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11-03
卧龙生态修复:“补”绿大熊猫家园
我省地震灾区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是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的水土保持区、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区之一,但也是中国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 2008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等联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专项规划》,规划工程项目229个,总投资136.79亿元,涉及生态系统修复、环境整治、大熊猫栖息地及自然保护区恢复、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等4个方
04
11-03
世界遗产地阿坝州大力推进生态州建设
一是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加快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森林植被恢复、林地生态监测、自然保护区重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恢复森林植被6.54万亩。启动第二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深入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深化集体林权配套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绿化和园林城市建设。加快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完成83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认真贯彻
04
11-03
易县清西陵景区开展春季植树活动 推出特色树种
保定易县清西陵文物管理处22日透露,为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易县清西陵景区特推出春季植树活动。植树节期间,游人不仅可以欣赏旖旎的大自然风光,还可亲手种下一棵幼苗,为世界文化遗产添一片绿。 据介绍,清西陵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地处革命老区,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在收看了胡锦涛总书记到易县慰问并与乡村百姓共迎新春的新闻后,广大干部职工倍感温暖,表示一定把总书记的要求化作建设和谐景区的强大动力,努力打造世界
04
11-03
清东陵实现全数字高清网络观景平台
近日,国内最先进的全数字、高清、智能网络实时视频观景平台在世界遗产地、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东陵安装落户。目前已成功地完成了安装与上网运行工作,并准备将这套系统接入到清东陵官方网站内。清东陵成为河北省全数字实时高清视频观景平台试点景区之一。 据了解,《映画·清东陵》的网络实时观景平台是国内技术含量最高的,也是首套全数字高清网络观景平台,利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高清智能网络摄像机
04
11-03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即将正式实施修复
昨日,记者从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获悉,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总体修复方案,已于日前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评审。这标志着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即将进入修复实施阶段。 据了解,千手观音造像作为大足石刻中最精美、雕刻工艺最复杂、历史上重修次数最多、体量规模也最大的一尊雕像,在经历了800余年的历史变迁后,现已出现严重的金箔脱落及雕刻风化。 2008年以来,专家们经过大量的前期勘察、试验、研究等工
04
11-03
重庆市大足石刻列入教科书
“大足石刻列入教科书,是我们大足人的梦想。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近日,重庆市大足县政协委员瞿娟得到“大足石刻”已经列入教科书的消息时,兴奋地表示。 瞿娟认为,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
04
11-03
天坛等历史名园综合排查古院墙
近日,北海公园东院墙的倒塌使得公园的安全隐患浮出水面。昨天,天坛、景山、中山、香山等历史名园开始对各自的古院墙进行综合排查。 历史名园的院墙也是古建筑。据市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二环内的公园,天坛南侧、北侧和北海东侧、北侧院墙等是重点排查对象。此外,与居民区或者闹市区交界的小桥、房屋等也将列入排查范围,预计此项工作将在一个月之后结束。 按规定,对于古院墙一般采取传统的用黄土和白灰砌筑的
03
11-03
张家界武陵源区索水河首座橡胶坝成功蓄水
近日,笔者经过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区索溪峪镇喻家嘴大桥时发现,索水河首座橡胶坝成功蓄水,成为武陵源区一道靓丽的水景线。 据了解,喻家嘴索水河橡胶坝为武陵源区首座橡胶坝,是武陵源景区索水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延伸工程,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今年年初竣工。索水河橡胶坝的成功蓄水将增强武陵源城区的防洪防涝功能。 另据笔者了解,今年武陵源区将继续启动索水河综合治理延伸工程,将索水河分段建设多个橡胶拦水坝,打造贯
03
11-03
黄龙景区冬季封闭式保育
经阿坝州人民政府批准,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黄龙沟景区于2010年12月1日-2011年3月31日实施封闭式保育,同时黄龙红岩关索道也在此时间内停止运行,进行设备保养与维护。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牟尼沟风景区已全面做好冬季旅游接待服务工作。(责任编辑:曹凤娇)
03
11-03
阐释“天地之中”理念新作《嵩山行》首发
昨日,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和登封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天地之中《嵩山行》发行座谈会”在郑州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世显出席。 该书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昆叔老先生的新作。全书对嵩山从环境、人文等多角度、多视野进行关联研究和阐释,熔自然与社会为一炉研究中国、中原与嵩山的文明。深入论证了嵩山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根脉性,指出天地之中理念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周昆叔说,该书是
03
11-03
三孔及鲁国古城保护项目同开工
记者从济宁市文物局了解到,国家遗产地孔府及孔庙和孔林、曲阜鲁国故城保护项目已于日前同时开工。 据介绍,曲阜孔府及孔庙和孔林、鲁国故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加强对 “三孔”和鲁国故城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济宁市文物局积极申请保护资金。国家遗产地“三孔”保护项目和曲阜鲁国故城保护项目分别于2007年8月和2008年7月被省发改委正式立项,列入2009年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
03
11-03
海外华裔青少年曲阜观儒家圣地品儒家文化
2010“中国寻根之旅”孔子故里行冬令营的50余位来自泰国、菲律宾的华裔青少年,来到儒家文化的圣地、孔子故里曲阜,参观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孔庙、孔府、孔林,品味儒家文化。 营员们认真参观“三孔”,不时向导游询问有关孔子和儒家文化的问题,感悟儒家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孔庙大成殿前,营员们虔诚地向至圣先师行鞠躬礼;在孔林里, 营员们在孔子墓前礼拜。此次带队的老师表示,这次到曲阜来学习,对帮助
03
11-03
大力拆违 承德力求还避暑山庄景区历史原貌
细心的河北承德市民近日发现,避暑山庄内经营26年的儿童游乐场已拆迁一空,外八庙风景区周边环境也焕然一新。这是承德市“推进三年大变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取得的喜人成果,而其中也饱含着民建承德市委履职的心血。据了解,为推进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民建承德市委已向有关部门反映各种建议50多条。 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
03
11-03
承德避暑山庄清代道路、驳岸保护修缮等工程日前开工
随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顺利推进,日前,避暑山庄清代道路、清代驳岸保护修缮试验段工程、山庄山区消防通道改造试验段工程已完成施工、监理、甲方供材10个标段的招标工作,已于2月下旬开工。 避暑山庄是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汇集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大成,融合了南北造园特色,堪称古典园林奇葩。多年来,因受自然、人为因素的破坏,山庄内园林景观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特别是山庄道路、驳岸损坏较为
02
11-03
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云冈石窟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项目主要完成人:曹继忠 万力 曹文炳 曹亦键 甘向明 宁波 张润平 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水是引起石质文物风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影响云冈石窟雕刻风化的水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雨季时洞窟顶部或北壁的渗水,二是毛细水,三是雨水对外壁面雕刻的直接冲刷,四是凝结水。前三者都有比较多的研究,但关于凝结水的研究一直没有突破。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