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10-12
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荔波明年将通高速公路
随着贵州独山麻尾——荔波驾欧高速路明年初通车,前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贵州荔波县的高速公路即将打通,届时从贵州省会贵阳到荔波只需3个多小时,今后驾车前往荔波的时间将大幅缩短。 贵州荔波拥有地球上现今唯一幸存的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2007年,荔波与云南石林和重庆武隆共同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贵州荔波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曾入选&q
24
10-12
26亿启动丽江项目 国企方兴的旅游地产愿景
一直以写字楼、酒店物业开发为主的方兴地产近日迈出了旅游地产的第一步。12月21日,方兴地产金茂君悦酒店·金茂世家旅游综合体项目在云南丽江原世界遗产公园奠基,方兴准备投资26亿来完成这个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 丽江第一步 这个名为金茂世家旅游综合体的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40906.66平方米,包括两个分项目。其中,金茂世界遗产公园重建项目,占地33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0,00
24
10-12
孔孟文化遗产地利用世行贷款保护项目正式启动
山东省首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项目——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近日相继通过国内评审和世界银行正式评估。此前,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报告》《移民安置行动计划》已通过世行专家的审核,标志着这一项目正式启动。 记者从山东济宁市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办公室获悉,这个项目的实施地位于山东济宁市所辖的曲阜市和邹城市,既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升级
21
10-12
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趋势
如果要盘点2010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个热词恐怕无法回避,那就是“融合”。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正日益呈现出四方面的“融合”趋势。 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融合。遗产保护事业跳出了“单打独斗”的旧模式,走上了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新征程。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成为“文化遗产,让城市更美好”的最佳注脚。在世博会的各个场馆,人们不仅能够看到来自世界几十个博物馆的数以百计的珍贵文物,而且世博会的
21
10-12
复活地下文物资源 丰富文化遗产看点
严加保护后的秦陵保持了原真性。 今年“十一”期间,刚刚开园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迎来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可是就在几年前,如果说要去秦始皇陵旅游,肯定会被笑话:“一个土堆堆,有啥可看的”。然而,经过七年的建设,今天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已经利用地面不同的植被,和半地下式的展示大厅,配以声光电的多媒体效果,将丰富的秦文化内涵展现出来,成为陕西和西安一张更具吸引力的文化名片。 让地下的遗迹走上地面
21
10-12
保护文化遗产加快西安文化建设步伐
在当今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建设对塑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从西安文化遗产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性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完成了许多大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既有效地保护了文化遗产本体,优化了文化遗产周边环境,又加快了西安文化建设步伐。西安文化遗产保护对推动文化建设
21
10-12
自然遗产保护法7年修改超10次 各方利益博弈
《自然遗产保护法》 难产背后的“暗战” “我国遗产资源因部门利益已被切割得七零八落”。环保部和国家林业局主管自然保护区,其中多数包含自然遗产;国家文物局主管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文化部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住建部以风景名胜区名义既管理自然遗产又管理文化遗产;国家旅游局则以旅游统管遗产经营。 立法时间长达7年,反复修改超过10次的《自然遗产保护法》,因涉及过多争议,再陷难产泥潭。 今年3月,全国人大
21
10-12
澳门保护世遗七大“高招”
2005年6 月15 日,澳门历史旧城区成为中国第31个世界文化遗产。与众多内地城市不同,澳门的“古城区改造”、申遗、保护,并未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并在申遗成功后的短短5年中,真正实现了旅游、民生、经济转型的“三赢”发展。澳门世遗,由此成为中国文化遗产开发的经典案例。它告诉我们: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不拆迁,也可以很便宜,而且效果也不差。 古城拆迁之殇 在内地,为什么公众和舆论对古城改造批评甚多
17
10-12
两岸共商闽系红砖建筑保护传承 拟联袂申遗
15日上午,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文化遗产保护界和建筑界的80多名两岸知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闽系红砖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作为涉台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闽系红砖建筑以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人文内涵而享誉海内外”。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会长单霁翔表示,“加强闽系红砖建筑的研究、保护与传承,无疑将对涉台文物的保护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7
10-12
澳门世遗不收门票 未从经济角度考虑申报遗产
耗资上千万元将澳门历史城区成功申报为世界遗产,但戴上世遗桂冠的各景点一律对游客免费开放,澳门文化局官员称申遗的目的是要给老百姓带来好处。 在我国所有申办世遗的城市中,澳门可谓别具一格。澳门将位于老城区最核心区域的25幢建筑和8处广场空间打包申遗,等于是自己将老城区拆迁改造的手脚捆绑了起来。申办成功后,30多处世遗景点一律对游客免费开放,政府不收取任何门票,这看起来又像是一门亏本生意。澳门以这种独
17
10-12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打上科技创新烙印
因三峡工程蓄水,被称为“第一古代水文站”的重庆白鹤梁题刻永远淹没于水中,如今,深入水下廊道的游客可通过LED深水照明技术、水下实时CCD摄像观察技术,全面、尽兴地参观这处铭刻着1200多年季候变幻的“水下碑林”。 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南海1号”整体打捞与保护项目……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正日益打上科技创新的烙印。 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文
17
10-12
世界自然遗产尼泊尔切德万国家公园中野草危害巨大
位于尼泊尔南部的切德万国家公园的茂密丛林是濒临灭绝的孟加拉虎和珍稀的独角兽的最后的庇护地。 但是保护者们说,这一大规模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正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威胁,它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被摧毁。对于那里的动物而言,这是一个潜在的灾难。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一种非当地的爬生植物因其疯狂的长势得名为“每分钟一英里”,这种植物覆盖了这一面积达932平方公里的公园的大片地区。这里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并且成为了
15
10-12
中意加强文物修复领域合作
意大利驻华大使严农祺14日表示,中意两国将加强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文物修复领域的合作。 严农祺在出席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的结业典礼时说,中意两国间相互的支持至关重要,18名学员在本年度的培训,加强了学员在文物修复领域的技能。 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在意大利外交部发展合作司的协助下于2003年建立并设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该中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
15
10-12
福建出台意见 鼓励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福建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实施意见》。《意见》对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作出部署,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方式融资。 《意见》指出,金融机构要以支持我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文化产业为主导,针对行业特色,合理设计符合行业信贷需求特点的信贷品种,不断增加信贷投放总量。 根据《意见》,在文
15
10-12
武夷山走进世遗高峰论坛 坚持可持续发展
12月14日,值黄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之际,来自世界各地10余家遗产地以及中国四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等代表齐聚黄山,共同探讨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武夷山景区管委会副书记、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夷山旅游股份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泽岚先生代表武夷山出席盛会。 “如此名山宜第几,相当曲水本无多”——世界双遗产武夷山,是中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就以“碧水丹山”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