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11-02

河南洛阳拟恢复龙门石窟景区断流的千年泉水

河南省洛阳市正采取控制地下水开采、关停无证温泉开发企业等措施,试图恢复龙门石窟景区内断流的千年泉水。  据了解,禹王池、珍珠泉等泉眼是龙门石窟景区内主要的自然景点,水温常年在24摄氏度至26摄氏度,已经流淌了千年。然而,自2007年9月以来,景区泉水多次发生断流,到2008年11月主要景点泉水全部停涌。  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杨刚亮说:“龙门石窟泉水景观是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个重要的景观组
26
11-02

全国首个公园统一视频智能化服务系统在北京天坛启用

今天上午,全国首个公园智能化服务系统“天坛智能化服务项目”启动剪彩仪式在天坛公园北门举行。从今天开始,前往天坛公园游览的游客只需在触摸屏上轻轻一按,就能与服务人员“视频聊天”,享受到免费的导游、指路甚至飞机航班查询等个性化的服务。  记者看到,在天坛公园北门入口处一侧,新增了5块电子触摸屏,“智慧公园”的秘密就蕴藏在这方寸间。用手轻点视频对话系统,屏幕上立即出现了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您好,请问您
25
11-02

泰安古镇震后惊艳开街 都江堰旅游全面恢复

位于青城后山核心区域的泰安古镇,是青城后山旅游集散地。汶川大地震两年后,泰安古镇及青城后山今天再次惊艳亮相。  都江堰旅游局局长鲁洪斌表示,泰安古镇开街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标志着都江堰旅游在汶川大地震后的全面恢复。据悉,从即日起至大年十五,泰安古镇将免费向游客开放。  涅槃重生古风遗韵 泰安古镇焕新颜  今天上午10点半,一阵锣声响起,泰安古镇极具代表性的石门应声大开,来自全国的数千们游客涌入古镇,
25
11-02

雪域高原文物保护的“三大工程”

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中很多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不言而喻。拿西藏自治区来说,国务院在1961年将布达拉宫等8处文物公布为第一批“国保”单位。此后的数十年里,又先后公布了罗布林卡等27处“国保”级文物。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雪域瑰宝,国家累计投资上亿元对它们进行了及时妥善的维修。  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乃至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技术要求最严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布达拉宫
25
11-02

樊锦诗:敦煌石窟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注:樊锦诗,浙江杭州人,1938年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被誉为“敦煌女儿”。先后担任中共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十一届委员。  众所周知,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是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产。洞窟一共有1735个,其
25
11-02

敦煌莫高窟46洞窟完成影像“永存”

敦煌研究院利用8个月时间又完成了莫高窟6个洞窟的数字化拍摄工作,至此,敦煌研究院自2008年开始对敦煌石窟实施数字化工程以来,共对莫高窟的46个洞窟进行了数字化拍摄,加上瓜州榆林窟1个洞窟,共完成47个敦煌石窟的数字化拍摄工作。  敦煌石窟由莫高窟、瓜州榆林窟、西千佛洞构成。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至今保存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并有藏经洞出
25
11-02

国家投2.61亿保护莫高窟

近日,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将投入2.61亿元用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昨日,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游客服务设施幕墙设计、施工开始对外招标。  随着莫高窟的声名远播,近年来每年的游客达到55万人次,大量的游客来到洞窟,对于珍贵壁画的保护相当不利。近日,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将投入2.61亿元用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其中保护利用设施20630万元,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工程1957万元,风沙防护工程1381万
25
11-02

周口店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保护和管理

(一)加强立法建设,保障规划落实。  1、编制《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2003年底,周口店遗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中国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研究所编制了《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历经两年多的时间,经过专家多次论证,于2005年10月12日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关于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05]1175号)。2006年6月12日在北京市市长办公会上得到通过,2006年10
25
11-02

当文物与战乱共舞

泰柬双方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区主权归属上存有争议,两国在历史上都宣称对该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海牙国际法院1962年把柏威夏寺年判归柬埔寨所有,这一裁决在泰国引发争议。2008年,柏威夏寺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国有关柏威夏寺附近地区边界划分的争议升级。埃及国家博物馆珍藏众多古代珍宝,尤以拥有埃及独特的木乃伊而享有盛名。开罗发生骚乱以来,不少文物界人士担心,这里的珍贵文物可能因此遭遇浩劫。  联合国教科
25
11-02

重庆大足石刻实施窟檐加固工程

2月24日,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景区内,工人正在开展窟檐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 。据介绍,窟檐对保护石窟造像和游客安全有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该景区内窟檐仰视面出现不同程度剥块和局部沟漫水等情况,将实施稳定性加固和防风化处理。  该工程于本月上旬启动实施,预计将在今年10月左右全面完工。(责任编辑:远山)
24
11-02

中与不中:申遗的跨文化思考

一年一度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最近步入关键阶段。2011年,云南澄江化石地、杭州西湖、秦淮灯会分别申报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年,中国的申遗工作并不像过去那么一帆风顺,一路畅通——2009年河南嵩山申遗被推迟一年再审,五台山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被改为文化景观遗产方获成功,杭州西湖也是由于嵩山的推迟而顺延至今年表决。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申遗工作还需要未雨绸缪,细微洞见。  河南嵩山是中国申
24
11-02

昆明:把“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本”

随着新昆明建设的提速,官渡古镇位于呈贡新城和南市区核心地带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保护、传承、利用官渡古镇的文化遗产,充分放大其社会功能,使“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本”,对官渡区乃至昆明市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彰显城市独特魅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五年前,当江南小镇旅游开展得有声有色的时候,当丽江古城“环抱”小桥流水的时候,在老昆明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官渡古镇却湮没在了历史的长
24
11-02

河南段6项遗产列入大运河申遗首批申报项目

新华网河南频道2月24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 自2011年起,我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进入保护、整治关键阶段。记者2月23日从全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确定大运河河南段6个文物遗产项目进入大运河申遗“立即列入项目”。这意味着,我省大运河永济渠段主线等6项文物遗产将作为我国大运河申遗首批申报项目,于2014年提交给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   我国
23
11-02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力申世界文化遗产

昨天,世界上唯一在深水中原址保护古文物的水下博物馆——重庆市涪陵区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举行媒体通气会,该馆馆长胡黎明表示,白鹤梁将冲击世界文化遗产,并面向全国征集推广语,中标者可获得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在白鹤梁上留下的题刻拓片。   胡黎明说,早在2006年,时任重庆市长王鸿举就作出批示,同意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各项准备工作随即展开。“如果‘申遗’成功,白鹤梁将成为继大足石刻后重庆市的第二处世界
22
11-02

平遥着力打造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

以平遥古城申遗成功为起点,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中国(平遥)漆文化节、经典舞剧《一把酸枣》、新编历史剧《汇通天下》……平遥,因这一张张名片、一个个品牌而活力彰显。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文化底蕴厚重绵长,晋商文化、建筑文化、寺庙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儒学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元素共同构成了古城的文化特色。因此,借助古城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度建设晋商文化旅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