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15-04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月19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开展人员培训、展览推介、文创产业开发、品牌营销和信息交流等相关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总监埃尔维·尚戴斯(Herve Chandes)代表双方签字。  签约仪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致辞中指出,双方合作将有益于促进中法文化艺术的交流、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以及国际
23
15-04

提篮桥犹太街区拟申报世遗 将设19个地面标识

在摩西会馆对面,与长阳路一条马路之隔,75年前原犹太难民集聚区内的“白马咖啡厅”将重现。目前地基施工已完成,预计今年10月前可建成。 曾在二战期间集聚数万犹太难民的虹口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拟申报世界遗产。记者昨天获悉,虹口区正对提篮桥犹太街区申遗进行可行性论证,争取在年内率先申请世界记忆遗产,以此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该区还将以犹太难民纪念馆为核心,串联历史景点打造“方舟之路”,重现当年上海
23
15-04

苏州: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城市

园林和城市密不可分  星罗棋布的古典园林散落在这座古老的城市,园林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城市是园林孕育的深厚历史土壤,园林和城市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议通过,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在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议上,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及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扩展
23
15-04

保护青岛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 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青岛不可再生的珍宝,是对后代进行历史教育最生动形象、最具体的教材,因此青岛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青岛不可再生的珍宝,是对后代进行历史教育最生动形象、最具体的教材,因此青岛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认识不到位,保护工作措施
23
15-04

内蒙古发现与万里茶路有关的民谣等“文化遗产”

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内蒙古已将万里茶路内蒙古段的文物考察工作列为2015年的工作重点。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7日对外宣布,目前该处文物工作者发现了与万里茶路有关的民谣等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福建省武夷山是万里茶路的起点,茶叶经船运从福建到江西九江,换大船进入长江,逆流经武汉到达湖北襄阳,再用驼、马把茶叶驮运到河南、山西、河北张家口,万里茶路由山西右玉县明长城杀虎
22
15-04

苏州启动百年老校历史建筑普查

2015年3月初,百年老校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遗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苏州大学建筑规划学院联合对的全市百年老校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存的普查正式启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展示老校的历史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些老校的价值。  苏州市百年老校有151所,是一部部活的教育史,苏州现存与教育相关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存有近百处,其中21处已被列为国家、省、市级的文保、控保单位。普查活动启动后,各校将选拔有
21
15-04

建设美丽乡村要保护好古村落

曾经的海南文化名村,现在变成了没有文化气息的城中村;独具特色的火山石古村落,如今随处可见坍塌衰败的老房子;3年前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如今村民却在拆除清代老宅建新房……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些承载着海南文化记忆与生活方式的古村落,日趋黯然。保护古村落是保住海南文化根脉的内在要求,是把国际旅游岛建成文化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题中之义。琼州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古村落,是海南乡村社会的缩
20
15-04

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

《福建日报》2015年1月6日刊登此文,给人以启发和思考。本刊特摘其要点如下,以期引起读者的深读。从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极为重视。他不仅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并且推动了一系列保护文化遗产的开创性实践,为延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给福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91年3月10日下午,在三坊七巷召开的市委市
17
15-04

"江南水乡古镇"增加苏州三镇 13个古镇"抱团"申遗

震泽古镇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也是我国著名的蚕丝之乡。震泽别称太湖,是江南古镇中唯一与太湖同名的古镇,也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颗镶嵌在苏嘉湖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黎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典型江南古镇,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黎里曾名梨花村,又名禊湖,唐时黎里为村落,南宋时成为集市,明代弘治年间升格为江南大镇,居民千百家。境内河道纵横
16
15-04

世界遗产专家郭旃讲授《建筑保护史》

3月29日,著名世界遗产专家、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先生应邀在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讲授尤嘎·尤基莱托教授的《建筑保护史》。世界遗产及古建筑保护管理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士共计50余人到课。尤嘎·尤基莱托教授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史学家和哲学家,其专著《建筑保护史》一书是当代建筑保护发展历史的经典著作,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者的必读的教科书之一。该著作的
15
15-04

香山工坊杯“最美苏州古建筑、最美苏州古建人”摄影大赛圆满落幕

最佳作品将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珍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遗中心、苏州市文联、《姑苏晚报》联合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苏州市摄影家协会承办,苏州香山工坊营造有限公司支持赞助 “香山工坊杯最美苏州古建筑、最美苏州古建人”摄影大赛活动经半年多时间的征稿、评选,圆满落下帷幕。2004年6月28日,苏州市成功地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通
14
15-04

新疆为坎儿井疏通“血脉” 珍贵文化遗产再现生机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世代从事坎儿井维修的能工巧匠连日来不断对这一古老地下水利工程实施清淤掏挖,疏通蜿蜒地底数千公里的绿洲“血脉”,使“活的文化遗产”再现生机。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目前仍在延续利用的“活的文化遗产”。  家住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库木坎村的阿不力米提·亚古甫,今年53岁。一大早,他就和儿子来到村边的戈壁上,在一条名
13
15-04

世界自然遗产地赤水发现大型丹霞地貌洞穴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权威专家近日对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省赤水市进行考察,意外发现一处很大的丹霞地貌洞穴,结束了丹霞地貌区没有大型洞穴的历史。中山大学地理系原主任、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黄进教授近日深入到贵州省赤水市丹霞地貌区考察,在长沙镇赤岩村一个名叫“龙洞”地方,发现丹霞地貌洞穴。据了解,能够形成洞穴的一般是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在中国广阔的丹霞地貌区,之前没有发现如此大的丹霞洞穴。据专家初步
09
15-04

关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用益权的法理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清楚的表现了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合理利用文物以加强文物保护已经成为各界共识。然而,由于对该法第24条关于禁止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抵押及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规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误读,遂产生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究竟能否设定用益权并通过转让其用益权而合理利用文物的疑问,进而引发实践层面更大的争议与迟疑。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