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13-09

文化遗产:沟通世界的桥梁

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Alexander Cunningham)组织印度考察团于1862年在印度开展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调查中国僧人法显和玄奘的记录。   自人类起源以来,人类文化以积极形态发展,但是对文化的狭隘解读必然会导致社会纷争和冲突。推进文化遗产的公众教育的必要性在于:虽然人类有其特定的区域、文化、语言或宗教身份,但“多重身份”这一概念让我们可以把世界文化
11
13-04

联合国将发行《世界遗产中国》邮票

【中国6项遗产将入联合国邮票】4月11日,联合国将发行世界遗产邮票系列。一套六枚,图案分别为: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微博]、布达拉宫、黄山云海、万里长城和兵马俑。设计师为塞尔吉奥Baradat(联合国),这套邮票由荷兰皇家约翰恩斯赫德票证印刷厂印制。  面值及发行量:  敦煌莫高窟 面值0.46美元 发行量:150000 枚 (7500 版)  北京故宫 面值1.1美元 发行量:150000枚(7
28
13-03

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将举办第三届万众祈福盛典

长城网3月27日电(张光明)清明将至,“第三届万众祈福盛典”将在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旅游景区隆重举办,届时著名清史专家闫崇年;著名书画家、清宗室后裔爱新觉罗﹒启骧;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副会长晋宏逵;北京满学会名义会长、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等将亲临清东陵现场与民众举行公祭康熙大帝典礼和康熙大帝生平座谈会。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清代帝王陵寝建筑群,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共建有顺治
27
13-03

世界遗产江郎山:庄稼作画笔 田野绘彩图

新华网杭州3月26日电(记者 冯源)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最近多了一道有趣的风景:游客站在山上往下看,可以在田野上看到山峰的倒影。这是一幅创意农业的“油画”,颜料是油菜和冬小麦,画布则是广阔的田野。  2012年11月,当地进入冬种季节,农技人员和农民一起在50亩大小的田野上,借鉴十字绣的方法,种上了油菜籽和麦种。冬去春来,金色的油菜花和返青的麦苗绘就了美丽的山影。江郎山所在地浙江江山市农业局局长毛长
20
13-03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完成主体浇筑 面积近7000平方米

2012年6月29日,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经16年的申遗之路取得成功。记者了解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以元上都申遗成功为新起点,加强软硬件投入,元上都遗址保护和旅游服务工作效果显著,目前,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已完成主体浇筑。  据了解,在元上都遗址南5公里处,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已完成主体浇筑,目前进入布展设计阶段。建成后的博物馆将掩映在山体间,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遗址核
19
13-03

世界遗产是荣誉更是责任

2013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景区黄牌警告,督促三者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等方面整改,否则“世界地质公园”的金字招牌将被摘下。与此机制类似,世界遗产也有警告和除名机制。不断发生的黄牌警告事件,也提醒着国内管理者,“世界遗产”这样的牌子,并不只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内容上体现了世界遗产申报和管理的新趋势,这一点
12
13-03

“丝绸之路”跨国申遗进入倒计时

自中国与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2006年共同启动“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工作到现在,已历时6年。  记者近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已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报世界遗产文本,标志着丝绸之路申遗真正进入实质性冲刺阶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之路——“丝绸之路”跨国申遗正式进入倒计时。据悉,今年7、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
21
12-12

大运河申遗进入最后阶段 回首大运河申遗路

时间的脚步匆匆而过,2012年转瞬即去。2013年1月,大运河申遗文本将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运河申遗将进入最后的申报阶段。岁末年终之际,,对大运河申遗之路进行回顾、总结、展望。  在仔细梳理了大运河申遗征程中的大事记的基础上,本文从学术视野的角度,分别从历史溯源、价值分析、理念革新、立法思考、文化解读、保护构想等诸多方面总结了人们对运河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历史溯源再现运河脉络;价值分析
03
12-12

申遗预备名单中遗产地掠影

2012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了方便读者对公布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目的和意义、新版名单出台的过程、新版名单的特点、列入预备名单后的工作要求等问题做进一步了解。     开展预备名单更新工作的原因     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重设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含35个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开平碉楼及村落、福建土楼、五台山
24
12-08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在京首发

1月7日,“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之《雕塑编》、《玉器编》、《珐琅编》、《绘画编》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被誉为“纸上故宫”的“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是我国首次全面清点故宫藏品并分类整理后的成果体现。大系从故宫博物院180万件藏品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文物15万件,按照陶瓷、绘画、法书、碑帖、青铜、玉石、珍宝、漆器、珐琅器、雕塑、铭刻、家具、古籍善本、文房用具、帝后
24
12-08

黄山市大力实施“百村千幢”工程

探索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  据黄山日报报道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重要载体的保护力度,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大力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截至2012年7月底,累计投入资金38.09亿元,完成101个古村落的规划编制和83个古村落、1045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初步走出了一条在创新中传承徽文化、在利用中保护古民居的新路。“百村千幢”工程日益成为提升城市品牌、发展文
24
12-08

兵马俑第三次挖掘:留住秦俑的彩色“外衣”

在离陕西西安市不远处原先是一片柿子林的土地上,几个工人吹着电扇,弓着腰,在黄土地上一小铲一小铲地挖土。这里是秦始皇陵博物馆一号坑第三次挖掘的现场,柿子林早已不见踪影。  自上世纪 70 年代几个村民打井挖出陶俑残片后,这里就不再荒野,巨大的展厅在遗迹上盖了起来,每日游人如织,操各种语言的导游带着游客们一圈一圈地绕着坑走,用手指着坑下矗立的军团——看,这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一号坑在经历
24
12-08

故宫博物院专家盛赞 “苏州人救活了一门失传工艺”

漆器工艺赢得专家认可,织罗工艺已经在苏州成功复原,待最后一道贴画工艺试验并验收后,故宫专家组将与三位苏州工艺师正式签约。  为寻找修复故宫乾隆花园符望阁漆纱所用材料及工艺,8月15日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苑洪琪、纸质研究专家吴钟等一行特意来到苏州。在与苏州漆器制作专家林怡等工艺师进行深入交流后,专家们对苏州精湛细致的工艺赞不绝口。据悉,在通过漆纱最后一道贴画工艺的试验并验收后,专家组将与林怡等三位苏
09
12-08

第九届中国世界遗产青少年国际夏令营在罗马落下帷幕

2012年7月25日,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承办,苏州市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苏州市教育学会世界遗产教育专委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九届中国世界遗产青少年国际夏令营活动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闭幕仪式,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夏令营是《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历时14天,以中国苏州为起点,寻访了中国、卢森堡、法国、瑞士、意大利、梵
09
12-08

第四届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联席会获圆满成功

为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四十周年,2012年8月3日至5日,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陕西省教科文协会、西安市铁一中学承办的第四届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联席会在“六朝古都”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世界遗产杂志社,以及来自北京、澳门、安徽、辽宁、甘肃、陕西、江苏、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