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1-11
杭州园惊艳园博会
这几天,第八届园林博览会在重庆召开得如火如荼,由杭州园林文物局承建的杭州园也精彩亮相。据悉,杭州园以茶文化为主题,以“龙井人家”的造园设计凸显江南古村特色,依山而筑,占地3500平方米。园中汲取了世界遗产——杭州西湖的文化景观精粹,通过藏景、借景等造景手法,因地制宜,营造出了“龙井八景”特色景观。(责任编辑:曹凤娇)
22
11-11
山西五台山显通寺举行联合灭火演练 唱响消防"安全曲"
2011年11月8日下午,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僧人与忻州市消防支队五台山中队官兵联合举行灭火演练。 五台山做为全国著名佛教胜地,文物古建筑成群,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是五台山景区消防工作的首要任务。而显通寺做为国家给文物保护单位,在景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随着消防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显通寺在景区政府和五台山佛教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在五台山消防大队的具体指导下,成立了寺院僧人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并由
22
11-11
资深专家把脉 山西五台山旅游将二次腾飞
10月26日至28日,著名旅游策划专家、中国创意研究院院长陈放一行在山西五台山考察,为五台山旅游发展把脉定位。 据了解,为认真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把五台山确定为全省旅游综改的先行试点和旅游品牌提升的重要标杆”的工作部署,由国家旅游局推介的著名旅游策划专家、中国创意研究院陈放院长等6位资深专家一行,受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邀请,对该景区中心区寺庙、自然保护区及饮食文化等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五台山
21
11-11
探路文化产业转型
近日,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三清山牵手当代艺术系列推广活动——“山外有山·三清山当代艺术邀请展”日前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幕。此次展出的是近30位当代著名艺术家在三清山的写生作品及其代表作共47幅,既有当代著名艺术家岳敏君创作的《羊群》,也有著名艺术家叶永青创作的《野鹤》。 旅游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在国内尚不多见,三清山此举积极地响应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
21
11-11
福建土楼修缮费用将由政府承担
9月29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土楼的商业经营活动首次提出不“一刀切”,规定“限制”必须科学、合理。同时,“福建土楼”的修缮费用将由政府承担。本条例从12月1日起实施。 商业经营不搞“一刀切” 对于草案中被删掉的条款,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相关人员解释说,对经营活动的限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为了保护“福建土楼”而过度限制土
21
11-11
东方建筑明珠——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主要散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的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最常见的是圆形土楼,同时还有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
21
11-11
土楼:藏在闽西南山野间的建筑奇葩
提起客家土楼,最为有名的要数福建永定土楼了,这朵民居建筑中的奇葩如今已广为人知,大放异彩。而漳州的土楼虽然被世人发现的时间要晚于永定土楼,但其鲜明的特色和个性与之相比却毫不逊色。16日,第八届网络媒体海西行的采访团走近神秘的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土楼建筑群和下坂村的“东斜西歪楼”裕昌楼。 在闽西南一带,建土楼的传统由来已久。比起砖石和木质结构,建造土楼的工序显然要繁琐许多。在大量生土中,要掺上石灰、
21
11-11
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
18日上午,甘肃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嘉峪关关城启动,这座具有六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将迎来最大规模的修复工程。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次启动的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投资概算20.3亿元,重点实施嘉峪关长城保护维修、国家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建设和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建设三大
18
11-11
生态雅安 演绎绿色传奇
今年9月24日,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暨绿色经济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公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和34个大中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 报告显示,我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西部地区省份在排名上继续领先中部地区。从整个榜单来看,东部地区的总体绿色水平相对比较高,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资源禀赋优势明显。
18
11-11
四川卧龙大熊猫竹林面积呈扩大趋势
记者11日从省林业厅了解到,历时半年多的卧龙2011年大熊猫主食竹监测工作已经完成。与去年监测情况相比,新生竹较多,长势良好,卧龙大熊猫的主食竹正处于壮年期,竹林面积呈现整体扩大的趋势。 今年竹子监测路线和去年一样,有三江中河、五一棚、核桃坪、黄草坪四条线路,每条线路20个样点地块。 监测工作主要是找到去年设定的检测地块,鉴定这里的竹子种类,测量竹子的数量、高度,开花竹等情况;同时记录竹子样方
18
11-11
“熊猫侦察兵”探秘野生大熊猫生存环境
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的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群野生大熊猫,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对外界来说,一直处于神秘状态。10月底,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4名“熊猫侦察兵”,走进这片原始丛林,对野生熊猫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 “每年冬天下雪的时候大熊猫就会下山,跑到村子里抓老百姓的羊吃,有一回把一个贫困户家里仅有的几只羊都吃光了。”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村的彝族汉子曲别刮虎说。 “据村
18
11-11
专家:丽江古城的又一次飞跃
与平遥古城、周庄古镇、和顺古镇、大理古城等同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同类型文化遗产的地区相比,丽江古城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有什么优势?应如何去保护? 11月12日,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遗产监测中心实施、历时两年完成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突出普遍价值保护管理研究”项目课题通过专家评审,该课题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给予了回答。与会专家认为,该课题是“丽江古城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和‘丽江模式’之后
18
11-11
福建南靖土楼:中国第36处世界遗产
“先行先试看海西--第八届全国网络媒体海峡西岸行”今天来到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美誉的福建南靖土楼。 据随行的工作人员介绍,福建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的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朝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初、中华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建一座土楼一般要经过选址定位、开挖
18
11-11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 什刹海将腾退多座古建
“十二五”期间,结合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西城区将启动大运河北端海潮庵、什刹海寺等文物建筑的腾退和保护利用。 列入腾退和修缮计划的还有会贤堂、拈花寺、天寿庵、真武庙、永泉庵等文保单位。广化寺前的卫生部招待所将实施拆迁改造,恢复放生池,作为文物景点对社会开放。 此外,西城区还计划对小井胡同、小半截胡同、苇坑胡同等28条道路逐一修缮。(责任编辑:曹凤娇)
17
11-11
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中原经济区建设明确提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战略定位极大提高了河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亿万中原儿女肩负起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使命,努力破解传承和创新两大难题,努力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中原力量。 扮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日前,国家下达河南省2011年度首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55亿元,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大遗址保护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