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0-03
单霁翔:让文化遗产拥有应有的尊严 成为发展的积极力量
2月22日上午,国家文物局调研组一行在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带领下,来甘肃省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召开文物工作座谈会。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陪同调研,副省长咸辉主持座谈会并讲话。 单霁翔一行首先参观考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兰州黄河铁桥和新建成开放的兰州秦腔博物馆,随后在宁卧庄宾馆召开文物工作座谈会。在听取甘肃省文物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后,单霁翔指出,甘肃是名副
24
10-02
西藏今年将全面启动古籍普查以保护西藏文化遗产
继去年完成了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后,今年西藏自治区将正式启动古籍普查工作。 这是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的信息。文化部等八部门于去年底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文化、民族事务、新闻出版等主管部门,在人员、经费、物资和信息交流以及技术支援等方面,切实加大对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的对口支援和支持力度。同时明确,要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经费中设立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专
21
10-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帮助海地拯救遭到破坏的文化遗产
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8日发表公报说,该组织计划成立海地文化国际协调委员会,协助海地拯救遭受地震破坏的文化遗产。 公报说,教科文组织日前召集该组织成员国以及国际刑警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和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等机构的150多名代表开会,就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遭受地震损害以及成立海地文化国际协调委员会等事宜进行了讨论。 总干事博科娃
10
10-02
韩媒称中国拟参照广岛 为“731部队遗址”申遗
朝鲜日报8日消息,中国计划将日本关东军731部队遗址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该计划正在推进中。 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计划向中国政府提出保护731部队遗址的计划。上月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要求“政府积极出面将731部队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哈尔滨市接受了这一要求。委员会主张,和1996年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圆顶屋
04
10-02
由“中国书法”成功申遗引出的思考
不久前,“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书法值得称颂的一件大事。书法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中国书法作为国粹艺术,历经数千年岁月,长盛不衰。它不仅承载了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而且各个时代的文字演变,也使得书法更加丰富多彩。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重价值,使得中国书法艺术无与伦比,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申遗的成功,既反映了世界文化对中国
01
10-02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一个极重要成员”
新华网联合国1月19日电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一个极重要成员” --专访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博科娃 新华社记者 顾震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日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一个极重要成员,中国在国际文化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博科娃于去年11月份就任以来首次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来到纽约联合国
01
10-02
古建筑保护面临三大误区
近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大伟表示,今后3-4年间北京将投资4亿元推动全市公园中涉藏文物建筑和重要古建筑群的保护工作,这其中包括修缮颐和园四大部洲、香山昭庙、北海万佛楼以及建颐和园须弥灵境等。而近年来,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领域出现了一些争论与误区,造成古建筑保护的混乱。 只保护骨架,不保护血肉 十三陵、天坛、武台山……从2004开始,魏青所在的文化遗产保护研
28
10-01
教科文组织将评估海地历史文化遗产受损情况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月26日表示,海地的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地震中遭到了严重损坏,该组织将帮助海地评估这方面的受损情况,并尽快确定如何采取保护措施。 教科文组织称,现有信息显示,于198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海地北部国家历史公园似乎逃过了地震的劫难。这个历史公园由 19世纪初的一片建筑群组成,其中包括一座王宫和西半球最大的堡垒遗迹。 然而,位于海地东南部的雅克梅勒(J
25
10-01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首次在中国苏州举办
苏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第四十七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代表大会将于五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苏州举行,这是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届时,将有52个IFLA会员国代表和多个国家的风景园林界代表约2000人参加会议。 本届大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主办,主题为“人与天调,和谐共荣共融——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将向世界阐释中国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方向和政策,宣传中国
13
10-01
单霁翔新书《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受业界关注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新著《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在2009年岁末正式出版受到业界关注,这是作者近年推出的第4本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力著。 2009年12月19日,在《建筑创作》杂志社和天津大学出版社举办的以“文化遗产的中国传播”为主题的建筑师茶座上,围绕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新著《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作者与来自京津地区的部分建筑师、媒体人、公务员等不同身份的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08
10-01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
今天下午,上海世博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山西论坛在太原举行。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联络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禹鹏,省委常委、副省长、山西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李小鹏出席并分别致辞。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城市设计与规划系主任DanielBAbramson教授以及其他海内外
04
10-01
200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记忆”
新年将至,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网站上亮出了“节日快乐”的祝福语。在过去的一年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教育活动,让人们在交流中懂得了彼此欣赏,而中国元素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彩的展示引起世人瞩目。 在众多的文化活动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今年5月举行的多元文化节。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世界各国纷纷拿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希望将最美好的一面展
24
09-12
俞孔坚:文化景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珍贵遗产
世界遗产(以下简称记):世界遗产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之间互相影响的文化遗存,即人地关系明显的文化景观。从景观学的内涵来讲,你认为这对UNESCO推广世界遗产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俞孔坚(以下简称俞):自《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于1972年签署以来,就在不断地充实与完善。1992年,第1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并采用了“文化景观”这一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使文化景观正式成为世界遗产的一个
23
09-12
单霁翔:对文化遗产要“心存敬畏”
在22日举行的2009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工作报告中强调:文物工作者要对文化遗产“心存敬畏”,切实维护文化遗产的尊严。 他表示,文化遗产是国家形象的基本元素和主要标志之一。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识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21
09-12
中外专家齐聚苏州 探讨当代博物馆发展使命
今日,苏州博物馆迎来建馆50周年,作为庆典活动之一的“融汇社会生活和城市文明的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此间举行,来自日本、美国、韩国等海内外知名博物馆的多位馆长与专家齐聚苏州,探讨博物馆在新时代的角色和地位。 博物馆要引领城市文化 “博物馆具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是培养城市文化的气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塑造城市文化魂魄的重要推力。”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认为,博物馆以深厚的文化遗产为根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