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3-11
第五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论坛在台南举行
11月4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位于台南市的台湾文化资产保存中心举行。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朱晓东、台湾“文化资产局”局长施国隆、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严隽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论坛是由两岸文博界共同发起的高层次学术论坛,自2008年首次在台北成功举办以来,已经在两岸交替举办四届,成为两岸同行保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
10
13-11
“新丝绸之路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在陕启动
11月4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承办、西部网协办、为期一周的“2013新丝绸之路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在古丝绸之路起点的汉长安城遗址启动。 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的政策,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目前共有七处文物点进入申遗冲刺阶段,将在打造“丝
08
13-11
广西崇左花山岩画申遗论证会召开
本报讯 10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划定范围论证会在南宁召开,区、市、县主管申遗工作的近30位领导和专家在会上展开讨论。 论证会上,负责花山岩画申遗文本编制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提出申遗范围划定的方案,将明江和左江共65个沿江岩画点列入申遗范围,其中明江和左江上游28个岩画点划为一个遗产区,左江中下游37个岩画点划为另一个遗产区。方案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
07
13-11
国家文物局检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管理工作
本报讯 10月31日至11月2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率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督查司相关负责同志检查了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保护管理工作,并听取了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政府的汇报。湖北省政府参事、省文化厅巡视员沈海宁,省文物局副局长黎朝斌,十堰市委、市政府、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主要负责同志参与检查工作。 童明康一行对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现场调研,检查了遇真宫、玉虚宫等多处古建
04
13-11
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丝绸之路漫长而久远。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也曾经是被战争铁蹄践踏过的道路;今天,人们已经抚平了昔日曾经有过的苦难,而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 人类的贡献应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人类的创造,一部分是现代人类的保护和传承,两者缺一不可。作为丝绸之路申遗的核心,陕西有着重要的
30
13-10
中国参加第三届文化财产返还专家国际大会
中国文化报记者刘修兵从国家文物局获悉,近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出席了在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举行的第三届文化财产返还专家国际大会开幕式。 励小捷在开幕致辞中高度评价大会的积极意义,他表示,打击文物非法贩运、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政府在加大打击文物盗窃、盗掘和走私工作力度的同时,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
28
13-10
陕西丝绸之路申遗进入冲刺阶段
丝绸之路穿越两千年时空,横跨亚欧非数十国,是一条不同文明和民族交流融合的文化之路,也是沟通亚洲、欧洲、非洲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动脉。它把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中国、印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联结在一起,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道教、儒教、摩尼教等也通过它得以传扬并对亿万人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8年前,当中国和中亚其他国家共同递上“世界遗产”申请的那一刻起,一种来自丝绸之路的力量,已然
24
13-10
广西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取得重大收获
为配合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申遗工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的统一组织下,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南宁市博物馆、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及崇左市文物部门等,组成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课题组于2013年8月至10月对左江流域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考古调查,并选点进行局部试掘,目前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 课题组在岩画分布区域周边复核和新发现了22处古人类文化遗址
22
13-10
杭州良渚遗址申遗项目征迁工作将进入签约阶段
10月18日下午,杭州良渚遗址申遗征迁签约动员会召开,标志着良渚申遗项目征迁的摸底调查、实物评估、公示核对等前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即将进入签约、动迁等阶段。余杭区委常委、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张俊杰等领导参加动员会。 良渚遗址申遗征迁工作自今年4月10日实质性启动以来,在190天的时间里,经过全体工作组成员及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南山、长命两大安置区块共704.5亩土地完成征迁,精工大桥及瓶
22
13-10
陕西:国际专家对张骞墓“申遗”进行现场考察
10月15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评审专家狄丽玲(英文名:Lynne Distefano)博士赴城固对张骞墓“申遗”进行现场考察,在实地查看张骞墓遗产保护区后,狄丽玲博士对张骞墓“申遗”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张骞墓“申遗”启动以来,城固县按照申遗标准要求,完成了张骞墓周边103户民居的拆迁安置,对1.8万平方米的新扩东西墓区完成绿化种植,新建近1000平方米的东入口广场,整理各类图纸文件近3万张,
15
13-10
应县木塔二三层保护加固方案专家评审会在京召开
9月28日至2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应县木塔二三层保护加固方案专家评审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出席会议并讲话。吴良镛、谢辰生、葛修润、江欢成等31位相关领域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人民政府、文物部门的代表与会。 2006年以来,应县木塔保护工作一直按计划稳步推进,木塔监测、考古、研究、保护规划、申遗准备等基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日常管理养护得到了加强。在此基础上,中国文
15
13-10
励小捷会见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项目国际考察专家
10月10日下午,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北京会见了跨国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国段(以下简称丝绸之路中国段)国际考察专家狄丽玲女士和山内和也先生。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同志陪同会见。 励小捷首先代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向狄丽玲女士和山内和也先生来华考察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项目表示欢迎。他指出,在中国众多的文化遗产中,丝绸之路相关遗产是最
18
13-09
共同谱写丝绸之路文明发展新篇章——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参观访问
人民网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9月10日电 (记者杜尚泽、张晓东)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卡里莫夫总统陪同下,在首都塔什干和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参观了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文化古迹,探寻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共商推进中国和中亚人文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地缘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乌两国文化早就在这里交集。 9日下午,习近平
18
13-09
园林博物馆文化传承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9月5日,国内首个跨园林与博物馆行业的学术论坛在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筹备办)召开。论坛以“中国园林博物馆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汇集了目前国内园林、博物馆行业及大专院校、研究所的百余名专家领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著名园林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分别做主题发言。 论坛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中国园林博物馆(筹备办)和颐和园承办,北京博物馆学会和北京颐和园学会协办。论
12
13-09
贵州施秉:能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绝佳样本
“施秉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可以为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地貌研究提供绝佳的样本”,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申遗办主任王云认为。 极具“雄、奇、幽、秀”自然美特征的施秉喀斯特地貌历经无数变迁,反映了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生命记录、地貌演化、地质形态、自然地理特征,这样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的北部。 2008年,经专家考察论证后,施秉喀斯特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