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11-03

武夷山:百亩经济林地种阔叶树 造林"娘子军"显身手

3日,武夷山星村镇、景区园林绿化局、星村林业站等单位,联合对程墩森林公园路口一处经济林地实施造林绿化。  植树工人和造林志愿者们动作娴熟地拌浆、分苗,在年初已进行劈草、炼山,并完成挖穴的100亩经济林地上改种阔叶苗木,计划于植树节前完成1.6万株木荷树苗的栽植。  据介绍,经济林地改种阔叶树种,虽然牺牲了一定经济利益,但带来的生态效益高、改善环境的效果好;通过选择成本大大高于针叶苗木的阔叶纯林开展
08
11-03

陕西: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举办秦兵马俑学术报告会

为配合目前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秦兵马俑展》,应加方的邀请,陕西省文物局派出的学术代表团,于近日赴蒙特利尔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代表团由4名来自局直及地市文博单位的专家组成。  学术报告会于2011年2月25日在该馆举行。当天上午,来自当地博物馆、大学、媒体及观众近百人,聚集在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演播大厅,饶有兴趣地听完整个报告会。代表团团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亚岐研究员做了题为《秦始
08
11-03

周口店遗址管理处召开2011年工作会

3月2日下午,周口店遗址管理处召开了2011年工作会。遗址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会上,重点传达了区党群工作会和区政府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对遗址管理处2011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1年遗址管理处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深入贯彻市区会议精神,确定了“235”工程。   遗址管理处杨海峰主任就2011年各项工作及“两会”期间的安全、接待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把握当前形势。二是要理清思路,
07
11-03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多措并举 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进入冬季森林防火警戒期以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管理局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克服冬干气燥和高森林火险天气持续不断,景区人员活动频繁等实际困难,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措施,严格火源管理,加强区内森林火灾隐患综合整治,全力预防控制森林火灾。    强化宣传 控制火源    九寨沟景区入口处和诺日朗游客中心站设置了中、英、日、韩等多国文字多种颜色标识的每日火险等级标示牌,提醒进入
07
11-03

陕西将建立大遗址多元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记者从刚刚召开的陕西文物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建立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推动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说,“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加快大遗址保护工作进程,不断完善重点工程建设。譬如,进一步完善秦始皇陵、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组织完成秦始皇陵文吏俑坑、百戏俑坑遗址保护展示厅的建筑主
07
11-03

云冈石窟今年有望新增“模拟游”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有望在今年年内完成首个三维模拟洞窟和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这可以带来三重效应:方便游客清晰、全面地观赏洞窟雕刻艺术,缓解日益增多的游客给文物保护带来的压力,为石窟的维修、考古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云冈石窟研究院研究员黄继中说。  据介绍,目前云冈石窟的45窟佛像中,只有第3窟、5窟和6窟等少数几个石窟允许游客入内参观,更多数量的石窟只允许游客在石窟之外观赏。隔栏观赏看不到石窟
07
11-03

西藏正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

“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西藏文物保护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施工工艺最复杂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全部竣工。上述三大文物维修保护工程,国家投入高达3.8亿元。绝世瑰宝更加璀璨,民族文化永世传承――西藏正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    “如今,布达拉宫能够承受每天上千人次的客流量,得益于两期大
07
11-03

武当山遇真宫年内启动修复

2日从十堰市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该市将启动武当山遇真宫修复工程。两年后,这座世界闻名的古宫殿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遇真宫是武当山九宫之一,其于永乐十五年竣工,共建殿堂、斋房等97间,到嘉靖年间,已扩至396间,清末时,东、西两宫坍塌。2003年1月19日的一场大火,又将遇真宫大殿烧成灰烬。国家启动南水北调工程以来,由于遇真宫
07
11-03

郑欣淼:故宫学比敦煌学更典型

3月5日,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接受采访时对“故宫学”的发展做了介绍,并表示虽然目前故宫学还没有像敦煌学那样被大众熟知,但故宫学作为一个文化整体的研究比敦煌学更典型更有意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从今年秋季开始,将招收故宫学研究生。  故宫学的概念由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2003年提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范围大致包括:故宫古建筑、院藏文物、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故宫博物
04
11-03

武夷山成立专门执法队伍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2月28日,福建武夷山市在九曲溪上游星村镇成立了“武夷山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武夷山市行政执法局世遗行政执法大队”。自此,近百人的专门管理队伍将每日对世界遗产开展巡查,对九曲溪上游进行常态化监管,保护闽江上游生态环境。  世遗办和世遗执法大队的成立,使武夷山世界遗产的保护有了“游动监控眼”,执法人员将穿山林、走小径、爬山崖、趟溪流地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
04
11-03

卧龙生态修复:“补”绿大熊猫家园

我省地震灾区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是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的水土保持区、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区之一,但也是中国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  2008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等联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专项规划》,规划工程项目229个,总投资136.79亿元,涉及生态系统修复、环境整治、大熊猫栖息地及自然保护区恢复、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等4个方
04
11-03

世界遗产地阿坝州大力推进生态州建设

一是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加快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森林植被恢复、林地生态监测、自然保护区重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恢复森林植被6.54万亩。启动第二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深入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深化集体林权配套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绿化和园林城市建设。加快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完成83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认真贯彻
04
11-03

易县清西陵景区开展春季植树活动 推出特色树种

保定易县清西陵文物管理处22日透露,为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易县清西陵景区特推出春季植树活动。植树节期间,游人不仅可以欣赏旖旎的大自然风光,还可亲手种下一棵幼苗,为世界文化遗产添一片绿。  据介绍,清西陵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地处革命老区,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在收看了胡锦涛总书记到易县慰问并与乡村百姓共迎新春的新闻后,广大干部职工倍感温暖,表示一定把总书记的要求化作建设和谐景区的强大动力,努力打造世界
04
11-03

清东陵实现全数字高清网络观景平台

近日,国内最先进的全数字、高清、智能网络实时视频观景平台在世界遗产地、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东陵安装落户。目前已成功地完成了安装与上网运行工作,并准备将这套系统接入到清东陵官方网站内。清东陵成为河北省全数字实时高清视频观景平台试点景区之一。  据了解,《映画·清东陵》的网络实时观景平台是国内技术含量最高的,也是首套全数字高清网络观景平台,利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高清智能网络摄像机
04
11-03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即将正式实施修复

昨日,记者从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获悉,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总体修复方案,已于日前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评审。这标志着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即将进入修复实施阶段。  据了解,千手观音造像作为大足石刻中最精美、雕刻工艺最复杂、历史上重修次数最多、体量规模也最大的一尊雕像,在经历了800余年的历史变迁后,现已出现严重的金箔脱落及雕刻风化。  2008年以来,专家们经过大量的前期勘察、试验、研究等工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