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11-04
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举办万众祈福盛典
3日,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隆重举办“万众吉祥祈福盛典”。在此间乾隆皇帝的裕陵,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普宁寺高僧扎木苏大师、洛桑成大师,与30名喇嘛为国家祈福、为民众祈福,共同祝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据清东陵管委会介绍,佛教祈福法会源于清代皇家礼仪,后经提炼与升华,成为独具皇家特色的吉祥文化佛事活动。此次活动重现了历史原貌,继承了文化遗产,丰富了清东陵的文化内涵。 据悉,首届万众祈福法会活
02
11-04
8省35地市大运河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第三次会商
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地市的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申报将在2014年完成。2011年3月29日,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总体规划》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为进一步推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第三次会议于2011年3月29日下午在京召开。会商小组
02
11-04
世界自然遗产地黄龙景区 结束封山保育正式开门迎客
4月1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世界自然遗产地黄龙风景区结束历时4个月的年度冬季封山保育,全面对外开放接待游客。为给广大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黄龙风景区自3月20日起全面实施各项游客接待准备工作。 一是景区积极应对近期大雪冰冻天气,全面对景区道路、游览栈道、观景台、休息亭、广场等地积雪进行全面清理,并沿途摆放温馨提示牌,铺垫防滑麻条等,创造安全的游览环境。 二是全力抢通因冰冻天气影响造成
02
11-04
张家界神奇地貌 武陵源再次惊现“文星岩”
张家界地貌风光神奇,三千奇峰似人似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3月下旬,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在宝峰湖景区发现又一处“文星岩”,其神态酷似我国文坛巨奖鲁迅。 这座“文星岩”位于宝峰湖景区入口处,实乃一座极具张家界地貌特色的山峰。首先发现这座象形山峰的是张家界大鲵科技馆的馆长蔡菁,据他介绍,欣赏这座文星岩的最佳位置在大鲵科技馆验票口,距离宝峰湖景区不到300米。不少好奇的市民和游客沿着蔡菁的指引方向观
02
11-04
都江堰将举行最大规模“放水节”
4月5日,千年古堰将再度迎来放水盛会。3月31日记者从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了解到,本届清明放水节规模将为历届最大,除了当天的开幕式和放水大典外,还将举办仿古祭祀仪式、青城山清明祈福大会等活动,整个节庆将长达一个月以上。 4月5日上午,清明放水节开幕式将在都江堰渠首“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现场拉开序幕,演出将通过五大篇章,完美再现先贤治水的场景,同时展示都江堰灾后重建成果,表达深厚的感恩之情
01
11-04
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荔波首次连通高速公路
连接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贵新高速至荔波县的麻(尾)驾(欧)高速公路31日正式通车,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贵州荔波首次连通了高速公路。 贵州荔波拥有地球上现今唯一幸存的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2007年,荔波与云南石林和重庆武隆共同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这一区域很多景点享誉中外,贵州荔波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曾入选"中国最
01
11-04
文化遗产不是包袱 文物保护从"抢救"变"预防"
“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话,已成为国内遗产保护界的共识。 为了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城市宝藏”,南京市文物部门也在更新理念,逐步推进文物保护工程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以洪保墓为代表的考古遗址不再“挖完即埋”,而是作为城市的历史遗痕进行原址保护性展示;南唐二陵壁画、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等易损文物,也获得了由专家量身定做的
31
11-03
文化遗产保护的两种思路
两条新闻。在南方的福州,有着200多座明清建筑、占地600多亩的三坊七巷将在今年上半年整体成为中国首家社区博物馆,以充满活力的社区形式保存文化活化石;而在北方的西安,号称“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的西安易俗社则在停演多年之后重新开唱秦腔,只是最高的包厢票价将达到8800元,最便宜的普通票也得花上380元———这里被定位为“高级秦腔会所”,是“高端人士进行政务、商务交流的地方”。 关于三坊七
31
11-03
大足:南山石窟抢险加固工程完工
记者从大足石刻博物馆获悉,历时一年多的南山石窟抢险加固保护工程,目前已全面完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山石窟由于长期经受自然力的作用,岩体及石刻造像出现了严重病害。岩体出现开裂、位移变形、垮塌、渗水、风化破坏等现象。本次抢险加固项目包括危岩体加固、严重风化破坏题刻加固、防渗排水和基础加固四大内容。(责任编辑:曹凤娇)
30
11-03
“澄江化石地”正式列入申遗名单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达兰致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方茂田,告之 “澄江化石地”申遗文本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审核,正式列入世界遗产申报名单,编号为自然遗产1388号。“澄江化石地”的申遗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历经6年多的努力,“澄江化石地”今年1月终于走完了国内程序,进入了国际程序。时隔两个月,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达兰即致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
30
11-03
4月1日起龙门石窟景区夜游项目正式启动
3月29日从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了解到,从4月1日起,龙门石窟景区夜游项目正式启动,并持续至5月10日。 夜游龙门项目主要包括西山石窟和香山寺。据介绍,为保证参观效果,从3月中旬开始,龙门石窟建设发展局工作人员一方面对通往景区的各主要道路及道路上的树木进行亮化,安装满天星、流星雨等灯光设施;同时对景区内的亮化设施进行检修、更换。届时,龙门石窟景区将在数千盏灯光的映照下,呈现出流光溢彩、山
30
11-03
大陆首家国家级博物馆基金会在北京故宫成立
北京故宫博物院29日在此间正式宣布成立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及北京故宫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故宫会),这是大陆国家级博物馆成立的首家基金会。 此次同时成立的基金会及故宫会均是由故宫博物院发起,由王石、万捷、刘长乐、宁高宁、马化腾、陈启宗、陈东升、冯仑(排名不分先后)八位企业家参与的独立运营组织。 2011年基金会资助的相关项目包括学术支持、文化交流、文化公益等诸多方面。
29
11-03
非遗如何不再“非常遗憾”
一场热闹的展览之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仍不容乐观。缺人才、缺经费、缺创新……这些存在已久的问题依旧困扰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很多人都在想办法、出主意:非遗走进课堂、提高补贴经费、提供免税等优惠政策……所有的努力,无非是想让非遗不再“非常遗憾”。但是,要真正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还需要长期的工作。 3月27日,云南昆明官渡古镇,历时6天的首届“昆明官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落下
29
11-03
莫让文明仓皇地消逝
最近,世界各地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在强悍而无情的天灾人祸面前,脆弱而不可再生的文物所遭受的伤害同样令人忧伤。 据日本文化厅的调查报告称,3月11日的9级特大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128件(处)文化财产严重受损。被称为“日本三景”之一的风景名胜地松岛受灾严重,国宝瑞严寺遭受重创。 还有阴晴不定的中东。3月16日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发出呼吁,要求相关各方能够采取措施确保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境
29
11-03
文化遗产重在“神韵”
自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福建土楼这一“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近来因一部名为《土楼神韵》的歌舞剧,再次走进了公众视野。 “岁月如圆,起止在何方?楼里春秋楼外羡,回首望,几沧桑。”在这部福建永定县打造的歌舞剧中,客家先民悲壮迁徙、夯筑土楼、漂洋过海等历史场景的再现,迎春牛、打新婚、猜拳舞狮等客家风俗的展示,深刻诠释了土楼所积淀的厚重文化,同时唤醒了海内外客家人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