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11-10
“中原经济区成国策 洛阳机遇看过来”之五:打造大遗址保护展示精品示范工程
【指导意见摘登】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做好洛阳、安阳、郑州、开封等地的遗址保护和利用,探索大遗址保护机制。依托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洛阳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我市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未来5年建成3到5处国家考
31
11-10
多国专家粤北纵论广东丹霞地貌 探讨保护与开发
来自中国、新西兰、波兰、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名地质专家和学者,28日聚集在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广东丹霞山所在地韶关市,交流丹霞地貌的研究成果,探讨丹霞自然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 参与研讨的专家包括,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现任主席迈克尔·克罗泽、副主席皮特·米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代表保罗·丁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弗朗茨·沃
31
11-10
承德 激活历史文化 增添旅游魅力
“白天逛避暑山庄,晚上看康熙大典。”这是今年6月以来到承德旅游的最大亮点,也彻底消除了游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尴尬,从而为承德旅游带来“井喷”景象,更让承德人看到了“文化效益”的前景。1-9月份,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33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32.3%。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更是承德发展休闲旅游的主角。” 承德市委书记杨汭介绍,近年来,承德“旅游
28
11-10
澄江帽天山化石地 中国唯一的化石类申遗项目
澄江帽天山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进入了全面迎检阶段。帽天山化石地“申遗”,中国唯一的化石类申遗项目。如能成功,将填补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的空白。 9月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将到澄江化石地帽天山进行实地评估考察,考评结果将提交到明年初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表决。因此,这次考评,是决定澄江化石地帽天山能否申遗成功的关键。为了迎接大考,今年4月以来,澄江县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入资金
28
11-10
石林、武隆、荔波三个世界遗产地齐聚石林 世界遗产要以旅哺农
戴上“世界自然遗产”的桂冠,是不是就可以坐享其成?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怎样才能保护好这个“金字招牌”呢?10月25日,云南石林、重庆武隆、贵州荔波三个世界遗产地在石林举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2011年年会,就“以旅哺农”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共同约束保护喀斯特自然遗产。 “金字招牌”带来滚滚财源 2007年6月,石林与贵州荔波、重庆武隆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以
28
11-10
荔波世界遗产顺利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轨道
10月25日,记者从荔波县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获悉,该县2007年6月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一员以来,在省政府每年拨给1000万元,作为遗产地保护项目专项资金之下,始终不渝地采取措施,在加强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确保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一手探索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双赢的有效途径,一手挖掘民族文化瑰宝,丰富遗产地文化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把世界遗产保护引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
28
11-10
从历史名词到文化遗产 蜀道申遗须过“三重门”
文化线路是近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古蜀道是中国古代建造时间早、存在年代久、跨越朝代多、沿用时间长、线路艰险复杂的古交通要道,在我国古代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军事和交通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两旁及附近与道路有关的古遗存、遗址、遗物、古建筑物、古居民点等,使蜀道更具厚重感、丰满感及立体感。作为一条聚满了历史文化珍宝的“
25
11-10
江郎山日益凸显世遗影响力
2010年的8月2日,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浙江江郎山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遗产。 如今,江郎山上,慕名前来的游客川流不息。山还是那座山,但变化显而易见。申遗成功以来,江郎山的保护、管理、开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一年来,江郎山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要求,进一步强化“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
25
11-10
西湖申遗成功的昭示
2011年6月24日晚北京时间11点55分,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不仅圆了杭州人的“世纪梦”,也从多方面昭示着西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昭示了西湖的实力。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成功申遗必须符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六大标准之一,这六大标准是:创造价值、交流价值、见证价值、典范价值、环
25
11-10
从扫沙子起步的世界遗产保护
与前两任院长常书鸿、段文杰的画家身份不同,樊锦诗是学考古学出身。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谈到樊锦诗的时候,总是更加关注她在文物保护上取得的成就。而在这一点上,樊锦诗和她的同事们的确是值得骄傲的。 在深圳展出的“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在华美震撼的艺术品之外,还专辟出一个展厅着重展示壁画保护与修复背后的故事。让观众了解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虫灾侵害,曾濒临坍塌的石窟,曾一度剥落的壁画,能够保存至今依然
25
11-10
荆州古城将和南京西安辽宁兴城3座城墙捆绑申遗
记者从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编制协商会上获悉,荆州古城将和南京、西安、辽宁兴城3座明清城墙一起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城墙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新华说,2006年,国家文物局将南京、西安、荆州、兴城等4城市捆绑申报的“中国明清城墙”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次重在沟通协调,统一文本,争取早日将其申报并得到批复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0年3月,国家文物局与湖
24
11-10
彰显特色 提升文化软实力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扶持具有中原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实施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精心组织扶持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逐步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发挥文化依存集聚的独特优势,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嵩
24
11-10
亚太古建技术人员来苏培训
昨天起,来自新加坡、阿曼、伊朗、秘鲁的6名国际学员和13名中国学员,在耦园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苏州中心,学习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这是亚太地区迎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四十周年的一次重要纪念活动。 WHITRAP苏州中心以亚太地区遗产地古建筑保护和修复技术培训与研究、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为主要任务。今年10月23日至31日,该中心与东南
23
11-10
展示苏州古建保护修复水平 迎接世界遗产公约四十周年
为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四十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苏州中心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要求,2011年10月23日-31日在世界遗产耦园举办“2011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培训班”。 本期培训班是WHITRAP苏州中心继2009年和2010年举办的两期“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培训班”后,在联
23
11-10
敦煌莫高窟壁画塑像遭风沙侵蚀 病害日趋严重
甘肃省委办公厅近期发布的信息披露,近几十年来,敦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致使境内大量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莫高窟塑像和壁画因风沙侵袭病害日趋严重。 此前,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考察敦煌时表示,敦煌生态持续恶化,土地沙化造成的积沙、风蚀、粉尘等,引起莫高窟壁画脱落、彩塑受损以及崖体坍塌,这成为莫高窟的一大威胁。 为确保敦煌文化遗产免受生态恶化威胁,敦煌市政府投资逾亿元人民币用于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建立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