观音害病34种 据专家首次披露,专家组按照国际标准,综合应用了很多现代科技手段对
17
11-04
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彰
由清华大学主办的“都江堰“5.12”地震灾后世界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伏龙观修复,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颁奖仪式16日在京举行。 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介绍,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世界遗产的都江堰伏龙观受到严重破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舟教授率领的团队是最早进入灾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设计队伍之一,承担了以都江堰伏龙观和二王庙为代表的一批震后重大文化遗
17
11-04
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圆满闭幕
汇聚当今国内一流民乐演奏家,完美演绎刘天华、阿炳两位艺术大师艺术创造,为市民奉上一场精彩听觉盛宴,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节闭幕式暨《刘天华阿炳作品音乐会》16日晚举行。市长、吴文化节组委会主任毛小平宣布“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节闭幕”,为期一周的吴文化节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徐沛东,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江苏省老领导、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顾浩
17
11-04
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启动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
16日上午,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韶关丹霞山举行启动仪式,开展为期一周的第42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 4月22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丹霞山围绕“珍惜地球资源,保护世界遗产”主题,开展宣传丹霞地貌,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启动仪式活动现场,来自韶关学院的100多名学生和众多游客热情高涨,除兴致勃勃参观了地质
16
11-04
数字考古国际会议首次在亚洲召开
第39届数字考古国际会议15日在北京开幕,这是这一会议自1973年于英国召开以来首次在亚洲举行。 据了解,数字考古国际会议是国际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应用领域的顶级会议,其创建旨在鼓励和促进考古、计算机、数学和艺术等多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推动数字考古领域的研究与合作,促进数字考古技术向纵深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少同国际交流的意识,因此前38届会议均在欧美发达国家举行,而且很少
16
11-04
从文物到文化遗产
两千七百年来,文物概念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自有史记载以来,“文物”一词最早出现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当时各诸侯国日益强大,周王室逐渐势微,礼仪制度正处于礼崩乐坏的危险边缘。在这种背景下,“重德守礼”成为各国君臣之间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左传·桓公二年》记载鲁国大臣臧哀伯规劝桓公的一段话中提到:“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其中的“文物”代表礼乐、典章
15
11-04
文化遗产不可打造
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常听到打造的说法,所谓打造,离不开“打”和“造”。几十年来,在追求地区生产总值的潮流里,在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文化遗产被打掉得太多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今天还拥有多少令人骄傲的文化遗产呢? 长期以来,一方面为眼前利益不计后果地打掉真正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在不停地争先恐后地造就假的文化遗产,形成赝品泛滥的奇观。更有不少文化遗产被打造得半真半假、不古不今。
14
11-04
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须弥福寿之庙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4月7日,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要项目之一——须弥福寿之庙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概算投资2319万元人民币。该工程开工标志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据了解,整个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保护工程准备用5年的时间来全部完成,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亿元人民币,汇集中国33名顶级专家参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出席启动仪式并表示:须弥福寿之庙工程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工程
14
11-04
都江堰震后首次清明放水 放水节将申报世界遗产
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5日上午在这座千年古堰的渠首隆重举行。今年,延续千年的放水习俗恰逢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三周年到来,因此,今年的清明放水节将成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届放水节。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每年清明这天,人们会举办活动,祭祀李冰父子,并放水入灌渠,宣告都江堰岁修结束,进入春耕生产的季节,同时祈求新的
14
11-04
西湖申报世遗已通过形式审查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10日在无锡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表示,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申报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文本已经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形式审查,2011年6月将在巴林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迎来最终表决。据悉,为了保护好西湖,杭州将出台政策限制进景区游客的规模。 据了解,早在1987年,就有专家提议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1999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为西
14
11-04
国共将领后代发表共同宣言 设基金携手护长城遗产
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9日在北京开幕,多名国共高级将领后代发表了两岸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宣言,以召开展两岸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实体性合作。 本届论坛以“保护长城遗产,弘扬华夏文化”主题,探讨了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机遇,并就两岸如何加强协作,如何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运行机制,达成一致意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宣布启动“长城保护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