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1-04

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圆满闭幕

汇聚当今国内一流民乐演奏家,完美演绎刘天华、阿炳两位艺术大师艺术创造,为市民奉上一场精彩听觉盛宴,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节闭幕式暨《刘天华阿炳作品音乐会》16日晚举行。市长、吴文化节组委会主任毛小平宣布“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节闭幕”,为期一周的吴文化节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徐沛东,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江苏省老领导、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顾浩
17
11-04

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启动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

16日上午,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韶关丹霞山举行启动仪式,开展为期一周的第42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   4月22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丹霞山围绕“珍惜地球资源,保护世界遗产”主题,开展宣传丹霞地貌,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启动仪式活动现场,来自韶关学院的100多名学生和众多游客热情高涨,除兴致勃勃参观了地质
16
11-04

数字考古国际会议首次在亚洲召开

第39届数字考古国际会议15日在北京开幕,这是这一会议自1973年于英国召开以来首次在亚洲举行。  据了解,数字考古国际会议是国际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应用领域的顶级会议,其创建旨在鼓励和促进考古、计算机、数学和艺术等多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推动数字考古领域的研究与合作,促进数字考古技术向纵深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少同国际交流的意识,因此前38届会议均在欧美发达国家举行,而且很少
16
11-04

从文物到文化遗产

两千七百年来,文物概念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自有史记载以来,“文物”一词最早出现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当时各诸侯国日益强大,周王室逐渐势微,礼仪制度正处于礼崩乐坏的危险边缘。在这种背景下,“重德守礼”成为各国君臣之间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左传·桓公二年》记载鲁国大臣臧哀伯规劝桓公的一段话中提到:“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其中的“文物”代表礼乐、典章
15
11-04

文化遗产不可打造

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常听到打造的说法,所谓打造,离不开“打”和“造”。几十年来,在追求地区生产总值的潮流里,在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文化遗产被打掉得太多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今天还拥有多少令人骄傲的文化遗产呢?  长期以来,一方面为眼前利益不计后果地打掉真正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在不停地争先恐后地造就假的文化遗产,形成赝品泛滥的奇观。更有不少文化遗产被打造得半真半假、不古不今。
14
11-04

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须弥福寿之庙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4月7日,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要项目之一——须弥福寿之庙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概算投资2319万元人民币。该工程开工标志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据了解,整个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保护工程准备用5年的时间来全部完成,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亿元人民币,汇集中国33名顶级专家参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出席启动仪式并表示:须弥福寿之庙工程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工程
14
11-04

都江堰震后首次清明放水 放水节将申报世界遗产

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5日上午在这座千年古堰的渠首隆重举行。今年,延续千年的放水习俗恰逢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三周年到来,因此,今年的清明放水节将成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届放水节。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每年清明这天,人们会举办活动,祭祀李冰父子,并放水入灌渠,宣告都江堰岁修结束,进入春耕生产的季节,同时祈求新的
14
11-04

西湖申报世遗已通过形式审查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10日在无锡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表示,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申报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文本已经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形式审查,2011年6月将在巴林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迎来最终表决。据悉,为了保护好西湖,杭州将出台政策限制进景区游客的规模。 据了解,早在1987年,就有专家提议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1999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为西
14
11-04

国共将领后代发表共同宣言 设基金携手护长城遗产

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9日在北京开幕,多名国共高级将领后代发表了两岸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宣言,以召开展两岸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实体性合作。  本届论坛以“保护长城遗产,弘扬华夏文化”主题,探讨了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机遇,并就两岸如何加强协作,如何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运行机制,达成一致意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宣布启动“长城保护专
14
11-04

避暑山庄道路驳岸恢复原貌

日前,记者来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发现山庄内一部分现代柏油道路已被恢复成传统的条石道路,部分水泥驳岸也正在拆除。  承德市文物局局长郎俊山介绍,此次避暑山庄道路、驳岸保护修缮均优先启动了试验段工程,先将避暑山庄城关门至水流云在、水心榭至万树园的现代柏油道路恢复成传统条石道路;拆除如意湖、上湖、下湖不符合传统做法的驳岸,并对坍塌的驳岸进行归安、加固。(责任编辑:曹凤娇)
14
11-04

文物局局长表示必须很好地重视并保护好工业遗产

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家评审日前结束,15条入围终评的街道中,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引起媒体关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这是令人欣慰的结果。 他指出,工业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这些年来,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工业遗存被拆除。由于近现代工业在中国发展历史短,其保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工业遗址消失的速度比一些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的消失速
14
11-04

爱丁堡市提升和改造城市历史墓地的信托计划

根据一个新的信托基金将收管和改造城市历史墓区的一系列计划,英国爱丁堡最著名的墓区将成为旅游者的新的兴趣点。爱丁堡世界遗产和世界纪念碑基金会希望建立机构来防止历史遗址遭受毁坏和自然消亡,具体措施是转移该市的五个历史墓区。   2009年10月,Greyfriars Kirkyard, Canongate Graveyard, 老凯尔顿墓地,新凯尔顿墓地,以及圣库斯伯特墓地被列入世界纪念碑基金会
14
11-04

敦煌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常州拉开帷幕

今天,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2000多名师生度过了与敦煌文化亲密接触的一天。由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发起主办的“敦煌文化在我身边——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公益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据悉,此项活动今后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与敦煌莫高窟结缘于2004年。当年,该校五年级(3)班的46名学生将平时积攒的219.5元零用钱寄到了莫高窟。之后,该校师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持续关注莫
14
11-04

云冈石窟5月启动防雨工程 油画名家助云冈走向世界

2011年11月,大同云冈石窟将迎来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十周年纪念日。值此纪念之际,由中国著名油画家、中央美院教授、中国油画老教授协会会长闻立鹏先生带领的中国著名油画家代表团于4月10日启程赴云冈石窟进行考察采风,并与云冈石窟研究院的专家一起就云冈石窟的宣传保护工作进行研讨。  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现存主要洞窟45座,造像5万余尊。其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湛,形象生动,堪称中国佛教艺术
14
11-04

武陵源“当家法”获修正通过

4月10日,经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通过的《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公布并予以实行。此举标志着被誉为武陵源“当家法”的《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更加健全完善。  本次修正后的《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分为总则、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与建设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五章,共四十六条。据了解,现行条例对原条例中十二处条款进行了修改,在第四条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