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11-04

内蒙古阴山岩刻申遗获得国家支持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文体局了解到,近日,阴山岩刻申办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支持,国家将加大对阴山岩刻投入力度,从明年开始专门安排保护经费。   按国家文物局建议,申遗工作将继续深入开展阴山岩刻突出普遍价值的对比分析研究,以求在世界范围内印证其独特的价值。   巴彦淖尔市还将加强对阴山岩刻的保护和管理,采取围封禁牧,划定保护区,保护区周围严令开采矿业,控制大气污染等保护措
20
11-04

国家文物局将施行文物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国家文物局今天在其官方网站公开了该局《2011年重点工作》,其中加强文物立法工作,推进文物安全机制建设和执法督察占有重要位置。  《2011年重点工作》部署,继续推动《博物馆条例》、《大运河遗产保护条例》立法进程,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发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办法》、《馆藏文物修复管理办法》。研究起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草案)》。  启动“全国文物安全综合管
20
11-04

故宫五一团体票开始预约

故宫今年五一首次限流,距离小长假还有10天,预约参观故宫的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  昨天,记者从故宫方面了解到,原定于4月20日开始的团体网上预约服务已经提前启动,旅行社网上注册截止到本月25日。  今年4月30日到5月2日期间,故宫将首次尝试限制客流,每天接待8万人。其中4万人为旅行社团体票,可以在网上预约。预约工作于几天前已经提前启动。  记者了解到,团体票入馆时间为上午8点半到10点,中午12
20
11-04

毛里求斯将为黑河谷国家公园申遗

据当地媒体19日报道,毛里求斯政府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正式申请,为本国西南部的黑河谷国家公园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独立报》援引毛文化与艺术部长穆赫斯瓦尔·丘尼的话说,世界教科文组织已接受毛政府的初步提名,政府正在整理黑河谷国家公园的相关申报材料,并将在年内提交给世界遗产委员会。   如果申报材料获得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派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到黑河谷国家公园实地考察
19
11-04

增加群体社会责任感才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健

4月15日至18日,“历史文化名城的继承与发展—— 历史与建筑对话论坛”在北海。陈建功、邓友梅、叶檀、舒婷、赵丽宏、张笑天30多位中国著名作家、经济学家、学者在论坛上进行主题演讲。   去年12月,北海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北海市委市政府为此请来了全国各地著名学者对此考察和提出真知灼见。记者在17日的论坛主题演讲会上听取了这些学者们的观点。   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学者提
19
11-04

申遗 要“面子”也要“里子”

据《人民日报》报道,从今年4月起,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并争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申遗热”方兴未艾,这无论对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加文化遗存地的社会知名度,还是对于增强国人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提高文物保护的自觉性,都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申遗热”的背后,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
18
11-04

泰山东岳庙会岱庙启会

4月17日至21日,以“登泰山·保平安”和“逛东岳庙会·祈平安福贵”为主题的2011年泰山东岳庙会将隆重举行。届时,从遥参亭开始,沿着岱庙、红门、中天门、南天门到后石坞这条登山的千年古道,20项庙会活动将全面展开,使游客和市民在浓郁的民俗风情中,尽情享受到文化的盛宴。  今年的东岳庙会由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也是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三届东岳庙会。泰山景区按照把泰山建
18
11-04

“客家土楼与两岸文化交流”论坛在永定举办

17日,来自海峡两岸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以“客家土楼与两岸文化交流”为主题进行了探讨;专家们表示,以客家土楼为载体的客家文化一直都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岸应该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经贸交流。  当日,由两岸客家研究院主办的 “客家土楼与两岸文化交流” 论坛在福建省永定县举行。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前主委、海基会顾问李建荣,台湾桃园县文化基金会执行长胡鸿仁,台湾
18
11-04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今起整容 受34种病害折磨

今日上午10时,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国宝”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将在大足宝顶山石刻现场举行启动仪式,也标志着2011年“国际古迹遗迹日”中国区活动拉开大幕。  今日上午,总投资3亿元的大足石刻博物馆奠基仪式也将举行。预计两年后建成,将成为新景点。该项目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约28500平方米。  千手观音害病34种  据专家首次披露,专家组按照国际标准,综合应用了很多现代科技手段对
17
11-04

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彰

由清华大学主办的“都江堰“5.12”地震灾后世界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伏龙观修复,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颁奖仪式16日在京举行。  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介绍,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世界遗产的都江堰伏龙观受到严重破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舟教授率领的团队是最早进入灾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设计队伍之一,承担了以都江堰伏龙观和二王庙为代表的一批震后重大文化遗
17
11-04

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圆满闭幕

汇聚当今国内一流民乐演奏家,完美演绎刘天华、阿炳两位艺术大师艺术创造,为市民奉上一场精彩听觉盛宴,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节闭幕式暨《刘天华阿炳作品音乐会》16日晚举行。市长、吴文化节组委会主任毛小平宣布“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节闭幕”,为期一周的吴文化节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徐沛东,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江苏省老领导、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顾浩
17
11-04

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启动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

16日上午,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韶关丹霞山举行启动仪式,开展为期一周的第42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   4月22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丹霞山围绕“珍惜地球资源,保护世界遗产”主题,开展宣传丹霞地貌,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启动仪式活动现场,来自韶关学院的100多名学生和众多游客热情高涨,除兴致勃勃参观了地质
16
11-04

数字考古国际会议首次在亚洲召开

第39届数字考古国际会议15日在北京开幕,这是这一会议自1973年于英国召开以来首次在亚洲举行。  据了解,数字考古国际会议是国际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应用领域的顶级会议,其创建旨在鼓励和促进考古、计算机、数学和艺术等多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推动数字考古领域的研究与合作,促进数字考古技术向纵深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少同国际交流的意识,因此前38届会议均在欧美发达国家举行,而且很少
16
11-04

从文物到文化遗产

两千七百年来,文物概念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自有史记载以来,“文物”一词最早出现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当时各诸侯国日益强大,周王室逐渐势微,礼仪制度正处于礼崩乐坏的危险边缘。在这种背景下,“重德守礼”成为各国君臣之间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左传·桓公二年》记载鲁国大臣臧哀伯规劝桓公的一段话中提到:“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其中的“文物”代表礼乐、典章
15
11-04

文化遗产不可打造

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常听到打造的说法,所谓打造,离不开“打”和“造”。几十年来,在追求地区生产总值的潮流里,在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文化遗产被打掉得太多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今天还拥有多少令人骄傲的文化遗产呢?  长期以来,一方面为眼前利益不计后果地打掉真正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在不停地争先恐后地造就假的文化遗产,形成赝品泛滥的奇观。更有不少文化遗产被打造得半真半假、不古不今。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