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14-07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召开修复进度与效果评估会

7月11日上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现场召开修复进度与效果评估会。会议邀请黄克忠、王川平、杜晓帆、雷玉华,以及重庆市文物局局长幸军,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等对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与会者在脚手架上仔细查看了千手观音造像的修复效果后,在现场办公室听取了项目负责人詹长法对千手观音造像修复与研究的进展情况汇报。汇报主要针对石质修型、彩绘法器、髹
11
14-07

海南联合7省9市共谋“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近日,“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召开,共同谋划如何借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山东7省9市之力,正式申请将“海上丝绸之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来自国家文物局、国家海洋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台湾、香港等有关领导、专家参与研讨并共同发起《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共同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见 2版)。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海上丝绸
30
14-06

山东以大运河申遗成功为契机推进“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

6月23日上午,山东省文物局在山东博物馆召开新闻通气会,向新闻媒体通报了大运河成功申遗和大运河山东段保护申遗工作情况。大运河成功申遗,使山东省继“三孔”、泰山、齐长城之后,有了第四个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山东段流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5市16个县(市、区)。在大运河申报遗产区的名录中,有南运河德州段、会通河临清段(元运河、小运河)、会通河阳谷段、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小汶河、会通河微山段、中
27
14-06

史无前例的文化遗产保护国家行动

6月22日,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作为线路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又一次刷新中国世界遗产总数的同时,也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型。近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文物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简要介绍这两处遗产。  童明康:这两处遗产有一个以往
23
14-06

大运河、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此次申报成功,表示大运河、丝绸之路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中国政府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付出的艰
23
14-06

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卡塔尔时间6月22日10点19分(北京时间6月22日15时20分),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6项。
19
14-06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 将审议40个申遗项目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15日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大会将审议40个申遗项目,讨论加强对濒危世界性遗产的保护方略,研究落实保护各级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资金保证,探讨人类行为与保护大自然以及传承人类文化的友好型模式。  本届大会东道国卡塔尔首相兼内政大臣阿卜杜拉·本·纳赛尔在开幕式讲话中呼吁各成员国重视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并宣布卡塔尔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1000万美元,以加强世界遗产
16
14-06

铭记历史教训 十一组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6月11日,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这批经过精挑细选的档案,全部为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史料,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对于研究当年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在主持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中方将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一些珍贵历史档案进行申报,目的是牢记历史,珍惜和平,捍
03
14-06

丝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西安举行

5月23日,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贸促会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论坛”在西安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陕西省副省长白阿莹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哈、吉、韩等国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就丝绸之路保护与管理这个主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童明康致辞时指出,丝绸之路作为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和文化交流之路,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和丰富
28
14-05

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融合再添新成果

近日,由湖北省文物局与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的“机载三维激光雷达遥感考古勘测方法及大遗址考古调查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在武汉顺利召开。  为进一步创新大遗址保护新技术、新思路,省文物局自2011年起,联合武汉大学、湖北海达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研究院等单位,结合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文物工作需要,开展了“机载三维激光雷达遥感考古勘测方法及大遗址考古调查应用”项目的研究。该项目将机载激光雷达测绘技术运用到近
16
14-05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2014年年会在京召开

5月12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2014年年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人,以及近3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代表参加会议。22家世界文化遗产地提交了年度监测报告。  这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的第二届年会。据悉,监测中心2013年的工作重点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的开发,该平台的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可运行在国家监测中心和
09
14-05

中国土司遗产正式向联合国提交申遗文本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遗文本,确定由咸丰唐崖土司城、湖南老司城与贵州海龙囤遗址联合代表土司遗产作为中国201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要当选世界文化遗产必须具有普遍的价值和三性,这个三性主要是指创造性、传播性和历史见证性,选择土司城遗址作为今年的申遗,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现存的大型、完整、规模、丰富的土司文化代表。现存遗址类型有一些建筑群,比如说土司
04
14-05

浙江:“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在宁波庆安会馆启动

近日,由大运河(宁波段)申遗办、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合作推出的“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在庆安会馆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2个月时间里,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和中国宁波网等媒体记者将赴中国大运河27个申遗城市,开展联合采访和公益宣传活动,共同寻访中国大运河并推广宁波城市形象。  本次行动是宁波在大运河申遗中的一项重要行动,也是推广宁波城市形象的一次重大策划。行动发出《融入运
29
14-04

兴化垛田等农业系统将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日,从江苏兴化第一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上传来消息,我国重要农业遗产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和陕西佳县古枣园将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并将于4月28日在罗马召开的指导和专家委员会接受评审。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指出,东亚地区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以及长期以来农业一直占有重要经济地位创造
21
14-04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和口号。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口号有6条:瓷都千年 薪火相传;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寻找历史记忆 做好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遗产 添彩美丽中国;用心灵感悟文化 以行动保护遗产。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让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